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015-10-21 17:00陈树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陈树国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重要性;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

2.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

阅读是一个充满了丰富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也能激发出创造潜能。

3.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语文能力的提高更需要课外阅读的辅助。

4.课外阅读有利于各科的学习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二、指導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1.激发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情趣

(1)创造阅读条件。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开放式阅览室,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阅读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2)及时表扬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把自己课外积累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发表时,哪怕是一个词语、句子,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并鼓励同学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在获得表扬后,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而其他学生也会学有榜样。

(3)用好课本资源,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由于理解课本的需要,必要时就需要进行课外资源的有机链接,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一方面强化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兴趣;另一方面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书内引向书外,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2.帮助选择,推荐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很重要的一环是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在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1)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标准可以概括成三个字:趣、广、适。"趣"是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广"是广泛。鲁迅先生在他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告诉青年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适"是合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弱。而如今的课外读物是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

(2)教师推荐阅读材料。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不是孤立的,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猴王出世》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学习《三顾茅庐》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书,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无聊,甚至不健康的书刊,使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受益。

3.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了学生,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4.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引领,需要教师用心去探索发现,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给学生基本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课外阅读中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收获广泛阅读的好处,收获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林玲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J].新课程(中), 2011,(03).

[2]李淑芝.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3]温丽英.让书成为孩子的最爱[J].中国校外教育, 2011,(09).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