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力

2015-10-21 19:24张秀兰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想象教材音乐

张秀兰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中选择了许多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力。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在学习《牧羊女》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引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曲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的冲动。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兵就表演哪个玩具兵,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学生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认真地参与表演。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在低年级音乐教材中有一首《小宝宝睡着了》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温馨又美好的氛围。我问学生:“假如你是爸爸或妈妈,你会怎样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学生的表现无所谓好与不好,只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就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

四、培養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等个人的表演形式,也有合唱、合奏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猜你喜欢
想象教材音乐
教材精读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