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

2015-10-21 06:36殷实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世纪文化传播

[摘要]众所周知,阿拉伯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在很多历史时期,它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精神,尤其是在伊斯兰教的指导之下,它所展现出的包容、博大、求知等更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文化展示出了强大的文化输出性,在翻译运动的作用下,阿拉伯文化汲取了古希腊等周边文化的精髓,随后又将这些文化传播回了欧洲,为欧洲而后的文艺复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世纪;阿拉伯文化;文化传播

前言

提到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不得不说的就是中世纪这个概念。中世纪指的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中世纪及中世纪早期被人们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缓慢。

反观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半岛,6世纪和7世纪之交时,外来侵略和传统商路的改变不仅导致了半岛上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且使宗教信仰也更加混乱。先知穆罕默德应运而生,终于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的庞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处在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无论水路还是陆路运输都非常的发达,这就为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商业的往来、人员的交往,这正是文化的对接和碰撞。

在阿拉伯帝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才有了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才有了对古希腊和周边文化系统的翻译和传承。

一、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因素

(一)、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阿拉伯帝国强盛的表现和结果

阿拉伯帝国的强盛在当时是不必多言的。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神权政体国家,它除了阿拉伯人之外,还包括波斯人、伊拉克人、叙利亚人、埃及人、以及北非的柏柏尔人等。

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对外传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如日中天,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当时政局松散、不统一的西欧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的结果。而同时代西欧社会,文艺复习尚未发生,而阿拉伯人传承了古希腊先贤们的智慧。阿拉伯学者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修昔底德等人的思想和著作运用翻译的形式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些思想和著作后来又传回了西欧,为中世纪的蒙昧带去了理性的光芒,那些西欧的有志之士们由此开始思考人性的光辉,从而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二)、重视教育等举措是阿拉伯的文化得以在中世纪发扬光大的基石

教育在阿拉伯半岛初期并没有很好的发展,那是几乎没有人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伍麦叶王朝时期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直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持续强盛,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阿拉伯人对于书籍和典籍更是非常的珍视和热爱。阿拉伯人最早的文献和书籍应该是存放在清真寺中的,在这种情况下,达官显贵等人纷纷出资兴建图书馆,用以存放各式各样,分门别类的书籍。除此之外,伊斯兰教也是鼓励教徒学习知识。

翻译运动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阿拉伯人的眼界和学识。从最开始的零星翻译到最后声势浩大的群众社会活动,阿拉伯人的学识也在一步步地翻译之中得到升华和充实。他们翻译了大量古籍,这其中就包括希腊、波斯、印度的古籍,涉及了文学、天文、哲学、社会伦理学、医学等诸多领域。翻译运动造就了一大批精通阿拉伯,希腊,印度,波斯文化的学者;在翻译这些著作的同时,很多学者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对于此书的注释,这就使这些外来文化真正的“阿拉伯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典籍又流传回到了欧洲,典籍中的各种思想伴随着阿拉伯翻译者和学者独到的見解和注释在欧洲理性的土壤上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二、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

作者认为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世界和欧洲的交往主要是通过两个最主要的地区来实现的,一个就是西班牙,就是阿拉伯人口中的安达卢西亚;另一个则是意大利的南部和西西里岛地区。

(一)、西班牙

从世界地图上可以轻易地看出西班牙的战略位置是十分显著的,它处在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汇口——直布罗陀海峡的北面,隔海与摩洛哥相望。伍麦叶王朝时期的对外扩张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伍麦叶王朝稳定了局势之后便开始着手向北进攻,先是于公元698年北非(当时阿拉伯人称之为“易弗里基叶”)新总督哈萨尼·伊本·努尔曼完成了对整个北非的征服。接任哈萨尼的新总督穆萨·伊本·努赛尔于公元712年6月率大军来到西班牙,713年末,西班牙这时就成为了伍麦叶王朝的一个行省。

在伍麦叶王朝控制下的西班牙,阿拉伯文化并没有非常的兴盛,阿卜杜勒·拉赫曼·穆阿威叶到西班牙后打败了埃米尔优素福,这便开启了后伍麦叶王朝,为安达卢西亚的繁荣带来了基础。后伍麦叶王朝的各位哈里发都非常重视教育,奖励科学和文艺创作等。在首都科尔多瓦建立了27所学校,修缮了科尔多瓦大学,使其可以和其他穆斯林学府相提并论,吸引了许多穆斯林甚至是基督徒前来求学;安达卢西亚有70多所公共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很有规模。

(二)、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

首先,提到中世纪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就不得不说一下中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的意大利纷繁复杂,意大利这片土地从来都不缺乏争夺,西西里岛也是如此。

中古时代,阿拉伯人曾统治西西里岛长达200年之久。公元1091年由于诺曼人的入侵,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的统治宣告结束。西西里岛在传播东西方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阿拉伯人统治时代,东方文化汇入了这个有着希腊罗马文化遗址的岛屿。在诺曼人统治时期,不但没有排斥阿拉伯文化,反而实现了西西里岛的阿拉伯化,诺曼人不但统治着西西里岛又统治着意大利南部,便于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

从这两个传播阿拉伯文化的通道便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地中海圈十分活跃的,这里有发达的海路和陆路通道,便于当时的西欧和阿拉伯半岛以及北非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联系,彼此的往来、贸易的兴盛、交流的深入必然会使彼此的文化得到交织和传播。

三、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的主要途径

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主要的途径和形式无外乎以下几种:商业贸易、官方活动等等。

(一)、商业贸易

在阿拉伯帝国强盛的时期内,对内对外都有着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对内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发展采矿业;对外,由于阿拉伯人历来善于经商。工农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也使得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而且阿拉伯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在东西方商路的交汇处,这就使得亚历山大港等地中海海港一跃称为国家贸易的中心。帝国这一时期更是和东西方都建立了联系,对于文化的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阿拉伯商人的活动也深刻的影响了西欧的经济状况,刺激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比如,意大利商人就在很多诸如亚历山大港等地开设了自己的市场,在商品流通的交往之中,很多手工业技术也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往来开始在贸易的双方之间交流,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的传播,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社会。

(二)、官方活动

强盛的阿拉伯帝国所展现给世人的并非只有它的武力,它也在积极地和其他地区和民族进行官方的交流。伊斯兰各国同欧洲各国经常会互派使团进行交往,而且伊斯兰的君主与基督教国王之间有时也能建立其不错的个人关系。这些官方的交往也促进了民间的交往,正是这往来的交流,使得各个文化体系之间产生了交集,促进了融合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正是这些冲突和融合才使得历史朝着不一样的轨迹前进。

四、中世紀阿拉伯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影响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璀璨夺目,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带去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先进的思想以及文化的传承。不得不说,当时的阿拉伯文化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有所建树的。

(一)文学

要说阿拉伯文学对于外界的影响,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诗歌。诗歌是古代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诗歌之外,其他的文学形式都被阿拉伯学者归结为散文。因此我们从诗歌和散文这两方面来探寻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对于欧洲文学的影响。

诗歌很早就出现在阿拉伯人的世界里。在征服了西班牙之后,阿拉伯诗人们将诗歌带到了西班牙地区,在新的地区,阿拉伯诗歌结合当地的特色,创造出了新的诗歌形式。对于后世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但丁的《神曲》便是受到泽及尔体诗的影响。

早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了散文这种艺术形式。阿拉伯人除了爱好诗歌之外,还喜欢在茶余饭后、聚会聊天时讲故事,这些早期口口相传的故事素材变成为了阿拉伯散文的雏形。在翻译运动兴起之时,阿拉伯散文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阿拉伯散文对于欧洲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散文作品被翻译到了欧洲。

(二)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在伊斯兰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古希腊罗马的哲学传统,同时也吸收了东方哲理。它以整个宇宙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灵魂和理性为核心,研究社会和人的哲学。中世纪是阿拉伯哲学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穆斯林哲学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体系。

早期的穆斯林哲学家主要有肯迪、法拉比等。中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异彩纷呈,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一、阿拉伯哲学的渊源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和东方哲学,阿拉伯哲学家通过不断的翻译和对原著进行注释,学习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通过文化的交流,使欧洲哲学家认识到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因而对欧洲神学和经院哲学提出挑战;二、由阿拉伯哲学家发展的“双重真理论”,在强调宗教权威的情况下,越来越提倡理性思考和用理性的工具去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性,这一思想的传播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会的权威慢慢地被理性的光辉所代替,为人性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三、阿拉伯哲学在世界观上也是有独到的见解的,他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知道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这些思想传播到欧洲之后,为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自然科学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发达的工农业和兴盛的航海事业推动下,天文学首先获得发展。随后地理学等亦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些发展都随着对外界的交往而传播到了欧洲,欧洲人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这也就为后来的大航海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这些文化和外界的交流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周边的影响,尤其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不但为自身发展开辟了道路,也间接影响了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世界,我们更应该打破地域、种族、认知等方面的隔阂和界限,正如中世纪的阿拉伯人一样,努力地学习各个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知识,奖励学者,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虚怀若谷地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先进文明和先进文化交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都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和学习才会在这个以科技为先导,以综合国力为竞争力的时代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44-194

[2]温璐维,武海燕.《阿拉伯人与中世纪欧洲》评介[J].全球史评论,2011年00期.P369-377

[3]刘建军.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4年第4期.P98-102

[4]韩忡.阿拉伯文学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1999年第4期.P35-38

[5]钱学文.灿烂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P663-664

[6]刘晓文.但丁与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J].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P86-91

[7]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P44-55

作者简介

殷实(1988-),兰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在读;性别:男;出生年月:1988年9月11日;籍贯:河北;主要研究方向:中东史。

猜你喜欢
中世纪文化传播
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欧洲艺术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境内的雇佣兵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