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管理

2015-10-21 17:12蒋飞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蒋飞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提升,建筑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特别是国家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再加上建筑工程管理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与运用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规范,大力促进工程技术发展,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以高质量完成。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管理;策略

1 建筑管理现状

1.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管理体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企业应当对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高效运作产生发挥作用。但是在我国先进的企业中,对企业管理重视还不够,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将企业管理视为多余成本,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更甚者,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企业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这种不合理的施工制度造成了施工过程的混乱同时,施工效率也不能得到保证。

1.2缺乏新的管理概念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企业在找寻机遇的同时也更面临这更大竞争挑战,这种高压力的挑战让一些只顾眼前发展利益的企业还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企业运行方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对管理管理机构的假设和管理人员的召集却兴趣缺缺,这样就的管理理念也极大限制了企业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1.3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方法

在工程管理中,领导者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做到实地考察,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实际进度却不能和计划相吻合,给施工计划带来麻烦。同时对于进度计划的制定表示并没有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还是沿袭了古老的横道图编制,在对结算款的处理上也不够合理,为避免业主与企业的矛盾,结算款通常都不能及时结算,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一点,在工程控制方面也缺乏合理合理手段,日常控制盒前期控制上都缺乏了理论知识的知道和正确方法的实践。

1.4缺乏相应的人才建设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人员中主要都是农民工,由于自身素质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农民本身对施工中牵涉到的专业性操作不熟练,这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同时,新设备不能顺利运用也使施工的质量和速度都收到影响,同时,这种不正确的设备操作也很容易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因此,企业方面的管理不足和对专业化人才招揽不够都是企业缺乏人才建设的重要原因。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

2.1 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所具有的稳定性与专业性,是建筑企业专业化水平的直接体现。专业化是建筑企业得以发展的根基。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更离不开专业化。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起专业化管理团队,才能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执行制定的计划、真正实现施工管理目标。对于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人多职及一人多岗的现象,要及时解决;即使存在此类复合人才,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很难做到专业化管理,所以当前建筑企业要积极建立稳定及专业化管理团队。

2.2 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2.2.1 材料的管理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2.2 机械使用的管理

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3 合理安排建设工期

按施工程序组织施工,提倡科学、合理的工期。单位工程的工期是从基础工程开工至完成全部工程或定额子目规定的内容,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全部日历天数,若遇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停工或因重大设计变更或建设单位的物资、设备、动力等影响工程关键线路上工期的延误或连续停工,经建设单位签证后,可按实际停工天数顺延工期。所以定额工期在承包合同中作为中标要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十分明确,并作为招标评标的重要的依据。不能任意延长,也不要认为越短越好,否则由于盲目缩短工期而影响工程的质量。

2.4 做好施工技术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2.4.1 必须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保证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

2.4.2 在技术管理工作的环节方面,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第二要严格进行施工过程中有关各项规定要求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工作。其次要抓好验收、总结和提高工作。

2.4.3 要进行施工图纸的学习和会审。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高层建筑,由于技术复杂,土建和水电交叉作业频繁,更要做好图纸的学习与会审。

2.4.4 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参与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

2.4.5 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程技术档案是施工活动的各种原始记录,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文件,因此必须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5 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承担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2.6 加强施工后期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入到后期时,所涉及到的专业也更多,如装饰专业等,此时各工程交叉繁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还会关系到已施工完成的分项保护等问题。因此,对于施工管理来说,后期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施工进度保质完工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从经济、管理、技術、组织等各方面入手进行施工后期管理。应在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部门的管理下,根据工程项目后期施工专业性质、规模、特点等来设置施工后期管理的岗位职能,真正实现人员结构科学合理、高效率办事,同时能够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志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 杨秀华.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7.

[3]潘朝文.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