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2015-10-21 17:00周开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周开珍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使学生要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其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小学中文,语言类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教师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忽视了人文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错误理解,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教学手段的滥用导致语文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表面似乎很忙,但这是低效的。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而且其自学能力也可以得到迅速的提升。所以,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的理解,勇于发言,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与时常自我评价的习惯,课外拓展阅读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生僻词汇时要做到尽量少查或者不查词典。一些学生在阅读当中,一碰到生词时便查字典,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很短暂的,查完生词再往下看,会影响对文章内容连贯性的理解,甚至忘记前面的内容。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在碰到生词时利用上下文、构词法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语文教学能否取得进步与发展,仍然靠的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且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现代语文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语文教学水平,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具有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都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正处在长知识、学品质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懂得用浓浓的情谊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通过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三、深入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而教学资源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编写意图,不能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便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要做到两点。一是紧扣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具有很强科学性的教学载体,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它,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正确把握,熟谙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理清知识脉络,力争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教材的创新是为学生服务。二是以学生为本,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在研究、使用教材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实际确定教材的取舍、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多为学生创造与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且迫于老师的权威,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自然不可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此,我们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二是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习大纲,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之后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能得到提高。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交互强大等特点,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教学难点和重点等缺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因此,更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它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课都适用,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合理运用。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不能将多媒体课件等同于板书。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为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黑板来展示教学重难点、题纲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种教学方式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多媒体课件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课前制作好的,不能随时增加内容,在遇到需要补充教学内容时,仍然需要教师板书,因此不能让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二是不能将多媒体课件同华丽划上等号。多媒体课件不是越华丽越好,复杂的背景、过多的图片容易喧宾夺主,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三是不能只关注人机对话,而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课程与多媒体之间的整合。只有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注重课件的实用性,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文色彩,选准时机,恰当切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體作用,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秋.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

[2]徐建西.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6).

[3]徐凌燕.高效教学 精彩纷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下旬,2014(9).

[4]林涛.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5).

[5]孙莉.将效益“钉”在课堂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与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