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2015-10-21 03:12
关键词:神经功能程度康复

赵 倩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中医医院,广西 百色 533800)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赵 倩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中医医院,广西百色533800)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从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三个月的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脑卒;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近年医疗技术的发展,其病死率逐年降低[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患者中选择42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男15例,女6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4.46±10.02)岁。观察组男14例,女71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6.86±9.52)岁。所有患者均明显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稳定,符合急性脑卒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严重失语症和痴呆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具体包括:①药物治疗:神经内科常用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②运动疗法: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运动疗法,包括正确摆放床上良肢位,定期进行体位变换,被动或者主动活动患侧肢体各关节,进行翻身、起坐的训练,采用桥式运动的方式,进行坐立平衡训练和行走训练,2次/d,每周进行6~7天。③针刺疗法:取上肢的肩三针穴、曲池穴、外关穴、内关穴、阳池穴、合谷穴和后溪穴,取下肢的环跳穴、风市穴、伏兔穴、血海穴、梁丘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绝骨穴和三阴交穴、解溪穴、太冲穴。若患者中枢性面瘫,加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四白穴、阳白穴和迎香穴;若患者抬肩困难,加极泉穴、肩贞穴;若患者头痛眩晕加风池穴和太冲穴,若患者语言艰涩加廉泉穴、哑门穴、金津穴。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1次/d,得气留针半小时。

1.3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为:0~15分:轻度,16~30分:中度,31~45分:中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法,患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60分,良;患者生活需要帮助,40~60分,中度功能障碍;患者生活依赖明显,20~40分,重度功能障碍;<20分,完全依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3个月后观察组 21 25.1±9.2 18.5±5.4对照组 21 23.6±8.9 8.2±2.1 t -0.58 8.15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症BARTHEI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BARTHEI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症BARTHEI指数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3个月后观察组 21 28.8±11.2 48.5±15.4对照组 21 29.6±12.8 78.2±12.1 t 0.22 6.95 P ->0.05  <0.05

3 讨 论

脑卒康复治疗以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为目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患者重归健康生活,重返社会[2]。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强,其结构和功能都具有高度的重组能力[3]。医学中,将此作为脑卒康复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4]。在脑卒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性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侧肢循环,使中枢系统发挥其重组能力,大大提高大脑皮质的可塑性[5]。大量研究表明,脑卒患者在1~3个月,能够很快恢复后脑功能,因此,要尽早接入脑卒康复治疗,保证脑卒的功能恢复疗效最佳[6]。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疗法有助于诱发大量信息的传入性活动,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于皮肤、关节深处和浅感受器,加上大量运动的冲动信息的传出性活动,促使大脑皮质功能不断重组[7]。而中医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痉挛状态,使患者的康复意识增强[8]。中西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疗效更明显[9]。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损缺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 谢仁明,陈红霞,谢雁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致残结局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9(19):1175-1180.

[2] 张 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 姜 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4] 杨海涛.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5] 刘肖红.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19(16):137-138.

[6] 陈庆华,孟庆芳,王 杨,等.中西医结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11(08):965-966.

[7] 吴培香.推拿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

[8] 陈绪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05(45):155-156.

[9] 雷亚玲.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24.078.0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程度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