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10-21 17:20曾维芳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活动化问题情景个体差异

曾维芳

摘 要:数学教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活动化;问题情景;个体差异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改的必然趋势下,数学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思维与创新的结合,成为学生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卓越课堂。数学教学,要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被迫学习到享受学习,从教师主体到主导,从学生被动到主动。在无数的课堂实践中,我认为新课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创设合理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

如《函数》一节中,要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知道什么样的关系是函数关系,这是很难的。上课时可以这样引入:老师刚才去加油站给自己的摩托车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不自觉地注意到了加油器的显示屏,显示屏有三格,分别是单价、数量、金额,都显示有数字,在加油过程中,其中显示有单价的这一格始终没动,显示有数量、金额的两格不停地跳动,同学们想一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化的量,并说出来听听。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个,即数量、金额。教师又问:先有哪一个的变化,才引起哪一个的变化。学生:先有加油数量的变化,才引起金额的变化。教师顺着引导:此时,我们把本次加油的金额叫做加油数量的函数。

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教师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单价、数量、金额之间的关系,单价不变时,数量的变化引出金额的变化,即引出变量和函数。自然,得体,把学生带入了函数的知识中。

二、注意教学过程活动化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也就是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教学活动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次活动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畅所欲言,开放而灵动地激活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网络。在师生与生生间的交流探讨中,自然流畅的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注重引导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事物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也就是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新人教版的八年级《平行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分类讨论问题(1)”的教学。

画一画: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有A、B、C三点,请你画出以A、B、C为其中一个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

①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求第四个顶点,常以什么为分类标准。

②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画图为载体,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尝试,从而感悟分类的必要。“想一想”紧紧围绕分类思想,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此案例的后续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课堂引入中所得到的分类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挑战,由起初的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求第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引申到已知两个点,第三个点的坐标为C(a,b)。求第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然后转化到把已知的三个点与一次函数图象结合起来,求第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最后已知两个点,第三个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求第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可见,课堂中,问题预设的发展性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突破重重障碍,领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很大提升。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注意多媒体的合理利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宽了平台,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思维更活跃,对新知识更容易理解。

但我觉得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应该掌握一个“度”,也就是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度”,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科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王志明.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09(1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活动化问题情景个体差异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巧妙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构建活动化的低年级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