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乳腺炎的诊治体会

2015-10-21 17:04王兴维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会

王兴维

摘要: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科学防治母猪乳腺炎對自繁自养猪场意义重大,是哺乳期母猪必须高度重视的产科疾病之一。成功的预防母猪乳腺炎,善于防治结合,既能提高母猪的综合利用率(综合生产性能、繁殖率),又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壮仔率。而该病在初产母猪、青壮经产母猪、年老母猪中均有较高发病率,只要防治方法得当,就能防患于未然,及时的救治可使发病母畜快速康复。

关键词:母猪乳腺炎;继发感染;诊断治疗;体会

1视诊检查症状明显

母猪乳腺炎症状较明显,一般高发于产期母猪,特别是启动泌乳机能前后最常见。经临床检查,可见患畜一个乳房部或多个乳部出现“红、热、肿、痛”现象,触之极度敏感,有时痛苦嘶鸣;发病畜饮食欲衰减或废绝,经常卧地不起,多排干硬、燥结的球状粪便,尿液黄浊;临产母畜表现拒哺乳,正常母性特征削弱,新生仔猪吮吸乳头时母猪会躲避,甚至变得性情暴躁,驱赶亲生仔猪;触诊乳部热痛感明显,多发生乳道不通现象。

2继发感染加重病畜母子健康危害

分娩母猪发生该病时,若救治不及时,继发感染风险增大,随后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炎、膀胱炎等,甚至出现全身症状,治疗难度随之增大;患病母猪可能因乳房胀痛而出现拒绝哺乳,使新生仔猪造成饥饿性死亡;部分母性较强的经产母猪勉强哺乳,但泌乳量不足、乳汁营养不全,或存在某些致病因子,造成仔猪湿热下痢、营养缺乏综合征等。

3早期诊断治疗恢复较好

经笔者临床实践验证,该病只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患畜恢复较快,特别是对产中母子的危害性可降至最小。据不完全统计,采用新型抗菌剂、免疫增强剂、对症控制剂冲击给药,加强治疗期护理,患畜经12~48h即可基本恢复正常,综合治愈率达95%以上;患畜所产仔猪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若采取有效的人工哺乳、能量剂补充等措施,仍可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4“治未病”可降低发病率

按照中兽医“治未病”的科学理论,注重营养、健康从平时抓起,即可增强母猪体质和免疫力,达到防病、减病的目的。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①妊娠母猪饲料营养供应要全价而均衡,满足自身和胎儿发育的基本营养需求,维持八九成适宜膘情。②产前15~20d起,应促进母猪每天接受自然光照及运动2~3h左右,以增进消化力及免疫力,并可预防难产。临产期间经久不运动,全身血脉循环不畅,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③产前、后3d,可采用益母生化散或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乌梅散等复方中药散剂,按照0.2%~0.5%拌料添加,每天分早晚2次投喂。必要时产前3d还可适量添加可溶性阿莫西林粉或土霉素粉、氟苯尼考粉(拌料或混饮均可)等,对该病预防效果颇佳,尤其是对于有该病发病史的母畜,主动采取本用药方案,防治效果确切。④产中一些母猪分娩时间过长,若超过2~3h时,应引起管理者警觉,宜采取措施促使母猪起立、适量运动(走动),促进其排便、排尿,或补喂适量红糖水增进体能,这样可预防产中诱发该病,还能有效防止尿潴留、胎衣不下,加快分娩进程等。

5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上,针对重症不食病例,笔者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柴胡注射液(0.1mL/kg)+头孢噻呋钠(0.1g/kg)”混合颈部肌肉注射,1~2剂/d,一般注1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同时另侧颈部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15mL,帮助患畜尽快恢复食欲;必要时间隔6h左右重复用药1次,这样可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防止反弹。治疗期间,宜同时拌料投喂益母生化散或复方黄芪多糖散(含黄芪多糖、人参皂苷、青蒿素等),按0.2%~0.5%拌料添加,分早、晚各1次投喂,连喂3~5d。本处方综合治愈率达95%以上,临床效果值得推崇。

6体会

该病较轻症者,一般青壮年母猪(初产母猪)多为此型,视其营养状况、体质较好,仅局部乳房肿胀、热痛,触诊患部较敏感、有痛感者,多为乳道不通(乳结),此时只需用热毛巾(温热水浸泡拧干,40~45℃左右)热敷肿胀乳部10~15min,用双手托住乳部轻柔按摩,节奏性轻压挤出蓄积乳房中的黏稠乳汁(初乳),加强饲养管理,经1~3d可恢复正常。经产母猪突然发生此病,以“外敷+内服”,治疗效果更好。

该病有时是因母猪乳头被地面不洁物污染,或乳头受机械性外伤而感染所引起,因此要查明原因,改善母猪舍的卫生状况,保持清洁、干燥、无菌、通风良好的舒适环境,如此可以降低该病感染率。

猜你喜欢
体会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班主任工作体会
明确教学目标,狠抓课堂教学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