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03:12纪村传刘中立孙丕林
关键词:射血左室心绞痛

纪村传,周 娜,刘中立,孙丕林

(青岛盐业职工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纪村传,周 娜,刘中立,孙丕林

(青岛盐业职工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短缩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且疗效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心绞痛;疗效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属于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类型,患者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明显[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2.21±6.51)岁。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2.26±6.46)岁。所有患者均有胸痛、胸闷的临床表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患者在镇痛、吸氧后,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加用β受体阻滞剂,并给予患者西医治疗以消除心绞痛。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同上,中医治疗如下:药方组成:川牛膝15 g、人参6 g、桔梗8 g、白芍12 g、柴胡6 g、当归15 g、枳壳10 g、法半夏15 g、黄芪20 g、炙甘草12 g、桃仁10 g、桂枝10 g、生地黄15 g、红花6 g。若患者伴随心律失常的症状,适量增加紫石英与龙齿;若患者出现麻木、头晕的症状,适量增加何首乌、女贞子、生龙骨、钩藤;若患者胸痛严重,适量增加延胡索、降香、郁金。药物水煎后温服,1剂/d,用药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心电图检查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左室短缩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检查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疗效。无效:患者的心电图测试不稳定,症状均未改善或患者死亡;有效:患者的心电图检测仍存在异常,但趋于稳定,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痊愈: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示ST段正常或心电图检测正常,症状均消失[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心功能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短缩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短缩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左室短缩率(%)  左室射血分数(%)  发作次数(次)  发作时间(min)对照组 36  治疗前 22.42±2.71 39.82±6.31 12.76±3.81 13.10±3.39治疗后 25.62±4.72# 40.33±5.31# 4.98±2.89# 2.92±1.91#观察组 36  治疗前 22.36±3.11 38.91±4.87 12.8±3.71 13.22±3.27治疗后 30.16±6.12*# 49.26±5.19*# 3.11±1.42*# 1.01±1.29*#

2.2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为77.7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具有致死率高、起病急、并发症多的特点[3]。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症候群表现为气虚血瘀,活血化瘀是其临床治疗的主要对策[4]。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以养血、疏肝行气之品,舒肝解郁而不耗气,从而达到治疗血瘀的目的[5]。本研究的药方中,当归能够通经养血,赤芍、桃仁、红花能够活血祛瘀,柴胡、枳壳、桔梗能够调理生机[6]。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左室短缩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徐群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04(04):484-485.

[2] 宗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5例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30(30):61-62.

[3] 李 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08):61-62.

[4] 王洪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4(24):13-14.

[5] 杨国亮,杨锡珍,李海妍,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1):34-35.

[6] 唐玉立,宿润霞,张红艳.杏丁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03):56-5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42.02

猜你喜欢
射血左室心绞痛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心绞痛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