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2015-10-19 04:01洪宜聪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母竹方竹松土

洪宜聪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沙县 365500)

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洪宜聪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福建沙县365500)

方竹笋为反季节的秋季笋,出笋期长,产量高,笋质好,发展方竹笋用林市场前景广阔,是调整地方特色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发展方竹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别名四季竹、四角竹,属禾本科寒竹属[1],主要分布在海拔600 m以下,生长在山边、溪畔、山谷中[2],其出笋期长,主要在9—10月,为秋季笋品种。方竹笋产量高,口味鲜嫩甜脆,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调节人体胃酸、清除肠渣污垢、消减脂肪有独特之效,有“天下第一笋”的美称。其与大多数竹笋的上市时间形成反季节,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竹笋售价颇高。据测算,方竹笋用林每年产值可达3 860元/667 m2,因此发展方竹笋用林市场前景广阔。此外,方竹茎秆四方形或近四方形,竹节略鼓出,散生细小根点如刺,加上竹竿通直不弯,婷婷玉立,形态优美,人称竹中君子,为观赏竹中的上乘精品,是优良的园林绿化竹种,可作宾馆、园林、小区绿地、机场、馆舍、寺庙等地作绿化栽植之用,对促进城镇绿化、美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亦具有重大意义。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广方竹栽培技术,结合福建省沙县2002年以来方竹栽培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为大力发展方竹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林地选择

造林地的选择关系到方竹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而影响方竹出笋期的长短及产量高低。方竹适宜栽植在年平均气温12~20℃和年降水量1 000 mm以上的地区。新造林地应在海拔600 m以下的山边、溪畔、山谷地区,选择坡度平缓、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块,宜选择乌沙土和沙质壤土[3]。

2 造林地准备

造林前,选择秋季进行整地。可根据劳动力、造林地条件、造林方式等来确定整地方式,营造良好的土壤耕作层,常用整地方式有3种。

2.1整地

常用整地方式有3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即对坡度较为平缓的造林地块进行全面翻耕,将杂草、灌木彻底清除;整地时开垦深度40~50 cm。带状整地即对坡度在20~30度的造林地,沿等高线砍去造林地上杂草、藤丛和灌木后耙带,带宽为2~3 m;未开垦的区域,在造林后的2~3 a开垦完毕。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30度以上的造林地,全面清除林地中的灌木、藤丛,然后根据造林密度,确定好栽植点,在栽植点周围开垦出地块,地块的大小一般为2 m×1.5 m或1.5 m ×1.5 m,深度为40 cm;整地后3~4 a内将未开垦的地带开垦完。

2.2挖穴施基肥

林地整理好后进行挖穴,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穴密度为1 200~1 500个/hm2,每穴施0.5~1.0 kg钙镁磷肥做基肥。

3 母竹选择与栽植

3.1母竹选择

在生长健康、旺盛的方竹林中,选择1~2年生、米径1~1.5 cm的竹子作为移栽母竹。要求母竹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分枝较低、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3.2母竹挖掘

选择好母竹后,在距母竹基杆30 cm处挖开土层,寻找该竹的竹鞭,然后在竹鞭两侧开沟,找到来鞭和去鞭后,在来鞭长15~20 cm、去鞭25~30 cm处切断,将母竹连竹鞭一同挖起,留枝4~6盘,砍梢切口应平滑不开裂;枝叶过于浓密的可适当修剪。方竹通常是几株母竹生长在同一条鞭上难以分开,可将2株或3株一同挖起,一同造林。挖掘时应不伤及鞭芽和秆基,并带完整土球。

3.3母竹运输

在母竹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土球松脱和“螺丝钉”受损,需对母竹进行捆扎,在挑运或抬运过程中,竹秆应呈直立状,轻拿轻放,保护好土球并注意保湿,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在母竹挖掘后1~2 d内应完成栽植。

3.4母竹栽植

方竹造林适宜在冬初至早春,选择阴雨天进行造林。造林时,解除母竹根盘的捆扎物,将母竹放入穴内,根盘面与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壤紧实相接,分3次回填表土、踩实,浇“定根水”,进一步使根与土密接,等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松土,在竹秆基部堆成馒头形。方竹宜浅栽,作好造林地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烂鞭。如栽植地风大要加支护架,以防竹秆摇晃。栽植后第2年发现缺株或死亡应及时补植。

4 幼林管理

新造方竹林要加强抚育管理。新造后前几年空地较多,可开展立体多种经营,竹林空隙地套种一些黄豆、西瓜、花生、蔬菜等农作物,亦可在新造方竹林中放养鸡、鸭等家禽,推广“以耕代抚”,既可节省劳力,亦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夏季还能起降温保湿作用,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1水分调节

经历挖取、运输和栽植等环节,新栽母竹的鞭根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将影响方竹生长。这时需要土壤保持湿润又不能积水,鞭根才能获得所需的水分和空气,有利于方竹恢复生长发育。新栽方竹应注意林地的水分调节,保持林地土壤湿润,雨季清沟排水,旱季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浇水。

4.2松土除草

新造方竹林相对稀疏,林地光照充足,容易滋生杂草灌木,如不及时铲除,会与方竹争水肥、光照,消耗竹林的水分和养分,同时也会引发各种病虫害,妨碍方竹生长。因此,新造方竹林应在栽植当年的6—7月进行除草松土;栽植后2~3年每年除草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以后每年在7—8月除草、松土1次。全面整地的竹林进行全面除草松土,其松土深度控制在15~20cm,松土时将杂草翻入土中作肥料。带状或块状整地的竹林在母竹周围扩大松土垦覆范围,深度为30 cm,垦覆时清除树桩、草根、石块。垦覆范围逐年扩大,达到连片全垦。

4.3适当施肥

新栽植方竹成活后开始行鞭或发笋,要及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因时、因地做好合理施肥,可根据竹子生长需要以及造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合理的施肥。施肥以土杂肥为主,如厩肥、饼肥和堆肥,再混施适量的复合肥以提高肥效,施肥时间、种类与数量见表1。秋冬季施用缓效性有机肥料,可增加林地肥力又可保持土温,有利于新竹的鞭芽越冬;春夏季施用速效性的复合肥、饼肥和人粪肥,可为竹子生长及时供给养分。

表1 方竹幼林施肥时间、种类与数量

5 成林管理与挖笋

5.1竹林结构调整

方竹丰产林竹林结构为12 000~15 000株/hm2(即800~1 000株/667 m2),立竹米径为1.5~2.5 cm,竹林年龄结构比例为3∶3∶3∶1,即1年生竹占30%、2年生竹占30%、3年生竹占30%,个别空地处可留4年生竹,占10%。

5.2新竹留养与伐竹

在每年9—10月出笋盛期,要选留健壮笋成竹,留养胸径为1.5~2.5 cm的新竹,留养量为4 500株 /hm2左右。遵循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密留稀的原则留养母竹,确保母竹留养均衡。每年10月底伐除或挖除4年生及以上立竹,伐竹数量不能超过新竹留养数量,林中空地适当保留部分4年生立竹。

5.3除草松土与施肥

每年7—8月进行一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控制在15~20 cm,松土时将杂草翻入土中作肥料。每年11—12月进行施肥,可采用沟施或蔸施,也可结合松土进行。施肥时间、种类、数量见表2。结合松土除草和采笋及时清除老鞭和竹蔸,深埋浅鞭和跳鞭,进行地下结构调整[4]。

表2 方竹成林施肥时间、种类与数量

5.4挖笋

方竹的笋期较长,一般为8—11月,方竹出笋量大,应及时挖掘[5]。在竹笋出土10 cm时进行挖掘。

6 小结

方竹笋是不可多得的绿色森林蔬菜和山野保健珍品[6],方竹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大力推广栽培方竹是调整地方特色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营造方竹林既能美化居住环境,又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方竹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方竹生长、方竹出笋期和产量,方竹林丰产栽培技术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广。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40.

[2]张永寿.竹中之宝:方竹[J].云南林业,1992,11(6):24-25.

[3]连华萍,林庆富,马华明.方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0,18(4):34-35.

[4]张培新,兰林富,吴玲玲,等.方竹引种栽培试验及其地下茎特性观察初报[J].竹子研究汇刊,1991,10(2):40-46.

[5]刘常骏,林建荣,李少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23-124.

[6]孙邦均.浅谈福鼎市方竹发展前景与栽培技术[J].林业勘察设计,2011,31(2):100-102.

A Study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 Shoot Forest of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Hong Yicong
(Shaxi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Shaxian 365500,Fujian,China)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shoots are autumn shoot,which is featured with long shooting period,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Developing its shoot forest has broad market potential,and also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adjusting local specialty industry structure and achieving income increase and wealth for farmers.The paper concluded a se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quadrangularis based on long-time experiences in production,which w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s to cultivate C.quadrangularis.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shoot forest,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10.13640/j.cnki.wbr.2015.06.006

洪宜聪(196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竹林培育技术推广。E-mail:honghyc_886@sina.com。

猜你喜欢
母竹方竹松土
关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合江方竹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建设探讨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锄铲式中耕机的选择与使用
你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