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216例分析

2015-10-16 03:12张健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张健明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16例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儿,统计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种类。结果: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中,大部分为学龄期幼儿,经针对性治疗均好转或痊愈。结论:在儿科中采用头孢曲松钠和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时,应临床关注,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增强用药合理性。

【关键词】 头抱曲松;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156-01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具有长效耐酶性且存在较高广谱性。此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在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1]。笔者选取216例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儿,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216例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患儿,其中男122例,女9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9-2±1-8)岁。

1-2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药物使用情况对信息予以详细整理,确定患者所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并探讨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2 结果

2-1联合用药情况 通过统计可知,21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头抱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134例为二联用药,比例为62-0%;50例为三联用药,比例为23-1%;32例为四联用药,比例为14-8%。联合用药药品种类主要为酸碱平衡药物、电解质及调解水等178例(82-41%),抗病毒类药物38例(17-59%)。216例不良反应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均得到痊愈。联合用药时的主要药物如表1所示。

表1 216例不良反应患儿联合用药情况

2-2不良反应类型 头孢曲松钠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哮喘、消化系统反应。① 头孢曲松钠与利巴韦林、氯化钠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主要临床症状为大部分患者药物应用后在数秒或5min时间内出现,少数患者发生于30min内,一般会先发生局部瘙痒、发红、皮疹症状,然后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胸闷、血压降低等症状,快速发生肢体抽搐丧失意识情况,有的还有心跳、呼吸骤停症状。② 头孢曲松钠与青霉素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反应,主要临床症状为:过敏性药疹,通常在用药5~6min有局部瘙痒症状,红斑发生于全身,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③ 头孢曲松钠与喜炎平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为血管神经性水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发生水肿,存在骤发骤消现象,然后出现视力模糊,眼、嘴张不开症状,会感觉呼吸困难,出现刺激性干咳、寒战等。过敏性哮喘一般有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症状,通常出现在首次用药15~30min,药物停止应用后则可得到缓解。④ 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应用产生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通常为呕吐、肠胃不适等。药物停止且予以合理治疗后,不良反应往往得到缓解或直接治愈。

3讨论

头孢曲松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药物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可于细菌繁殖期进行有效杀菌。该药具有对细菌选择性较强,且不会对人产生大量毒性作用,抗菌谱广泛,抗菌效果强大,可以耐受青霉素酶,其过敏反应对比青霉素类明显降低等优势显著[2]。因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一类具有高效性、低毒性、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药物。此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生素,相对比青霉素G具有更为广泛的抗菌谱,對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存在较为明显抗菌活性[3],可以抗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及流感杆菌等。在临床中通常应用于耐药金葡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导致的严重感染。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应用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与用药依存性存在密切相关性,而且与患者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相关性[4]。若患者在药物应用时并未遵从医师医嘱,应用酒精类饮品使得患者出现双硫仑样作用,从而产生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若患者对此类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使得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应用头孢曲松时,若患者曾经发生青霉素类过敏史或头孢类过敏史需谨慎使用,且对患者用药后相关指标及机体状态变化进行仔细观察,防止不良反应产生。有研究资料显示[5],患者对头孢菌素所具有的敏感性越高,其出现过敏反应几率随之上升。且在研究中表明,联合用药前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过敏反应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与联合用药并不存在明显关系;而且药物联合应用后,患者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二重感染、肾损害等方面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与用药前对比明显上升,有可能是药物联合应用后,因为物理、化学等因素,使得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提高,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参考文献

[1]王楠,谢学建,倪江红.6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2(7):743-746.

[2]唐钦春,梁如梅.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21-122.

[3]陈谦.谈谈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65-66.

[4]黄玉琼.头孢他啶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l):53-54.

[5]吴光智.分析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565-566.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我院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