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育中提升大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举措

2015-10-21 18:19李春晓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理解力钢琴教育表现力

李春晓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钢琴教学经验,从学生听力、读谱能力等音乐素养的培养出发进行了论述,以期对高校钢琴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钢琴教育;音乐素养;理解力;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12-01

钢琴基本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学习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钢琴的演奏,所以,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前提下,需要增加学生听力、读谱能力等综合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音乐水平,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能力和表现力。

一、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发现,高校钢琴专业的教育教学,仍然过于老套,无法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而总结起来,高校钢琴教育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单一

高校的钢琴教学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延续着一架钢琴、一本书,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理论与实际脱节

课堂上往往只是知识的讲解,没有实践的操作,不管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弹奏,都只是简单的理论问题的阐释,未能在学生的实际演奏中,加入教师的讲解,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听觉联想和音乐思维,理论与实践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专业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高校钢琴教育的教学内容却未能审时度势,更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材和教学不适合学生的现有情况,知识不够系统,无法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钢琴课的重要性

钢琴的学习对音乐专业及音乐理论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同时也为配器、视唱练耳等课程提供了一定的知识保障。但是,若教师未能进行合理的指导,学生很难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钢琴教学对于整个音乐素质提高的具体作用,因此,对于高校钢琴专业教育者来说,要在自身所学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如上视唱练耳课程时,把听过的音加上和声弹出来。所唱的视唱乐曲,加上和声织体配上伴奏,这样就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从音响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二)养成正确的练琴习惯,提高技能技巧及培养乐感

好的练琴习惯是提高钢琴弹奏的前提,而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就必须通过科学谨慎的训练,让学生正确读谱,认真倾听,与此同时,乐感的培养在钢琴教学中也十分重要,要在掌握一定的技能的前提下,获得乐感。所以,教师应把钢琴技能技巧的训练提到一定的高度,加强音乐进行的节奏感和流畅感,并根据不同曲目的具体特征,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演奏当中,真正地体会到音乐的内在魅力。

(三)教学方式上从单一授课向多种教学方式并存方面转移

高校音乐专业除了钢琴专业外,学习声乐的学生占多数,其钢琴基础薄弱,需要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如合作教学、集体课教学等,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初期可采用集体教学法,讲解共性知识,中期可采用合作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认识到,钢琴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因此,可以在钢琴集体课上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表演能力。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钢琴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

(四)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虽然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只看重个人演奏,忽视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如双钢琴合作、钢琴与其他乐器合作等。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普通高校音乐系钢琴课程最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伴奏包括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在授课时加入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实际需求。

(五)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1.注重教师的示范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整个课堂的指导者,在上课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知识和上课风格,灵活把握钢琴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进行钢琴示范时,坚持理论与实际弹奏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教师的反复示范和知识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钢琴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在课堂上,应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活动充分地体现出来,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学生手脑并用,积极创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本着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把音乐理论课的讲解与学生技能技巧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示范、讲解、听音、训练等几个教学步骤,为学生创造出观察、思维、表达、创造的空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其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使其课上的内容课上解决,轻轻松松学会理论,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有效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李津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改革设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7.

猜你喜欢
理解力钢琴教育表现力
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助力学生思维生长
我的理解力
160:1
关于河南民办高校钢琴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革分析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加强学校干部执行力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研训道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