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5-10-21 03:12展朋雷
关键词:舒适度心血管护理人员

杨 俊,董 懿,展朋雷

(济南市机关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杨 俊,董 懿,展朋雷

(济南市机关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科患者105例,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与护理舒适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舒适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舒适护理;心血管;效果

心血管科属于护理工作难度较大的科室,大部分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给予心血管科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取我院心血管科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科患者105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男23例,女35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5.23±3.41)岁。研究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5.48±2.2)岁。其中心肌梗死27例,心律失常38例,心力衰24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饮食指导、嘱其戒烟酒、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等;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心理舒适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性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耐心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的相关事项,并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加强与患者家属的心理沟通,嘱其给予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②环境舒适干预。医护人员要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控制最佳温度与湿度;定期更换被套、床单,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室环境。③排泄舒适干预。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时严格评估其胃肠道,充分了解其饮食习惯、活动强度、排便时间及便质等。④疼痛舒适干预。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给予药物控制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具体表现为失眠、腰背疼痛、尿潴留及失眠等方面。

心理状态评定:①抑郁心理:SDS评分;②焦虑心理:Zung氏SAS评分;分值为30~80分,焦虑、抑郁程度与分数呈正比[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61.23±6.64)分、(60.89±7.37)分,护理后分别为(36.95±4.73)分、(33.65±3.37)分;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62.33±6.26)分、(63.61±6.26)分,护理后分别为(42.33±2.54)分、(40.24±4.27)分。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舒适度对比

研究组不良舒适发生率为27.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舒适度对比 [n(%)]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均需长时间治疗,其因病程长、疾病严重、并发症多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希望给予更加舒适护理措施。舒适护理核心思想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上,为其提供舒适、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其护理包括几个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与文化程度,采用通俗语言与温和态度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耐心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的相关事项,并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其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4];加强与患者家属间的心理沟通,嘱其给予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从而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舒适总发生率为27.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8%,提示舒适护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提高其舒适度。与常规护理比较,舒适护理涉及面较广泛,护理人员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控制最佳温度与湿度,定时进行消毒;夜晚采用夜灯,从而保证患者睡眠状态良好;定期更换被套、床单,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室环境。因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为高龄人群,其胃收缩功能显著降低,而且肠蠕动力弱及胃液分泌量少,导致患者极易便秘,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时严格评估其胃肠道,充分了解其饮食习惯、活动强度、排便时间及便质等[5]。此外,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予以药物控制,了解其疼痛位置、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舒适护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不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而且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韩 宇.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9):124-125.

[2] 于丽香.心血管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8):165-166.

[3] 朱 莹.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3):117-119.

[4] 王 丽.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延边医学,2014,12(31):133-135.

[5] 刘玲玲.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3):4821-4823.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66.02

猜你喜欢
舒适度心血管护理人员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