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10-21 17:00王亚晶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今教学的手段与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教学理念转变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得益于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便是高科技发展过程所带来的新的方式,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广泛,特别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设备的引入,能极大程度活跃课堂,使枯燥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一个基础的内容,但是如果枯燥的让学生读拼音记生字,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多媒体的采用,可以把识字课变成游戏课,比如把一个个生字用娃娃回家的游戏来展示,课堂上教师加以引导,告知学生,娃娃回不了家了,需要让同学们帮助回家,每个门牌号码便是生字的拼音,在学生移动生字时,如果找到了生字便会露出笑脸,如果不对则会变成愁脸,加上场景及背景音乐,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了生字。

2.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能起到化繁就简、化难为易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拼音时,韵母an和ang的发音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很多同学分不清这两个韵母的区别所在,在发音时难以掌握舌头的变化,很容易搞混。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重点加强g的变化效果,可以利用闪动或者变色等动画效果,提醒学生发“an”和“ang”的区别,每个韵母发音时的舌头变化,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掌握。

3.加强读写训练

在课文学习时,朗读是一个基本的内容,也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见效果的部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再模仿,这样学生有个标准,小学生正处在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很快就能学会朗读,使朗读能力得到强化。在写字时,教师一味的讲解如何如何写,因为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完全领会老师的表达,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美丽的背景,加上显眼的田字格,动态的笔按照规范写着生字,加上舒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很容易对写字产生兴趣,爱上写字。

4.培养语言能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难的部分,因为小学生从语言到素材都不是很丰富,在写作文时往往是无话可话,也不知从何说起。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思维不容易打开,这也是小学作文难点所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的展示一些用语文无法描述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关于猫的文章时,可以利于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猫的活动视频,使学生注意观察猫的一举一动,然后再结合课文讲解作者是如何写猫的,都从哪方面写的,都用了什么成语,用了什么语气等等,然后再运用课件,播放其他一些小动物的视频,比如小鸭子、小鸟、小羊、小松鼠等,让学生对照着猫的课文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会知晓从哪入手,知道应当写什么了。

二、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一方面是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小学语文学习,是非常基础的学习,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教材内容可谓的是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皆有涉猎,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无疑都是陌生的,十分不容易理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费尽了口舌,使出浑身解数也未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平面教学变为立体化,把间接转化为直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知识,打破时空限制,借用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排斥,而是乐于接受,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解决难点和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学低年级时,年龄尚小,理解能力有限,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的应用能使用学生克服时空束縛,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变抽象为具采到,容易理解课文和词句。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有“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这样的描写,其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对于大一点的学生来说时很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小一点的学生,却理解的不是十分充分,什么样的状态是迎,什么样的追,什么样是游分不清楚,只是通过说明讲解,很难达到效果。但是通过动画的播放,可以找到这三个状态,然后进行慢放,就很容易达到效果,使学生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运用多媒体加以引导,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从平面化变为立体化,变传统的听老师讲解为主动通过观察、聆听、学习、吸收。多媒体增加了图形演示、动画展示、声音配合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图形进行随意变动,由静到动、由大到小或由小支大,加上快慢的随意变化,使学生在学习的更加形象生动,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的信息量也无限加大。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配乐,加上文字的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巧妙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查阅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

网络是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是生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要有意识的培养网络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运用,进行创新自主学习,比如让学生制作手抄报,整个过程需要搜集大量资料,然后进行筛选、整理、再进行手抄报的制作,通过整个过程学生在信息收集、选择、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及提高作文能力必须具备的,这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一文中,语言的描写对于小学生来讲,往往是很难形象化的,比如描写怪石和嶙峋以危峰的突兀,什么样的是嶙峋,什么样的为突兀,学生难以有概念,但是如果利用网络,找到黄山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样黄山石的形象、山峰的样子会使学生一下子同这些词句联系在一起,对抽象词句进行形象的理解。

总之,由于多媒体的灵活多样性,丰富形象,在教学中应用会越来越多,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明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其础的学科,教学中更要深入研究,巧妙运用新形多媒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亚晶(1967-6) ,女,单位: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中心小学,职称:小教高级,学历:大专 ,职称: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