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5-10-21 01:06谢玉霞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准备活动伤害事故小学体育

谢玉霞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准备活动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安排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必须就其产生原因找出合理对策。

一、体育锻炼前未做好准备活动

开展体育运动前,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做准备活动,比如,慢跑等,有效提高學生身体血液循环的速度。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问题,往往没有正确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常常都是搪塞了事,导致在进行较剧烈的锻炼时,造成拉伤、血液供应不足、休克等状况。教师必须让学生正视准备活动的意义,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教师可以在开展体育理论知识课程时,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伤害事故发生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未做好准备活动所产生的伤害,通过多媒体更加生动、直观的呈现,使学生对其理解记忆更加深刻。学生了解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学生才能够认真开展。

二、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不认真

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时,不认真听取,并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忽略了教师强调的注意事项,没有意识到运动隐含的危险性,做动作时心不在焉、嬉戏打闹过于随意,最后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标准动作外,还要为学生普及不标准动作可能造成的伤害。例如,在引导学生完成“跳山羊”的动作时,除了为学生传授标准的动作和姿势外,还要为学生讲解不能采取的动作,比如不能单手进行等,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师对保护措施的忽视

开展一些户外运动项目时,很多教师常常都会忽略场地的选择和考察,对于场地存在的危险性考虑不充分。例如,没有及时清理场地有棱角的石头,没有查看跳板是否老化等。往往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因此伤害事故层出不穷。

教师在进行场地的选择和考察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运动项目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足够重视,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发生。例如,在进行跳沙坑的运动时,教师首先要检查好,四周是否有石头等类似的坚硬异物。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伤害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学生自身不重视以及教师的忽视而产生的。教师必须根据体育项目的实际教学情况,适当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何阳,李立志.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5):16-18.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准备活动伤害事故小学体育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