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关怀的留守儿童用品设计研究

2015-10-21 17:12李小红李玉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李小红 李玉娜

摘要:本文以在情感方面关怀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深入研究留守儿童情感需要方向、留守儿童情感需求的表现、提出了留守儿童用品情感表达的途径,总结留守儿童用品设计的原则,突出了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并根据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对儿童用品进行设计和改进。

关键词:留守儿童 情感关怀 用品设计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加大。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上升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留守儿童平时所用的产品存在着种类比较单一,功能上缺少趣味性与互动性,虽然有些产品暂时能给儿童带来快乐,但他们需要得更多的是到情感上的关怀,所以设计的产品在心理情感关怀方面存在这不同程度的缺失;其次,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很好的娱乐场所和产品,尤其是欠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经济生活水平并不高,所以在选择儿童产品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到价格的因素。因此,价格也是留守儿童选择的因素之一;再次,很多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视孩子情商、智商以及各种兴趣的培养,但是没有考虑到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人”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另外,据统计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隔代教育,由于思想及文化的差异,在儿童产品的使用上,表现出疑惑,导致留守儿童产品没有很好的被重视。

二、情感关怀的儿童用品设计表达

(1)人性化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把情感关怀因素纳入留守儿童用品的设计之中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题试图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留守儿童用品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分别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即物境状态、情境状态、意境状态分析,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用品设计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具有情感关怀的留守儿童用品。

(2)产品的互动性是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的重要要素。由于留守儿童增多,缺乏与父母和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而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的现状,我们可以设计出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的亲子式的通讯设备,通过用品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且在设计当中加入群体性娱乐玩法的产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达到情感的互动。

(3)情景体验的表达。把情感关怀因素纳入留守儿童用品的设计之中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计实践中,进一步分析情感关怀要素与留守儿童用品设计的契合,通过分析情感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形态的同构、情境的同构、装饰手法、和系列化等,并将情感关怀体现在留守儿童的生活用品设计、学习用品设计、玩具设计等等;最后通过整合,将情感关怀与留守儿童用品进行创新设计的体验,包括拓展用品的功能,将产品外形与心理情感相结合,玩具用品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对具有群体合作性的用品设计进行创新研究等,通过综合分析来设计出具有情感关怀的留守儿童用品,来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情感关怀的儿童用品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产品的安全性设计是留守儿童用品最基本的原则,父母外出务工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安全性设计是儿童在正常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受到来自产品方面的任何伤害,即使在无意识中进行了错误的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大多数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完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在使用产品时,任何潜在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性原则是留守儿童产品体现情感关怀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不论是留守儿童产品在造型上、色彩上和材料使用上,都不应该给儿童造成任何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伤害。

(2)趣味性原则

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产品的趣味性是仍是设计的重点,因为儿童产品开发初衷都是抓住儿童好动且注意力易涣散的特点,将趣味性有效的融于产品设计当中,增加产品与人的情感互动。群体的娱乐更是缓解孩子孤独心灵的重要方式,要想让孩子身心愉悦的在产品中找到乐趣,不但要求产品外表有足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和小伙伴一起互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心境。另外,据儿童心理学专家研究;95%的儿童均能在玩耍娱乐的氛围中领会更多知识。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的开发应讲各领域知识巧妙的融入结合,使寓教于乐中,并分享快乐(如图1,图2)。

(3)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是指通过儿童产品让其肢体和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并得到相应的锻炼,通过产品让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进行留守儿童用品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打开新鲜知识的大门,还要通过合理科学设计,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娱乐游戏中体验到合作互助的群体乐趣。

童年是在各类过家家游戏中度过的,他们会模仿各类生活场景,并有著丰富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设计一些具有“玩伴参与性”或者“生活情境性”的设计产品,以供留守儿童共同合作完成,是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的重要方法。“怀抱?细语”椅的设计(如图3),以现代社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的情感交流为出发点,作品意于改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缺失,模拟父母在家时的情景体验,设计亮点有,一是椅子外形以拟人化的形体,正是父母与子女间缺失的温暖怀抱;二是椅子上三个音响的设计,椅子的系统可录入子女对老人的“细语”,父母对孩子的“细语”,在思念的时刻,体验在“怀抱”中爱感觉。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其使用产品也收到人们的重视,当留守儿童情感产生缺陷时,此时作为从事设计的人员也有责任来帮助和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是作为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因为设计不仅是解决某种生活方式,更是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对一种对人类尤其是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关怀和尊重,设计不仅是为一种个人行为,更是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身心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佳,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亲子产品设计原则,中国知网

[2] 罗仕鉴,《儿童产品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9

[3] 朱娜,基于情绪体验的亲子产品设计研究,中国知网

[4] 马春东著,《童心童趣:儿童产品设计》,大理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08

注:此论文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