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

2015-10-21 19:24王连刚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犯罪案件人生观健康成长

王连刚

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强化未成年人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感化挽救、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制定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说,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是很低的。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和人犯数约占总犯罪案件和人犯数的8-10%左右。但是,仅就未成年人犯罪来说,近几年无论案件数还是人犯数,总体上还是处于一种螺旋式上升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根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黄岛区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看,2003年36案69犯,2004年43案79犯,2005年53案83犯,2006年87案147犯,2007年57案81犯,2008年79案245犯,2009年58案165犯。截止2010年9月份收案45案106犯,这种近乎阶梯式的发展态势,表明我市未成年人犯罪面临的形势和压力还是比较严峻的。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绝不是个孤立的、偶然的因素,而是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各类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观原因 每个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思想决定行为,意识支配实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主要表现在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知法懂法。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其违法犯罪的思想基础。诸如享乐至上的幸福观、金钱万能的拜金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称王称霸的英雄观、放荡不羁的自由观、醉生梦死的生活观等等,这些错误的人生观在其头脑中占据着支配、主导地位,导致伦理错位、是非颠倒、荣辱不分,不能自尊、自重、自立、自强,产生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消极思想。

2.客观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环境是影响人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大课堂,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风气是社会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加上未成年人的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差,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强,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庭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智慧和能力,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不良的家教和家庭环境,就会在未成年人心中悄悄埋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3)学校教育存在缺陷。未成年人在校期间,是其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质量如何,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学校教育如果出现缺陷,就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家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不应仅仅看作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或公检法机关一方的责任。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进一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预防网络,共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多重防线,从抓好教育入手,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实行综合治理。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产生。

1.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用法律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作出一个好的榜样。

2.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错误倾向,克服教育方法不当、教师素质不齐、学校管理不善的缺陷。切实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应试教育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接班人。重视抓住思想苗头,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诸如开辟校园法制宣传栏、举行法律知识竞赛、设立模拟法庭、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对教师、学生定期进行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形式生动,务求实效。通过这些工作,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3.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切实解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各级政府和基层村民、居民自治组织应制定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规划、预案,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政法各部门要通力配合,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切实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妥善办理好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功能,努力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宣传、民政、劳动、城管等相关部门,都要共同参与,各尽其力,互相配合,形成综合治理的良好机制。加强对农村失学无业青少年的监管教育力度,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管理,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城乡中小学周围环境治理和安保工作,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工作,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使法律知识家喻户晓,法律观念深入人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提高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实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宝山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犯罪案件人生观健康成长
Minor Offense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人生观(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全国公安5年破经济案81.5万起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国一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万余起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