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层次透视与展望

2015-10-21 18:19曾丽华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雾霾

曾丽华

【摘要】通过对生态危机的反思,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掌握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并对其更关乎实际的新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这势必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雾霾;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25-0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入手,以生态危机为线索,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根源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探寻和揭示,产生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并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种设想。这是一个以现实境况为出发点,饱含哲学反思,又终将以改变现实境况为落脚点的过程。多年以来,国内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或者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的介绍和丰富;二是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考。然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更进一步地向前推进,这对深层次地认识我国生态问题的根源,獲得切合实际的解决生态现代化的启示以及进一步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第一层次

我国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展研究的早期,主要是在进行一系列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层面的介绍,以及通过不同视角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展开更多维度的探讨以达到对其理论体系的丰富。

如张利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联探微》中表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影响之下诞生的,它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张晓萌的《政治哲学视角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直观地通过政治学视野来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其中阐释了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人类所进行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然无法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运用符合自然规律的理论,深刻挖掘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根本关联。

又如陆寒和李旦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则表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在理论层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探索,更是在在实践层面对当下迫在眉睫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提出了解决之道,同时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局限:主要是对生态危机的地位有所夸大。管锦绣的《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视角》则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其文阐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深刻的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彰显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工业化社会的理论上和现实中价值。

二、第二层次

通过第一层次我国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层面的介绍以及不同维度的探索,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在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之后,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应当展开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考。

如王春梅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中谈到,正确的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但有利于我们看清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还有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刘金凤则在《解读当代大学生异化消费现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一文当中阐述了我国大学生消费方式所呈现出的异化消费现象,其谈到我国当代大学生当中存在有盲目崇尚物质消费以及追求享乐主义的现象,提出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批判异化消费的现象。

又如严家凤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和谐》一文中指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我们在汲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成果的同时,还应该正视它的不足之处。华章琳与柳敏合著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研究》当中,强调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的指导作用,两者向结合的探究方式将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方法论上的启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红色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绿色建设,并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才得以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有效的解决。

三、亟待向更深层次进展

诚然,我国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巨大的成果,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当走得更远。国外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上,很少能够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社会主义构想和实现途径进行探究,我国学者的研究则是偏向介绍和丰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虽已开始尝试将视野投向其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但始终停留在思想理论的学习、丰富和延伸阶段,缺乏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实际应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没有能够大胆、深入的提出具体方案或者较有可行性的构想。这也必定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要努力迈向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利.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联探微[J].人民论坛,2012(6).

[2]张晓萌.政治哲学视角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创新,2012(2).

[3]管锦绣.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6).

[4]陆寒,李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湖北大学学报,2012(5).

[5]王春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社会与经济发展,2009(10).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雾霾
新德里雾霾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