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2015-10-21 03:12
关键词:致残率神经内科神经功能

乔 航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乔航,河南 南阳 473000)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乔 航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乔航,河南南阳47300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8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和常规治疗,康复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干预时间均为4个月,干预后以神经功能缺损作为标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康复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实施康复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卒中;内科护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本病的发病年龄在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本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多变、突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本病死亡的患者数量明显降低,但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可达70%~80%,导致患者的部分或全部的生活、工作能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康复护理及治疗在临床中的发展与应用逐渐广泛,早期康复在临床中的介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致残率得到显著降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本次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择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8例,包括脑出血22例、脑梗死34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0.51±4.38)岁;病程2 h~5年,平均病程(2.71±1.22)年。康复护理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9.72±4.52)岁;病程1 h~5年,平均病程(2.58±1.1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指导、疾病健康宣教等方面,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康复护理对康复护理组进行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疾病过分担忧,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疗效。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予疾病健康宣教,告知本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②功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卧位、步行以及站立位等;③相关刺激:主要进行电生理刺激,包括四肢、神经肌肉、触觉等方面;④进行被动运动以及按摩等。

1.3疗效判定标准[3]

①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为91%以上,病残程度评定为0级为基本痊愈;②患者的NIHSS降低幅度为46%~90%,1~3级病残程度表示显著进步;③患者的NIHSS降低幅度为18%~45%为进步;④NIHSS降低幅度低于18%为无效;⑤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18%为恶化。在治疗及护理4个月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有效率为①②③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4个月后,对照组的恶化例数为1例,护理无效的患者共4例,康复护理组中,无效2例,无恶化;对照组、康复护理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和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康复医学是医学学科中的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康复医学逐渐在脑卒中的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得到认可。康复医学的范围广泛,康复护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康复护理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恢复患者的身心残障。本病患者残疾后,通常伴有运动障碍,但其发生的因素并非瘫痪,而是在患者发病的早期,未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引起的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可见,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使致残率得到明显改善。本次研究中,康复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早期康复护理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脑卒中发生后,患者都会存在一些功能障碍,存在时间不等。因此,康复护理的实施应该存在长期性,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均应进行康复护理。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致残率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 敏.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12.

[2] 徐 静.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4):33.

[3] 陈阿利,陈 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康复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4(12):631.

[4] 徐有俊,秦子琈,赵 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13(20):84-85.

[5] 徐春香.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6(21):283.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74

A

ISSN.2095-6681.2015.24.165.02

猜你喜欢
致残率神经内科神经功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