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回归原味

2015-10-21 19:24毛娟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怀素本真语言文字

毛娟

时常听到有些老师慨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些许尴尬。可不是吗,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辈出,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但静心审视,可以发现语文课堂有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语文的本体往往会被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所遮蔽,使人越发觉得语文课似乎又失去了它的本真。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就是字词句篇,语文就是语修逻文,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生态的课堂呼唤师生角色的真正回归,回归什么?回归语文的“本真”,回归自然和谐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真正的“原汁原味”。

一、回归语文课堂的真实

“真实”,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的“真实”就是追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让“语”和“文”相交相融、相互促进,注重人文性,以人为本,弘扬主题精神。

如有位老师执教《识字1》时,教学“拜年”的“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第一步,问:你们听,鞭炮响了,新年到了,咱们该去拜年了(老师加动作提示),会拜吗?这一步意在让学生从拜年的动作入手,让学生学一学拜年的姿势,它符合低年级学生以动作思维为主的学习特点。第二步,如果我是你的妈妈,你该怎样给我拜年呢?如果我是你的奶奶,白发苍苍的,你会怎样给我拜年呢?如果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怎样给我拜年呢?这一步意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口语交际中学会拜年的内容和语言。第三步,说:你们瞧,“拜”这个字是由两只手组成的,想想咱们拜年的动作,再看看“拜”字的字形,记住“拜”了吗?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右边这只手还多了一横,表示咱们拜年时要双手合一。咱们些这个字的时候,这一横可不能丢。这一步意在让学生注意“拜”字的字形,从象形和会意两方而加深对“拜”字的印象。“拜”字之三部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严谨扎实。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内涵无穷。它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才华与智慧的结晶。

二、回归语文课堂的自然

不同的教法共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是自然。自然就是顺应事理,顺应天性。回眸我们的语文课堂并没有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却让“电灌”覆盖课堂,一堂课情境不断变幻,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时间,没有了想象余地;当然,语文课并不反对多媒体的应用,问题是“度”的把握。用在关键处,用在该用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变“拔苗助长”为“助苗快长”,这样才显得自然合理。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怀素写字》一课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师:怀素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奋,刻苦,好学上进)

师:我们班有谁是“好学上进”的?我们来夸夸他。(学生夸奖他人,进行说话训练)

师:怀素是个“有名”的书法家,谁来说说我们班谁有名,在什么方面有名?(学生夸奖他人的特长)

师:怀素写字认真,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写字也很认真,咱们来看看他们写的字。(投影展示几名学生写的字,并让这些学生说说是如何写出来的,指名現场写写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步骤)

师:我们也来像这位同学一样,写几个工整、漂亮的字,好吗?(学生动笔写生字词一排)

这三个环节中,老师紧紧扣住“怀素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交流,自然而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有形式,有内容,不呆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写习惯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此外,教师还适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教育因素,针对低年级学生爱表扬的特点,巧妙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仿佛春风化雨,随风潜入,润无细无声。这种自然渗透的课堂教学,突显了学生真实的情感、真切的感悟。我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为“自然天成”!唯有自然的才是美的;唯有自然的才是和谐的。

三、回归语文课堂的魅力

在语文课堂上,交流要有目的、有收获、有效率,交流要围绕文本,要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语言文字训练,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语言文字的技法,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大量地读教学文本,充分地体会词句的含义和作品意境,使得作品的语言和精神能滋润学生的心灵。琅琅书声、静静思考、轻轻描写、纷纷议论……这是多么纯净清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啊!这不就是简单和谐的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

由此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已在悄悄地回归了。这种回归是必然的,因为,哲学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就是“繁——简——繁——简……”的循环往复过程。这样来看,“回归”的潮流是必然的,任何人都阻挡不住的。为了学生的发展,愿语文能够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荡涤自我,洗尽铅华,回归本真,根扎于语文的土壤之中,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撑起一片浓荫。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山小学)

猜你喜欢
怀素本真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真
怀素芭蕉练字
粽子
书僧怀素的籍贯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