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的几个策略

2015-10-15 14:45孙长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干部班级

孙长玲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教育、并任职班主任多年的教师,我对如何管理好班级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必须明确,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导致班级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要根据每个班集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百试百灵的通用模板。只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创新管理模式,科学管理班级。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班主任对有效班级管理的几个措施。

一、抓入学,从“新”开始

我们都知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班级组建之初是营造班级风气的最关键时期,要加强对七年级新生的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做好准备。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思想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对班级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首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从理想信念、学习方法、心理健康、安全法制教育、行为处事能力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为学生未来3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加强对新生班级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班级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班会,引导学生们自己拟出大家都认可的班级制度,因为是大家自己的意见,所以更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

再次,班主任要组织学生选出真正有带头作用的班干部,并加以培养,协助班主任处理一些班级琐碎事务、管理和督促学生,带领大家学习。班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有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竞选班级干部的时候,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上台竞选,而不是由班主任“钦点”,这样选出的班干部让学生承认和信服,而班干部本身对工作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养成班级全体同学民主习惯。

二、抓日常,宽严相济

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年纪,同时也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些孩子会表现的比较叛逆,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班主任不仅要作为教师去传播知识,更应该作为“第二家长”去关爱学生,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多花心思和时间用来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开导和鼓励他们。而不能在学生面前一味的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导致学生产生避而远之。班主任还要多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挖掘学生行为中的优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当然原则和底线不能突破,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含糊,例如学习上,对学生就要严格要求,不能迁就。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正面批评,更要耐心激励引导。对于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还可以发挥集体、家庭的力量来共同帮助他。当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用表扬等正激励手段,通过潜移默化、不着痕迹的科学引导,教育学生认识不足和错误,积极向上的成长。一句话,就是班主任要用关心和热爱来塑造学生。

三、抓差异,因材施教

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受不同的生活环境、遗传、家庭教育条件等的影响,在性格、情商和智力等方面也有着各自的差异。自然每个班集体的成员也存在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好的班级管理模式要懂得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在班级管理中,要管理得当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施为,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

首先,班主任要做家访,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生活环境,知道家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次,班主任要善于从平常的班级管理中,亲自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感知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变化,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实施管理。再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优势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长处都能够被其他人认同,从而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荣誉、受到鼓励,使学生的个性良性健康发展。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在出黑板报的时候,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甚至个子高、力气大,都能发挥作用,要鼓励学生去做,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一个班级里面人人积极表现,取长补短,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四、抓互助,取长补短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以成绩论,有优有差,以表现论,有积极有消极。衡量一个学生,不单单是成绩的好与坏,还在于努力培养他们自信乐观、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品格。班主任处理此类后进、消极学生的问题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方法不当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互帮互助小组,以优带差,以强带弱,以积极带动消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我们管理班级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缺乏,班主任累得半死也没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性,一方面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之家的小主人;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互助小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意识的一种简单可行又收效显著的好方法。让大家平时多交流沟通,既互相讨论学习,也相互鼓励进步。

曾经班里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父亲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导致他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还经常调皮捣蛋。班主任了解到这个孩子本质不错,就是平时缺少关爱,也不懂约束自己,就有意识的给他编入一个优等生占多数的小组,要求大家上课同学、课后同玩、遇生日互相写贺卡,刚开始那个学生还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后来在其他组员的耐心帮助和耳濡目染下逐渐好转,能坐得住,也能看下书了,尤其在收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生日贺卡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积极向上自信,而他也充分发挥了自己勤快、体育好的特点,为小组、为班级争光,慢慢地转变,成绩也逐渐进步。其实,这也就是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人际关系互惠原则”,同学们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认可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班主任只要能正确引导,就能使一个个互帮小组,通过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在班级形成积极、良好、向上的学习风气。

(责任编辑:武 亮)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干部班级
班级“无课日”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温暖的班集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竞选班干部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