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身分析角度浅谈广东粤语分布及语音特点

2015-10-21 06:36林暖辉徐毓文欧荣安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广州话台山广府

林暖辉 徐毓文 欧荣安

[摘要]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造成粤语语音具有许多鲜明的地域特点。粤语在广东范围可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罗广片和吴化片等五个片,这些方言片体现在声韵调三方面的语音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人身分析提供条件和依据。

[关键词]粤语;分布;语音特点;地域差异性;辨听

1、引言

粤语又称粤方言、广东话或白话,是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强势的方言。粤语使用地区非常广泛,主要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海南和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港澳地区。此外,在海外华人群体中大部分也是使用粤语。粤语通行区内部由于存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各个次方言点语言演变情况不一样,造成了各地语音颇具差异、各具特色,形成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就是粤语语音的地域差异性。对粤语语音的地域差异性,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充分展示粤语语音概貌及其内部差异,揭示其演变规律,留下珍贵的材料。

粤语语音所呈现出的地域差异性,是说话人社会属性的反映,为我们提供了粤语语音人身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判断依据。语音人身分析是声纹司法鉴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利用方音、方言、语调、词汇、语法、习惯语、口头语等方面的特征对说话人的人身状况分析,从而推断其性别、年龄、生活地域或籍贯、文化水平、职业等,为侦查提供线索和方向。

本文主要针对通行于广东地区的粤语语音的地域差异性进行梳理,总结一些特点,归纳出不同的语音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粤语语音的辨听要点,以期在粤语语音人身分析工作中取得实效。

2、粤语次方言的分布

粤语内部按其特点差异,在广东省范围可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罗广片和吴化片等五个次方言区。

2.1广府片: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广州话是语言学上粤语的的典型代表方言和标准音,有很强的影响力。主要通行于珠三角地區的广州、番禺、花都、佛山、顺德、南海、三水、高要、高明、东莞、从化、增城、深圳、宝安、中山、珠海,粤北地区部份县市、粤西地区部分县市等。特点:1、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2、广府话既有古汉语成分又保留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3、吸收较多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4、拥有大量特有词汇;5、句式和语法较为独特;6、发音系统较复杂,标准广府话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7、文读相异的的书写系统。

2.2四邑片:以台山话为代表,四邑粤语是粤语系中跟广府话差异较大的次方言之一,通行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中山市古镇镇、珠海市斗门区等地。四邑话可细分为新会话、台山话、开平话和恩平话。四邑话的突出特点:1、声调以8个为多,但有丰富的形态变调;2、台山、开平方言有边擦音;3、有介音i、u;4、基本没有长短元音的音位对立;5、有不少与广府片方言相异的词语,如“臀”(屁股)等;6、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与广州话也不同;7、完成体标记用“阿”或“都”,而不用“左”;8、形容词普遍有ABAB式重叠,如开平话的“饱头饱头”(有点饱)。

2.3高阳片:以阳江话为代表的,主要通行于广东省茂名、高州、信宜、阳江、阳春等地。阳江话的音调有十一个之多,是与广州话在语音上区别最大的地方,它比广州话的音调要高昂与尖锐。阳江话在声母方面与广州话的情况差异不大,但阳江话对“n”、“l”分得很清楚,不像广州话混肴不分。阳江话跟广州话一样,对“z”、“zh”、“j”这一类声母没有区别。

2.4罗广片:以肇庆话为代表,主要通行于肇庆、四会、广宁、德庆、罗定、郁南、封开、怀集、阳山、连县、连山等地。特点:虽然语音、词汇受广州话的影响,向广府片靠拢,但在语调上依然保留早期古语的特色。如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的重读。没有广府方言片中所盛行的懒音,如所有非[i]元音开头的字,均冠以声母[ng],珂[ngo1],矮[ngai2],亚[ngaa3],爱[ngoi3],恶[ngok3];[n],[l]读音泾渭分明。

2.5吴化片:以吴川话、化州话为代表,主要通行于广东省湛江、化州、吴川等地。化州话是现今全国最为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较多的中原雅语的古音古词古义,同时又掺合了古代粤西俚语文化。吴川话则古味浓重,是受高阳粤语、闽语、越南语及古越语的特殊混合型语言;发音上,吴川话平平仄仄极为协调,全国少有。

3、粤语语音地域特征比较

这里主要从粤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特征分别论述,找出粤语语音中一些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读音,这些读音在辨听中应重点关注。

3.1声母特征分析

粤语声母有19个,它的语音分类格局基本继承了中古时期的分类格局,可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而按发音方法分类(气流阻碍方式)则可分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等。随着社会发展,各地在一些读音上呈现出差异。

1、对鼻音声母m、n、η的发音,现代广州老市区的语音都是比较纯粹的鼻音,很少带有塞音成份,而广州北郊白云区的鼻音声母都不是纯鼻音。如 mb,竹料、龙归、九佛、神山等地以塞音b为主;又如ηg,龙归、太和、竹料、九佛、新市、石井、江村、人和、神山以塞音g为主。塞音成份有轻有重,但都带塞音。

2、大部分地方把知组声母读为塞擦音组,个别地方保留知组声母字读为塞音的特点,如斗门把彻、澄纽字“趁、陈、尘、长、肠、场、虫、澄、惩、橙、逞、呈、程、畜、戳”等念为t?母;而知纽字琢、啄则各地普遍念为t声母。

3、舌音声母端组在广州市的语音中念为t等,而在其它一些方言点则变化颇大,如在“四邑”地区(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变化为喉塞音τ。如“当、党、荡”念为? ?(台山、开平)或??(鹤山),“踱”念为ck或?k,“钝、墩、顿”念为un(台山、开平),“刀、岛、倒、到、道、稻、盗、导”念为au(台山)等。另外一个变化就是t?变为h,如台胎、梯替、退腿、桃摊坦等字,四邑等地多念为h声母。

4、日母字在大部分地区变成半元音的j母,而在中山、珠海一依然还保留中古以前的读法,读作n声母;“四邑”地区把日母字念为?g;东莞读为z。

3.2韵母特征分析

粤语韵母59个,语音分类格局相较于中古时期,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地显示出差异。

1、韵母方面,各韵读音不同。覃谈韵的牙、喉音字“甘、柑、酣、感、堪、暗”等发生了与寒韵平行的变化,念为m,老市区现代变为m。桓韵牙、喉音字“官、棺、冠、观、欢、换”等广州老市区念un,白云区的人和、太和以及从化、台山等地仍念un;唇音字“般、搬、播、瞒”等广州老市区念为un,而顺德等地则n、un两读;舌齿音字“端、短、团、钻、酸”等许多地方念yn, θn, un等,而台山、鹤山则读n。

2、广州东郊黄埔、东圃等地以及增城把-n/t尾念为-?/k尾。

3、现代粤音对各个中古韵类的读法,有相当一部分仍大体保持念圆唇元音。如中古时属于“合口”念为圆唇元音的戈、模、灰、豪、侯、东、桓、魂等韵。豪韵广州老市区念ou,但白云区钟落潭、竹料、太和一带多念为au,或au为白话音,ou为读书音。侯韵一般读u,白云区龙归读ou。魂韵或读θn、yn等。灰韵老市区念ui,从化多念i。

三、四等韵字在现在广州市音中有许多已与中古的读法距离较远或不完全一致。但广大的粤语区许多方言点却仍然保持与中古相同的读法。如:

之念i:文冲、小洲、中山、珠海、南海、顺德、高明、鹤山、台山、恩平

麻三念ia:人和、开平、恩平、从化

戈三念i:宝安、东莞

幽念iu:台山、恩平、开平

尤念iou:江门、龙归

宵念ieu:人和、龙归、九佛、台山、江门

阳念i?:石井、花县、三水、斗门、新会、恩平

庚三念iε? :龙归、九佛、黄埔、石井

仙念iεn:人和、龙归、九佛

盐念iεm:人和、龙归、九佛、台山

4、广州老市区语音是没有i介音的,而近郊的人和、龙归、九佛、太和、江村、石井一带,都存在i介音。如近郊的iεu、iεn/t、iεm/p或ieu、ien/t、iem/p在广州老市区念为iu、in/t、im/p。另外在台山、江门、恩平、开平、花县、三水、高明、东莞、从化等地,也都有i介音。

有个别地方存在y介音,如人和、龙归、鹤山等地。

5、现代粤语的i、u、y在不同的方言点中有不同的地位,表现了不同的组合音段的能力。就广州老市区及其他一些方言点来说,它们不做介音,但都做主元音。但在另外一些方言点中,i、u、y除本身自成韵母之外,不作其他韵母的主元音,如人和。

6、粤语的韵母系统主元音高化、圆唇化和?元音化的演变情况在各地有差别。

A.主元音高化情况

以桓韵为例,人和、台山、江门、从化等地读“官、般”等为?n,龙归读on,顺德n、un两读,广州老市区、钟落潭、竹料、江村等地读为un;桓韵的舌齿字广州老市区读yn,人和、龙归读θn,台山、鹤山仍读?n,新会、斗门等读un。

B.主元音圆唇化情况

以寒韵为例,其舌齿音“丹、滩”等字广州各地念为an;牙、喉音字“干肝看刊”等字广州老市区、石井、钟落潭、龙归、江村等念n,神山、新会、斗门、东莞等地念un,太和念yn,等等。

C.主元音音化情况

粤语中出现大量的元音,但各地的情形不一样。现代广州话有大量读音节,其他地方较广州为少。而且除广州老市区外,其他许多方言点把元音韵母念为别的元音韵母。如广州话读的韵母,四邑基本上混同于a,或读其他元音。

7、对于粤语中-y韵尾的演变情况,各地不一。主要表现在灰韵和支脂微韵的合口字中,灰韵的“堆、对、退、队、雷”等本念为i,后来变为woi。有的地方元音高化变为ui,而广州老市区及番禺、从化、佛山、顺德、三水、中山等地则变ey。

8、粤语某些单元音韵母发生韵尾繁衍化现象,使单元音变成为复元音韵母:i=>ei、u=>ou、y=>ey。这种现象在各地表现不一。

如“臂、离、饥、器、企、其、你、理”等字,广州老市区念ei,但文冲、小洲及南海、顺德、中山、珠海、高明、鹤山、台山、恩平、东莞等地则念为i。

模韵的“布、土、徒、奴、怒、路”等字在广州老市区读为ou,而它们在文冲、小洲以及从化、高明、中山、珠海、台山、开平、恩平等地读u。

鱼虞韵“除、女、居、去、句、惧”等字在东圃、文冲、新潜、小洲等地都念y,而老市区及人和、龙归、太和、钟落潭、竹料等地则念ey。

3.3声调特征分析

粤语的声调,调类一般比较多,有的地方多达11个,而且调值的高低升降比较复杂,不象普通话语音四个声调那么简明。粤语保存入声,普通话则没有入声。粤语中较少有连读音变的现象,多有区别语义的变调。

各个方言片的声调有自己特点。以四邑片为例:(1)声调大多为8个(恩平7个),平上分阴阳,古清声母去声字今读阴平,古浊声母去声字仍读去声;入声三分。(2)有些方言变调后读高升调,也有高升标调的方言。

4、结语

4.1广东省范围内根据粤语语音的特点差异,可分为5个片: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罗广片和吴化片。

4.2粤语语音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差异,各片(地)具有鲜明的特征;一些具有明显差异的特征音节,可作为对人员进行地域性语音辨听分析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东南文化,1992.8

[2]李新魁.粤方言语音特点探论.广东社会科学,1990.3

[3]梁猷刚.广东方音特点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4]王英利.声纹鉴定技术.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5

[5]甘于恩.汉语南方方言探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12

[6]吴筱颖.广州粤语语音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5

作者简介

林暖辉,男,40岁,声纹检验工程师,从事声纹检验鉴定工作十多年。

猜你喜欢
广州话台山广府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苍梧白话中的指示代词“噉蚊”和“咁”
口碑炸裂!早造超90%的客户盈利,这家品牌苗在台山养虾圈一夜爆火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香港说广州话的学生习得普通话咝音声母的研究
八台山独秀峰
以广州话为第一语言的普通话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偏误分析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