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视野下:高校信息公开

2015-10-21 18:52焦丰年
速读·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公开公共性

焦丰年

摘 要:近年来,信息公开成为政府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进展,信息公开已然蔓延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高校则是引领机构,本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高校信息公开。

关键词:公共性;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信息公开也逐步蔓延到高等教育领域,即高校信息公开,2007年4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7条规定的直接催生和有力推动下,教育部于2010年4月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并相继于2014年7月发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对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我们需要追问: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是什么?高校信息公开如何体现其公共性和公共价值?未来的发展方向该如何?

一、高校信息公开

理解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校信息,高校信息包括了什么。高校信息是指高等学校拥有、使用或者持有的与高校事务有关的信息,包括书面信息、电脑存储的信息、电子邮件中包含的信息以及图画和影音资料等。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刘义认为高校信息公开是指高校在履行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能中形成和掌握的信息,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之外,一律向社会公开的制度,是政务公开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双辰认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信息公开是指通过主动公开或者依申请程序向校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公开相关办学、教学信息,是对高校校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马海群认为高校信息公开是指高等院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将与办学及提供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学校师生员工或社会公众公布。

二、公共性与高校信息公开

高校作为国家教育领域的子系统,是公共事业。随着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广泛引入公共治理概念,并用以分析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各种公共事务管理,教育学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公共治理这一概念无论作为分析工具,还是作为价值取向,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学意义。高校信息公开是教育管理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校公共治理的一个手段,高校信息公开的有效进行将推动高校公共治理。

高校公共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等主体通过参与、对话、谈判、协商等集体选择行动,共同参与高校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共同生产或提供高校教育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并共同承担相应责任。由上述定义可看出高校治理的三个特性,共同参与、共同生产、共同承担,强调了公共性。加之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凸显公共性已俨然成为高校教育公共治理的合理性追求。因此作为高校公共治理的一个手段高校信息公开也要凸显其公共性。从这个逻辑和价值观诉求来看,高校信息公开凸显公共性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高校信息公开目的的公共性。推动高校信息公开,就是在强调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应当以对公共事务的关怀和公民品德的培养为旨归。增强信息透明,提升市场竞争力,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学校事业中去,唯有通过高校信息公开,才能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促进高校公共治理模式的发展,实现高校治理。

其次,高校信息公开对象的公共性。高校信息公开是校务公开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校务公开的对象是面向校内教职工,而信息公开的对象是面向社会公民,包括教职工,政府及所有社会公民。使每一个有知情权的公民都有获得信息的权利。

再次,高校信息公开主体的公共性。从高校公共治理的公共性内涵来看,政府应提供一种制度性的结构框架,那就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共同治理。基于治理理论的视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以及公民个人等都可以成为高校公共治理与服务的主体。那么,高校信息公开主体需要提供满足多元主体形成的社会网络组织体系的所有信息(密保信息除外)。

三、高校信息公开的路径:以公共价值为导向

高校信息公开要凸显公共性,而公共性的凸显要以实现公共价值为前提和向导,因此高校信息公开也应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多主体参与公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提到:“高校应当建立党委领导、行政实施、工会参与、内设监察部门督查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制度。”这说明,实行高校信息公开,党委是领导者,行政是实施者,工会是参与者,纪委是监督者。也就是说,只有高校内部人员参与高校信息公开,这会导致领导专制,重要信息不被公开,尽管《办法》和《清单》规定了具体公开范围,但公开信息内容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应由第三方团体参与监督信息公开。

其次,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公共价值是基于公共利益确立起来的,它以公共利益为内涵,所以,公共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公共利益的实现也意味着公共价值基本得到实现。因此高校信息公开应当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清楚高校信息公开受益对象,它的受益对象包括高校本身,政府,社会公众。第二,如何受益实现共赢,对高校本身而言,主动公开信息有助于外界对本校的了解和监督,通关过了解,使他人对高校及其教育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不再是刻板的映像和空白,能够正确的对待高校的各类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监督可以使高校向更好的教育发展,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满足国家和公众的需求。对政府而言,高校信息公开有助于政府宏观的把控,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公共价值的实现培养人才。

最后,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合理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信息公开的有力保证,合理的运行机制包括了合理的公开流程和保障机制。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障机制的规范和监督,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杨瑞玲.英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08:174-175.

[2]刘义.高校信息公开: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J].读书文摘,2015,10:64-65.

[3]马海群、温丽丽.我国大学信息公開政策的法律依据及问题分析[J].现代情报,2011,31(3):3-6.

[4]姜美玲.教育公共治理:内涵、特征与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9,05:39-46.

[5]马海群.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制度的探索[J].现代情报,2015,01:3-6.

[6]童子颐、刘飞.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的结构特征与热点探视——以CNKI收录的CSSCI文献为样本[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3:19-22.

[7]王楠、刘江、吴峰.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信息公开的价值定位与动力机制研究[J].理论观察,2014,10:146-148.

猜你喜欢
信息公开公共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美国高校学术科研信息公开的原则、标准及路径
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论食品信息公开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快建立上海市固体废物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从“多元治理主体‘公共性’管理模型”探索中国红十字会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