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张志远巧用黄芪经验

2015-10-16 02:18石昆王群郑婧刘桂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黄芪

石昆+王群+郑婧+刘桂荣

【摘 要】 张志远先生临床治疗肥胖、中风、痿证、自汗、消渴、水肿等多种疾病时常重用黄芪,取得明显疗效,其用之有度,加减运用灵活自如,文中总结其巧用黄芪之经验。

【关键词】 黄芪;临床应用;张志远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044-02

黄芪性平,缓,味甘,微温无毒,归肺、脾、肝、肾经。其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为阳中之阳。《神农本草经·上经·草》记载:“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将其归为上品。《名医别录·卷第二》指出:“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本草备要·草部》言之:“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疡圣药”。说明黄芪功效众多,临床应用广泛。

黄芪具有补、泻双向调治作用,既能益气又可利水。少量黄芪有升血压的效果,超过30g则能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张志远先生认为治疗肥胖用黄芪可益气消脂、治疗中风可行气活血、治疗痿证可补中生肌、治疗自汗可固表止汗、治疗消渴可温中补虚、治疗水肿可利水消肿等。张老处方谨慎,注重疗效,突出验、便、廉。临证70余年,组方用药灵活多变,仅黄芪一味,临床应用就有诸多变化,现就张老对黄芪的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1 益气消脂治疗肥胖

张老针对体重超标,缺乏运动,困倦乏力,打鼾声明显,大便稀溏日行数次的肥胖症患者,创减肥汤,方用黄芪80g,绞股蓝30g,生首乌30g,泽泻20g,虎杖10g,水煎分三次服,三十剂为1个疗程,连用60日,有明显轻身减肥的效果。肥胖症患者,多因脾胃虚弱致气虚痰湿为患,张老认为黄芪在此作用有五点:一为益气、二可降压、三能消脂、四使血糖降低、五则利水排尿,只有大量给予方可见功,遂重用黄芪至80g。另外,绞股蓝可益气健脾、清热利湿,配合使用,增加黄芪的功效;虎杖散瘀利湿、清热化痰;泽泻、首乌皆能利水消脂、降浊除湿[1]。全方以益气为主,兼以利水除湿,组方巧妙,配伍严谨。除此患者还应控制食量,合理膳食,减少肥肉、动物油、贝壳类等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取,并配合锻炼,适度运动,可以每天练习太极拳,步行三公里,综合治疗,增强疗效。

2 行气活血治疗中风

王清任在补阳还五汤中大量使用黄芪,每剂最多可用到250g。张老法其经验,治疗中风时,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丹参、当归、水蛭、地龙、大黄以活血化瘀,通利经络,组成祛瘀汤,方中黄芪100g,川芎18g,葛根15g,丹参30g,当归15g,水蛭10g,地龙10g,大黄2g,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20~40d为1个疗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煎剂可明显使体外血栓的长度、湿重、干重减少,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质量[2];尚可明显降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改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3]。通过重用黄芪增强行气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推动血运、活血祛瘀,再配合血肉有情之品的水蛭、地龙,通行经络、搜邪息风;丹参、当归活血;大黄清热,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其中黄芪用至300g,更能提高疗效而无不良反应。

3 补中生肌治疗痿证

张景岳《本草正·山草部》言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由此可见,黄芪在治疗痿证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张志远针对黄芪的这种功效,创制大黄芪汤治疗痿证,方用黄芪200g,怀牛膝30g,鸡血藤60g,桂枝30g,独活15g,千年健15g,人参15g,川芎15g,当归30g,生姜5片、大枣10枚(劈开),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本病为脾胃虚弱、肝肾气血亏虚、风湿侵袭,使血脉痹阻,肌肉筋骨失养所致,以黄芪为主药,大补中气。配人参益气提摄;怀牛膝引血下行;桂枝通阳化气,千年健、独活祛风除湿、通痹壮骨;鸡血藤、川芎、当归祛瘀生新、舒筋通络[4];补气健脾、滋补肝肾,使气血得以运行于全身,荣于肌肉。

4 固表止汗治疗自汗

自汗之病多主虚,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虚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重者溱溱不已湿透衣衫。《伤寒论》第21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张老在桂枝加附子汤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创桂枝加附子黄芪汤,方用黄芪50g,桂枝9g,白芍12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6枚(劈开),炮附子9g,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其中大量黄芪可以益气固表止汗,如《本草逢原》言“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桂枝助卫阳、解肌发表;白芍治营弱、酸甘敛阴;两药作为常用药对,和营卫、实腠理,相辅相成。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生姜辛温,温中散寒。大枣甘平,益气补中。炙甘草调和药性。连用9~15日,逐渐汗止。改为二日一剂,继续服药,即可全愈。

5 温中除热治疗消渴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三消。张老创制益寿丸,投黄芪100g,苍术50g,玄参50g,山药100g,玉竹100g,桑叶100g,黄精100g,枸杞100g,茯苓30g,阿胶30g,佛手20g,山楂50g,银花30g,黄连20g,水泛成丸,每次10g,日三服,连用2~5个月。消渴基本病机为气阴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中气不足,阴火内生,阴血亏虚,阴不敛阳,遂生虚热。而黄芪性平味甘,温而无毒。《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故黄芪在此可壮中气、泻阴火、清虚热。玄参、玉竹、黄精、枸杞增液生津;桑叶、黄连护阴驱热;苍术、茯苓保脾利湿。另外药食同补,配合低盐低糖饮食,宜吃山药、胡桃、苦瓜、小米粥、豆制品等,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endprint

6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言:“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因此皮水之病,责之脾肺二脏,与肾和三焦有关[5]。中医认为是由脾失健运、中气不足、肺失通调而致水湿内停造成的。张老在吴道藩先生常用的防己茯苓汤的基础上创制黄芪白术防己汤,方用黄芪60g,茯苓30g,汉防己12g,桂枝6g,甘草3g,白术9g,泽泻9g,水煎分二次服。在此方将黄芪增加一倍,用60g,益气而健脾,运阳而利水。但在用其补气时须注意遵守“宜通补,不宜守补”的原则,以避免气机壅滞。而配伍白术、茯苓、泽泻,汉防己利水除湿,使之有补有泻,补而不滞。全方以益气固本为先,兼以利水除湿,寓消于补,祛邪而不伤正,快速有效。

7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5岁,以“全身乏力2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从颈项至躯干四肢均萎弱无力,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发凉,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渐致行走不能,瘫痪在床,痛觉消失,时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心烦急躁,纳眠差,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多方医治效不显,遂就诊于张老处。张老以大黄芪汤治疗,用黄芪200g,怀牛膝30g,鸡血藤60g,桂枝30g,独活15g,千年健15g,人参15g,川芎15g,当归30g,生姜5片,大枣10枚(劈开),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上方连用一个月后逐渐好转,嘱其继续服药,4个月后,患者可以下床扶杖活动,自己端碗吃饭。三年后复诊,生活可以自理。

按:痿证的病因颇为复杂,外感温热毒邪、内伤情志、饮食劳倦、先天不足、房事不节、跌打损伤以及接触神经毒性药物等,均可致使五脏受损,精津不足,气血亏耗,肌肉筋脉失养,而发为痿证。本病例患者平素脾胃虚弱、肝肾气血亏虚,日久血脉痹阻,肌肉筋骨失养,治之当以扶正补虚为主。大黄芪汤以黄芪为主药,大补中气。配人参益气提摄;怀牛膝引血下行;桂枝通阳化气,千年健、独活祛风除湿、通痹壮骨;鸡血藤、川芎、当归祛瘀生新、舒筋通络;补气健脾、滋补肝肾,使气血得以运行于全身,荣于肌肉。

8 结语

黄芪一味,可益气消脂、行气活血、补中生肌、固表止汗、温中补虚又有利水消肿等作用,临床功效多样,使用广泛,但张老用之有度,绝不乱用、滥用,尤其不会一味重用黄芪。比如在保护肝功能,抑制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时,张老根据经验明确指出“要吃药稳定肝功,大补之品慎用,少服黄芪”。中医认为肝炎病机为湿热毒邪瘀阻肝脏,治疗上当以清毒解毒为主,黄芪甘温补益,冒然使用有助邪之弊,故使用当慎重。另外,由于黄芪能够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流等[6]而影响睡眠,故严重失眠的患者,亦应减少用量,慎用黄芪。若必须使用,可适当配合镇静药物。可见,张老使用黄芪,特色鲜明,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取得满意疗效。参考文献

[1]郑国庆.张志远教授应用大剂量黄芪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1.

[2]王立春,张升爱,李兆欣,等.黄芪药理研究实验综述[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2):3.

[3]杨明,马冶中,和岚,等.益气活血法实验研究[J].中药理药与临床,1995,11(4):14.

[4]郑国庆.张志远教授应用大剂量黄芪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1.

[5]董野,鞠宝兆,郭晓东.论《金匮要略》皮水[J].辽宁中医杂志,2013,11(9):4.

[6]谷元武.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

(收稿日期:2015-0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是个宝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