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影响及对策

2015-10-21 18:19陈思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法律对策

陈思

【摘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低碳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新障碍,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低碳贸易壁垒的基本理论入手,在阐述低碳貿易壁垒形成原因以及法律背景,分析了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交往中的重大影响,进而提出了我国应对国外低碳壁垒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碳壁垒;我国影响;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97-01

环保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压力下,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地缘等优势不断提高国内的环保标准,对不符合其设定的产品标准的进口产品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目的在于阻止环保标准较低国家的相关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于是一种新型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也随之产生了。它是指针对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和处置环节中产生的碳而设计和实施的碳税、碳标识和碳标准等影响产品贸易的规章和标准,它对我国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交往中产生重大影响。

一、低碳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低碳壁垒主要通过征收碳关税、推行碳标签、实施生态设计要求等形式予以表现。

(一)碳关税

碳关税作为低碳贸易壁垒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发达国家提出的针对高耗能进口产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碳关税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税,可以是国内税费、配额、许可证等。这种观点强调碳关税可能是关税的新的表现形式。

(二)碳标签

碳标签是指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推广低碳技术,将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以量化的指数在产品的标签上标示出来。其主要功能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量化的指标告知消费者,作为其选择产品的一个依据,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以此促进低碳技术的不断进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碳技术标准

碳技术标准制度是指政府把一定高标准的低碳技术标准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为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以此限制国外不符合这个标准要求的产品进人本国市场。

二、低碳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

(一)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是各国联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然而由于只是一些框架性规定,公约规定的义务只是具有“软法”的性质,并无法律约束力。所以该公约并没有达到原本的预期效果。但后来的《京都议定书》通过具体的减排承诺充实了公约框架下的内容,制定了发达国家减排指标,体现了公约的基本原则。

(二)WTO协定的相关规定

根据GATT第20条的规定:“在遵守关于此类措施的实施不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的变相限制要求的前提下,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阻比任何缔约方采取或实施以下措施。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

三、低碳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低碳壁垒对我国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发展,既是阻碍又是动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我目前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偏低,环保配套设施仍跟不上。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和低碳经济的推广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且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国,由于其推行的一系列贸易壁垒措施,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其次,由于发达国家低碳壁垒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而我国相对环保标准和要求还比较低,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投资者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和规避发达国家严格的低碳要求,导致高碳高污染产业涌入我国。这种污染转嫁行为不仅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阻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法律措施,

四、我国的法律对策

(一)加强国际谈判,推动环境合作,争取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在国际社会上,我国应该继续不断开展环境外交活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的环境外交策略。特别是我国应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努力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更加明确地规定在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约中,促使其早日由框架性规定成为习惯法。

(二)加强对WTO相关规则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要积极利用WTO机制解决国际争端,限制贸易保护主义,打击单边主义,维护本国合法利益。首先,我们要依据WTO相关规则来指导我国的贸易实践。其次,对相关案例进行学习以做好充分的应诉准备。

(三)修改税法,以碳税立法应对碳关税

国际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征碳税,这些国际都是依据自己的本国国情来制定和实施的,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可参照的统一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考虑我国自身情况,依据我国国情来制定,这不仅要考虑碳税征收以后我国整体情况所受影响更要考虑这样确实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四)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

碳税制度主要从行政监管的方面来促进减排,而碳排放交易制度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和碳税制度并行实施,为中国碳税制度的构建提供有力补充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沈木珠.低碳壁垒的法律分析与应对思考[J].法学杂志,2011(7):29-33.

[2]张晓妹.中国应积极面对碳关税[J].科技和产业,2010(11).

[3]曾令良.21世纪初的国际法与中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丽.低碳贸易壁垒的缘起、发展以及现状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33-34.

猜你喜欢
法律对策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对策
网剧“禁播”事件的法学思考
农村剩男现象法经济学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现状及其法律对策研究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其法律对策
我国群体性事件防范机制之探讨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关于代驾的法律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