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探讨

2015-10-21 17:45相伟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临床路径心理护理

相伟

[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是循环内科的急重症,具有变化快且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愿与同仁共同商讨。

[关键词]重症监护;临床路径;心理护理

1.对ICU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全面掌握患者,有的放矢实施心理护理。

ICU患者路径包括:(1)入室时(环境、医师、护士、规章制度介绍)。(2)住院期间:一般性(饮食、化验意义、二便、探视、医疗措施、沟通方法);特殊性(体语、体位要求、仪器配合)。(3)出室时(转归、回访)。

2.促进ICU患者角色转化

通过临床路径在保密原则基础上掌握患者信息,同时为患者提供信息,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信任感,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角色不适应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之平稳地过渡到病人角色。

3.针对 ICU患者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3.1急性期的恐惧心理 引起病人恐惧原因很多,主要原因疼痛与死亡的威胁,或各种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及四肢固定,对身体的活动的限制等等。护士应做到(1)应耐心疏导,解释与鼓励,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2)进行各项处置前,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操作中态度严谨,操作熟练敏捷,动作轻柔,取得患者信任(3)避免噪声和喧哗,避免在床旁讨论病情。根据情况调小各种监护仪器的音量,当监护仪器报警时,要及时排除报警原因。在抢救其他危重患者时尽量用屏风和窗帘隔开,减少对患者产生消极的影响。

3.2症状缓解期的否认与愤怒心理 约50%的病人急性症状略有控制,病人在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有病但并不需要住进监护病房,尤其是临终病人当知道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之后,首先出现的就是否认心理。否定期过后就会出现愤怒心理。護士应做到:(1)当病人出现否认心理,不要轻易揭穿病人(2)当病人出现愤怒心理时,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正确对待患者发怒、抱怨。允许病人宣泄他们的情感。(3)注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尤其是非语言沟通,尽可能多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决,减少患者的精神负担。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图形,数据的改变,而忽视了患者的存在。

3.3环境陌生期的孤独心理 ICU特殊性:谢绝探视、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各种监护设备工作及报警的声音等患者往往会产生孤独、害怕、烦躁不安、自卑等心理,自我评价贬低,消极意念增强,有的重症及残疾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医护人员应介绍ICU情况,使其尽快熟悉ICU环境,减少对ICU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ICU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4角色强化与忧郁绝望的心理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后,恢复了自理能力,习惯了监护室的环境,并且生命安全有较大的保障,于是极易产生角色强化,安于病人现状,逃避社会角色,对转出ICU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些病人随着病情日益变化,症状逐渐加重,知道自己垂危无望,在心理上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表现为极度的伤感,或有急切会见自己亲友的愿望。也有的病人可能寻求自杀。护士应注意加强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尽可能为患者创造鼓励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尽快回归社会角色。对忧郁心理的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给予同情与照顾,鼓励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保护。

总之,要想提高ICU患者心理护理效果,通过临床路径全面掌握患者,有的放矢做好个性化护理,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关键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达到提高ICU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邵素珍.《ICU重症监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中国保健营养·中旬,2013.07

[2]吴寿美.《浅谈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4

[3]龚丽红.《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0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临床路径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