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众不同

2015-10-21 19:24郭影超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效益小学数学

郭影超

【摘要】教学中,任何学科教学都是需要创新的,小学数学也不例外。课堂是创新的平台,需要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巧设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本文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浅谈以下几点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效益

一、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或者选择数学问题等都将是决定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都是产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等特点正好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积极性,进而还能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增设必要的疑问,巧设一些问题悬念,把知识的发现过程重现给学生们,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服务。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平移、重合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先移动、重合,向学生证明一下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是平行的且还是相等的,然后再平行移动邻边,发现没有重合的可能,进而再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规律。这样可以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一目了然,加快他们吸收知识的速度。

二、因材施教,响应素质教育的号角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全民族的教育,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教育或者精英教育,因此,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对象不是少数的个体而是全体学生,以此来谋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人人均等的教育原则。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让学困生能够吃饱,优等生吃好,切记不可一刀切,要保证人人都能学有所得。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作业上就要有层次性。对于中等生来说,在指导巩固其所学新知识之后,教师要让他们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一些数学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要进一步地指导他们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中的最基本部分,及时地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对于优等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一些数学问题,逐渐地提高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设计这样一套可行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和学习,增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逐渐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的民主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以及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还能够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或者帮助者与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长度单位》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与学生一起比身高、度量身高等活动,把所有人的身高都记录下来,然后再比一比,看看谁最高,高多少,这样,课堂教学气氛也会非常活跃。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切入到新课的講解当中,学生也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洗礼。

四、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相结合,且相辅相成,也是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渠道之一。因此,授课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也正好迎合了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为小学生创建了一个玩的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一些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空前地高涨起来,思维敏捷且不受拘束,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诸如“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再适当地加以引导,促使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和锻炼,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潭活水,创新教学是推动课堂顺利开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是知识的力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牢记树立“博学、善导、创新”的教学意识。教学时,还要根据数学的知识结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准确地把握知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点,并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小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张古庄镇耿家营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效益小学数学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