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钢琴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2015-10-21 18:19冯冠研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少儿钢琴教学师生关系

冯冠研

【摘要】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关系。目前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导致少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下降。教师应当准确定位,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家长也应当成为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少儿;钢琴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74-02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钢琴也逐步走入了平常老百姓的家庭。家长们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鼓励孩子学习钢琴,有的是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的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甚至有的是跟风让孩子学习钢琴,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社会上已经掀起了一股少儿学习钢琴的热潮。但是,心理发展快速但还不夠成熟的少儿对学习钢琴可能很快从一个对钢琴抱着极大兴趣转变成为厌恶钢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师生关系处理不恰当让少儿过早的丧失了对钢琴的兴趣。

一、少儿钢琴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当具备的特征

1.平等共处的关系。少儿钢琴教学与少儿的学校课堂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课堂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不管少儿愿意不愿意,义务教育是必须要实行的,学生家长和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空间,其关系不是平等自愿的选择。少儿钢琴教学是基于其自身的爱好与教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且对教师的选择也是少儿或者家长选择的结果。所以,少儿钢琴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当是和谐共处的,其关系是平等的。

2.积极互动的关系。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结果。钢琴教学一般都采取与义务教育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一对应,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只向一名学生施教,与义务教育是不同的。钢琴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信息反馈及时,师生的交流更为便捷。所以,少儿钢琴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

3.共同进步的关系。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少儿的钢琴演奏水平应当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在教学过程中,少儿与教师之间通过钢琴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少儿学到钢琴的演奏方法和领悟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师能够通过交流发现少儿演奏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演奏技巧和了解到乐曲,进一步体会到乐曲的真谛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少儿钢琴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生关系不平等。中国教育历史悠久,但是,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也尤为深刻。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教育史上就没有平等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一直影响着家长和学生。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少儿本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从教材的选定、曲目的练习程度、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习计划的实施,都是由教师代劳。在大多数教师眼中,少儿本来就是没有自主学习和自主选择的能力,教师为了少儿好,为少儿的钢琴学习选择良好的教材和制定学习目标甚至是考级的目标。少儿在被动的接受这些教学内容之后,可能就逐步丧失了少儿所天生的创造力,甚至逐步丧失了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学习钢琴将成为少儿的负担,在步入小学之后,随着义务教育学习任务的加重,少儿的钢琴学习爱好就逐步减弱直至出现钢琴的厌学情绪。

2.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互动而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少儿钢琴教学中,师生应当有平等的对话,通过平等的对话来积极互动,这就要求少儿能主动的参与到与教师的对话中去。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指导,应当是双向沟通,通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乐曲的理解,甚至乐曲背后的故事和知识、思想的碰撞都可以成为少儿与教师交流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的交流,激发少儿的学习热情。但是,少儿钢琴教学中,教师主动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很少有教师根据少儿的喜好或者要求去进行教学和指导,围绕着少儿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活动。

3.师生情感淡漠化。少儿钢琴教学活动中,虽然基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活动,一个钢琴教师虽然不在同一时间带多个学习,但大部分的钢琴教师都是带着一批的学生学习。师生之间的感情比较淡漠,很多时候,师生关系也趋向单一方向发展,本应该是一种平等之间的引导关系转变了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师生在教学活动之余的感情交流缺乏。现在的少儿所处的家庭环境中懂得钢琴的家长较少,无法给予辅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答。

4.师生年龄差异导致交流不畅的现象不容忽视。少儿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教师虽然与少儿在钢琴学习上有着交流,但对其日常行为及习惯不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容易出现交流不畅通的现象。教师以自己的语言教,少儿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接受,自然无法避免出现差异和交流不畅通。

5.良好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忽略了家长的作用。家长是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角色。但是,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家长能够全程陪同的仅为少数,家长没有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无法掌握孩子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无法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甚至无法分享孩子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

三、少儿钢琴教学活动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当准确定位。大部分少儿在自己没有完全的辨别能力的情况下,父母的决定让孩子选择了钢琴。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钢琴掌握钢琴知识,或者为了将来考试需要,或者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为了陶冶孩子情操,都是出于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少儿自己可能是基于别的小伙伴在学习钢琴,或者是为了贪玩,或者是为了好奇,让少儿走上了学习钢琴的这条道路。所以,钢琴教师应当是孩子在学习钢琴路上的引路人,并且应当根据家长和孩子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逐步将不同目的的孩子引导到学习钢琴的兴趣上来。

2.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与少儿之间的教学活动可能一个星期一堂课或者两堂课,教师与少儿的交流时间较为短暂,师生关系可能也较之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关系疏远。但是,钢琴演奏是一种情感融合的活动,所以,要想孩子能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进步、领悟钢琴乐曲的真谛,教师应当和谐师生关系。首先应当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每个孩子都会有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来自不同的家庭,也会有不同的习惯,这些必须要教师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这些不同的信息。在了解孩子之后,才能想办法让孩子破除师生之间的壁垒,让孩子向老师诉说自己的想法,让老师知道孩子真实的内心,最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在钢琴方面造诣深就忽略孩子的想法,创新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所以,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对于孩子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嗤之以鼻,而应当耐心解答,并且以孩子的视角去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将演奏方法详细释明,不能是机械的死板的让孩子去遵照执行。比如对于双手不同节奏的演奏方法,不能让孩子直接死记硬背,那样会导致孩子手忙脚乱,而是应当向孩子解释清楚这样演奏的合理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用正面激励的措施。对于孩子演奏和学习的进步,老师表扬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孩子在演奏和学习中的错误,教师也不应该直接批评,让孩子心里产生自己演奏方法不当、学习进步不快的暗示。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对孩子的钢琴学习寄予厚望,但是家长也应当成为少儿钢琴学习过程中重要参与者。老师的教学活动仅仅是给孩子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老师无法全天候的陪同孩子练习钢琴,孩子在学习之后回家练习,可能就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钢琴面前枯燥的演奏,没有指导,没有鼓励,也没有错误纠正,长久以往必然导致孩子的兴趣丧失殆尽。所以,家长应当配合老师,让老师知道孩子的练习情况,让老师知道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老师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逐一解决孩子所遇到的问题,最终促使孩子在钢琴学习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杨玉珠.儿童钢琴教学中师生关系感悟[J].海峡科学,2011(11).

[2]李坤.如何提高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J].小演奏家,2006(7).

猜你喜欢
少儿钢琴教学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