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探讨

2015-10-21 06:36左莉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就业指导

左莉

[摘要]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注意。本文就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试图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就业指导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

(一)社会就业援助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教育工作还很薄弱。首先,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还是全部交由学校执行,此举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然而一旦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这样的指导自然而然的宣告结束了,即便在校期间,学校以教育为主,就业指导只是一项任务,并不予以重视,敷衍了事,再加之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手里所有的就业资料不够充足,因此,指导能力有限,对于这样的现状,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失去了希望,也无法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就业资源进而丧失自信心,在不够完善的就业指导系统下,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占少数。

(二)高校就业指导出现偏差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会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具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是个体形式的,并不是所有。但是即便是个体,却依然是学校就业指导理念出现偏差的产物,而且就业指导理念的偏差,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高校除了进行文化实践教育,现在还要包管大学生就业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政绩,这也在侧面让高校老师产生这样一个误解,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们只要能提升学生就业率即可。这样会使学生心理产生扭曲,更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三)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在社会背景的驱使下,很多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背负着这样的期望度过了学生时代,在面对就业这样一个人生大坎时,很多学生都担心找不到合适的父母满意的工作让父母失望,无形之中,心里的压力就大了很多。有些家长不能正确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及自家孩子能力,对孩子定的期望值过高;还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没能达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帮自己达成愿望,可是从来没想过自己这样做这样想是有多自私;甚至还有些家长一直持有不正确的观念,希望通过孩子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环境。

(四)當代大学生抵抗挫折能力较差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谁的失败是走不过去的,人生路上总是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的,但是需要我们有坚毅的臂膀去承受,用勇气克服层层阻碍最终一定会成功。当代的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无法承受,又不会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躲在失败的阴影里不愿意往外走,久而久之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小被家长娇生惯养众星捧月般养大,是在我国进步后最先接触新生事物的一代,因此在成长到大学这一路以来面对的几次转折点已经足够为他们带来难以抗拒的压力,心理倾向已经有所偏颇,在面对就业时更需要学会转变将自己与社会结合,因此心理上的影响之大显而易见。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拓宽大学生的社会就业渠道

高校作为当今大学生与各个用人单位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应该有针对性的收集就业信息。大学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应是学生的益友。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有利信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否则高校老师作为广阔社会资源的联络者却并不为学生做出一些奉献,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大学老师在大学生一生中或许会起到影响学生一生的角色,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老师,生动鲜活的课堂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课后,作为学生的朋友,在学生就业遭遇坎坷,碰到问题时应该及时予以安抚,充当知心姐姐的角色,在情感上支持学生渡过难关,有针对性的给予一些指导和问题解答。

(二)强化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力度

大学生是一个学习能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都很强的群体,因此高校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来帮助大学生面对就业心理问题会有很大效益。而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应主要从就业指导资源和方式两方面入手。首先,引进大批专业素养高、职业能力强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培训过的教师在处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才能够抓住重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其次,采用合理的就业指导方法在指导工作实施起来时会容易得多。丰富多样的指导形式在实施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当面对面的心理指导可能会让学生缄口不言时或许可以尝试网络辅导,在大学生心理构建了虚拟的假象更有助于敞开心扉。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心理指导老师平时应多于学生接触融入到学生中,掌握学生的个人特征以便及时发现心理有状况的同学并加以引导。

(三)父母尊重大学生就业意愿选择

为人父母要明确的一点是现在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大学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的年代了,大学生自主择业,公平竞争,与企业之间双向选择,因此应该帮助子女尽可能多的收集就业信息,积极了解时下的就业形势。在子女择业时可以在地点、行业性质等方面也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经验给子女提供比较有用的建议,特别是在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中,更是应该给子女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精神支持。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虽说还羽翼未丰,但也到了该为自己做打算的年龄了,做父母的不应该把孩子圈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应该放开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中小型企业也是可以锻造优秀人才的,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出的选择有其自己的打算,默默祝福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选择里打拼出一片天地。

(四)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

大学生要明确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的,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才能真正的下定决心,不会在日后遇到问题摇摆不定时才发现自己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只有有了目的才能有奔跑的方向,这是锻炼坚毅品格的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学生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吃苦耐劳精神,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到最后。积极乐观的面对求职路上的挫折,失败在所难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日后行事的对照。在校期间积极参见各种大型活动,即使失败了也是可以从对手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改正自己缺陷,借此为今后进入社会积攒经验、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杨.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04)

[2]张甲盟.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3]董玲.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