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痫临床护理分析

2015-10-16 20:33杜新华
中外医疗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杜新华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子痫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接受的产后子痫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共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共45例。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 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高(95.56%、82.22%);病情控制时间较短,分别为(7.5±1.5)h、(10.6±2.5)h;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22%、17.78%);焦虑评分较低,分别为(39.36±4.45)分、(58.68±6.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子痫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大,对快速控制病情、减少不良事件、改善焦虑情绪具有较大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产后子痫;临床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a)-0163-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for Postpartum Eclamsia

DU Xin-hua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Jilin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for postpartum eclampsia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Ninety cases with postpartum eclamps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efficacy(95.56% vs 82.22%), shorter time for controlling the disease[(7.5±1.5)h vs (10.6±2.5)h],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2.22% vs 17.78%), lower SAS scores [(39.36±4.45) points vs (58.68±6.65) poin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postpartum eclampsia, comprehensive nursing has better effect with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can rapidly control the disease,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anxiety,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eclampsia;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Effect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之一,可发生于产前、产后和产时[1]。产后子痫患者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引起内皮细胞正常功能障碍,全身各个系统的靶器官血流灌注量减少,对其血液、心血管、脑部、肾脏、肝脏及子宫胎盘灌流等均有一定影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包括控制抽搐、控制血压、对症治疗等。临床护理是指治疗期间对患者心理、生活、治疗环境、饮食、病情监测等方面进行的相关干预和指导[2]。临床服务的不断完善促使临床护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3]。现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产后子痫90例患者,对其临床护理的方法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产后子痫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胸闷、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水肿和抽搐等症状。观察组共45例,平均年龄是(30.65±6.27)岁,最大38岁,最小23岁,平均发病时间为产后(3.6±1.5)h,最长为产后18 h,最短为产后13 min,其中9例经产妇,36例初产妇,7例剖宫产,38例自然分娩。对照组共45例,平均年龄是(30.63±6.26)岁,最大37岁,最小2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产后(3.5±1.6)h,最长为产后19 h,最短为产后14 min,其中10例经产妇,35例初产妇,8例剖宫产,37例自然分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测定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指标,做好记录;每日做好查房工作,遵医嘱用药;查房时若患者有异常病情,需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遵医嘱及时处理。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①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医院环境和病房环境等,消除患者紧张感和陌生感。定期清洁患者病房,保证病房内干净、整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畅通,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亲切、适宜的病房环境。对室内湿度及温度进行适当调节,室内湿度以50%~60%为宜,室内温度以23~25 ℃为宜,禁忌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干或过湿等,减少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不适。叮嘱探视者减少探视次数,减少由于外界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②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疾病史进行了解和分析,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全面评估病情。叮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减少大量运动和走动。加强对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日常监测,每小时测量1次,并准确记录。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并遵医嘱及时处理。定期对患者皮肤、口腔和外阴处进行清洁,预防褥疮和感染等,以1次/d为宜。

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大多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或存在不良认知和错误认知,患病后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负担较重,治疗依从性较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以聊天的形式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状况进行准确分析,向患者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包括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危害性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消除不良认知和错误认知。向患者重点讲解治疗必要性、重要性和安全性,消除顾虑,增加治疗安全感和康复信心,以积极、愉悦的态度配合治疗。

④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查房,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心率、血压等进行连续监测,当患者主诉头晕不适、头痛,血压升高,且每分钟心率超过100~120次,则考虑是否为子痫发作先兆症状。子痫发作时,应当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体位,保持呼吸道顺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为了预防出现舌咬伤,应当对患者使用开口器和舌钳等。可以使用无菌纱布对压舌板进行包裹,使用压舌板将患者上齿、下齿分开。为了预防患者出现坠床,应当对患者使用约束带和床档等。对患者进行吸氧和吸痰等。对患者口周呕吐物及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防止造成误吸。抽搐后,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

⑤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规范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卡托普利、心痛定和倍他乐克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几种常用药物的正确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倡导患者严格按照药物用法用量规范用药,不得自行减药、加药或减量、加量等。应用药物期间对其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针对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进行静脉降压,降压时应当加强对静脉的保护,并对静脉是否通畅进行严密观察,观察是否出现药液外渗。

⑥指导患者均衡饮食,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及作息规律。倡导患者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以高蛋白质、高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提倡患者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并教会其正确的喂养方法和姿势,做好自我保健和新生儿保健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情控制平均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并对比。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并比较。

1.4 评价标准

①无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症状较护理前缓解<30%,或病情恶化;有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症状较护理前缓解30%~60%;显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症状较护理前缓解>60%。护理有效率=有效+显效。

②轻度焦虑:<50分;中度焦虑:50~70分;重度焦虑:>70分。

1.5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高,病情控制时间较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n(%)]

病情控制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控制时间对比[(x±s),h]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2.2 焦虑情绪

观察组45例焦虑评分为(39.36±4.45)分,对照组45例焦虑评分为(58.68±6.65)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414)。

3 讨论

产后子痫常发病于产后2 d内。患者产后子宫对下降静脉的压力消除,血容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组织间液及静脉血回流,出现血压升高,引起病情加重,从而产生产后子痫。医护人员在产后放松了对产前子痫患者的密切观察和治疗,重视程度较低,也易引发产后子痫[4]。除此之外,术后或产后切口疼痛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刺激、不良心理状况等也易诱发该病。该病患者常出现胸闷、头痛、恶心、心悸、呕吐、高血压、昏迷、水肿和抽搐等症状。抽搐时常表现为瞳孔放大,眼球固定,牙关要紧,头向侧方扭转,面部及口角肌肉颤动,四肢及全身性肌肉强直、收缩,双臂伸直,双手紧握,抽动强烈,抽搐时面色青紫,呼吸暂停。轻度患者抽搐发作次数较少,间隔期较长。重度患者抽搐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神志丧失,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该病并发症较多,易并发肺水肿、心肺功能障碍、脑出血、吸入性肺炎、失明、急性肾衰、视力下降等,抽搐时还易出现摔伤、唇舌咬伤和呕吐误吸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5]。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有效保证治疗效果、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加快患者康复,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6]。研究显示,对该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有效率可达90%以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7]。在该研究中,对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护理有效率达95.56%,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22%,提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观察组病情控制平均时间是(7.5±1.5)h,对照组病情控制平均时间是(10.6±2.5)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可以快速控制病情。观察组中1例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中8例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对减少不良事件、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9.36±4.45)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58.68±6.65)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对缓解焦虑情绪具有一定作用。该结果与刘海荣[8]研究基本一致,表明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较大。

综上分析,综合护理对产后子痫应用价值较大,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小艳,钟桥秀.产后子痫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45-46.

[2] 钱晓琴.16例产后子痫的临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22):52-53.

[3] 李秀岩,罗正巧.产后子痫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西部医学,2013,19(22):63-64.

[4] 马文旭,程志勇.产后子痫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0):77-78.

[5] 李玉枝.妇产科产后子痫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17(22):48-49.

[6] 杨贵莲,谭玉明.产后子痫性脑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0(11):62-63.

[7] 强海燕,强海婷.产后子痫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3):4828-4829.

[8] 刘海荣.产后子痫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 15(2):273-274.

(收稿日期:2015-06-03)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