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需与课改之行

2015-10-21 17:00苏晶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阶段文章语文

苏晶

[摘 要]本论文讨论了当前课改之需与课改之行的必要,文章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教改的原因、依据和步骤,二是教改的具体实施。首先是课改原因,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必须还给学生;其次是依据与步骤,课标与学生实际水平是我们课改同时并重的两条线,缺一不可;然后是步骤,依据学生情况逐步实施,从课堂做起;最后是具体实施,将以一节课为示例,详细展示。

[关键词]课改;教学;主动

一、必行课改

1.進行课改的原由。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被动接受者,所学知识由老师而定,这种教学法在知识匮乏的上个世纪是获得了极大成功的,但现在完全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教学法,赶上新的思潮。所以进行改革是尊重规律,以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是必须实施的,并且是越早越好。

2.课改的依据。(1)中学新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依据必须用课标对我们的教改进行纲领性指导,这是指导思想。初中语文新课标主要在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做出详细规划,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实施教改主体方向。(2)学生实际。这种实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具体、实际的学习状况,这包括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在小学基础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的学习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和最大的实际,必须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调整,并且是有整体年级和个别班级两种考量的。整体的年级考量是体现在对初一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目标,可谓是进行改革后我们要达到的实际水平是怎样的。而个别班级考虑是体现在教改要符合个班学生学习要求,不能用统一化模式规定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再细化一些即是每个班中的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应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模式,在主题思想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层次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提高学习质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改具体、细致的要求。我们实施教改是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以老师的思想去定论问题。这必然要将学生的实际要求考虑在内,也就是他们想要怎样的课堂,老师就要建设怎样的课堂,当然这种课堂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素质为目标的课堂,并由老师进行引导学习的。在这方面的实施上,我们可以用问卷调查广泛了解学生的要求,也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谈话,切实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步骤。(3)课程设置。在教改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对课程有一个清楚细致的了解,从而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设置。初中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树立正确人生理想为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符合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心理要求,从他们的接受角度去设置课程,以兴趣带动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决不能脱离现实状况。

3.课改实施步骤。(1)学生的适应阶段。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能做到把握全文中心并有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文章分析,能够将老师讲述的文章重难点知识以简短的词语进行总结,并学会具体的语言、语句分析;课后能主动复习及预习下篇课文。(2)学生的自主阶段。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应更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直接参与语文的教学设计。第一阶段是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从意识上改变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法。第二阶段主要从初二上学期开始,这段时期学生不论从知识量的积累或是语文学习方法上讲都已进入新的层次和阶段,我们教师就更要“放手”,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乐于自我学习。(3)学生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可谓是学生独立学习的理想状态,学生能够独立解读一篇文章,做到提取知识点,分析知识点,归纳知识点。老师起到的作用是与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深层含义及外延知识,介绍更高一层的学习方法为主。在我看来,这种阶段并不是我们课改所必须到达的阶段,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过高,并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若能完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我们的教改已然是成功了。

二、课改之行

1.课改所遇问题及分析解决。(1)预习部分。对此,我把学案中的预习和展示合二为一,作为课堂展示部分,预习内容则由我设计题目给学生,主要是关于文意理解和重难点句子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前期都是以作业形式完成,交与我批改,现在逐渐转化为小组互相批改,交流意见,这样利于小组学习经验的交流和自学能力的培养。(2)展示部分。课堂展示部分是课改的核心环节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首先,在课堂展示时,学生进入一个问题的讨论阶段时,所需时间过长,对单个问题的思考过于细致化,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当又要进入另一问题时,学生明显有需要花一定量时间进行调整,整个课堂节奏较慢。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进入问题的讨论情境较慢,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提示或安排。并且学生在一轮讨论、交流后,难以马上平复情绪,极度影响下一环节的展开、进行。再次,在课堂讨论时,少部分学生未能参与其中,对问题的思考度不够一个问题老师少讲或不讲,大家通过自学或小组助学能真正掌握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讨论加展示的时间过长,致使课程进度慢,教学容量小。最后,对于长篇幅及较深的文章,大部分学生无法自主解决重难点问题,即使开展小组讨论也是收效甚微,而在字词部分强调太少,没有办法夯实基础,落实语文的基本学习。合作学习及讨论学习虽然利于发散、开拓学生思维,但在知识量的积累上有所不足,学生在课下的预习并不能将拓展知识囊括在内。而课堂上,老师讲解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更多展开,不利于中上层学生的学习。

2.具体案例分析。教学都需要有实际示范、案例才能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是如何开展的,其中又有哪些不足和可取之处。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训练解读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下面就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述如何训练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首先,这篇文章是诗歌,必须在朗诵上进行训练。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注意语气的强弱变化,在学生背诵完后可以放示范视频让学生欣赏,然后再由读得好的同学示范,最后再读一遍。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诵,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全文的思想。其次,小组讨论这首诗歌的含义,让他们找出关键词,并做一个简短的感悟分析。因为文章既简短又易理解,讨论时间以五分钟为宜,展示大概在十分钟左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再次,让学生找出给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分析其中含义和给自己启示有哪些并把它写下来。最后,对学生的句子分析做一个简短的评析,以鼓励、启发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文章内容进行一个扩张,介绍课外知识, 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有迷茫之时,但不过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只要我们坚持自己所选择的路,定能在蓦然回首时看见理想的曙光。

这样的教学主要集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让他们能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加强对语文的感知力,而老师则学会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懂得他们要的课堂是怎样的,由此作为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阶段文章语文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