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说、写”作文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5-10-22 01:54黄朝玲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模式作文教学

黄朝玲

【关键词】作文教学 模式 读 悟 说 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7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当前,学生的作文训练存在编、抄、仿、背的现象,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为教师,要启发和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点,笔者在小学高年级中采取“读、悟、说、写”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敢于说话、乐于练笔,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一、在阅读中积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表明了读与写的重要关系。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基础;写作是作者在阅读吸收和积累基础上的表达。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品词析句、悟语悟情,学会感悟、积累,达到熟读积累、写作时得心应手的境地。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针对文中句子“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一动不动”进行体会:“一动不动”是什么意思?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不动”?学生从阅读文本感悟到邱少云是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在忍着烈火烧身的痛苦,同时感受到邱少云是一位严守纪律、不怕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一动不动”进行说话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第一场雪》中的“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段话时,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这段话展现了怎样的雪后景色特点?”借助理解词语“粉妆玉砌”的意思,学生整体感受了雪后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笔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些词语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一品读、二形象演示、三灵活运用的方法,文中的雪后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在品味重点词句的同时不仅积累了好词好句,还掌握了重叠词的特点和“总—分”的句式写法,深深地感悟到了练习写景文章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多体会,提高想象能力。可见,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感悟、多积累好词好句,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使文章写作锦上添花。

二、在生活中观察感悟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但学生由于常常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活中的材料,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和更深的层面去认识、体会作文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进生活中的“源头活水”,解决学生写作难这一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不写上名字,只抓住他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让同学们猜一猜你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猜出来了,你就是描写外貌的高手。”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入生活的课堂,观察操场中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形,让学生趁热打铁写下游戏、打球、拔河等场面,把写作题材变成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这样教学,由于有了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写作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三、在口语交际中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应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其写作的能力。说是写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名学生,让师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关系,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教师还要将各种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乐说、爱说。那么,怎样让学生乐说呢?在每次口语交际课前,教师要让学生打好“有备之战”,做一些必要的课前准备,比如找好合作的伙伴、找到说话的道具、查找相关的资料等,让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口语交际课堂,确保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教师把贴近教学的生活情境带进课堂,让生活成为学生说话的题材,只有说话的情境与生活越贴近,学生说话的内容才越丰富形象、真实感人。同时,教师的“导”要体现灵活性,可巧妙地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说话的欲望,通过赞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对学生的思维火花或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说话的自信,为写作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作文中想象抒发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可以想象的空间,如创设习作情境,激发习作兴趣,或根据作文要求开展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专题竞赛等主题活动,或联系生活进行社会参观调查、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场景成为习作的素材。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深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们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针对一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生活中的深刻情节等,学生可以练练笔,即兴写作。鲁迅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写进作文中,学生的作文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如有一名学生在描写自己的文具盒时,这样展开想象:“我的‘火车可好了,打开车门,就可以看到上面一层的卧铺,‘旅客们讲文明、守纪律,它们一个个整齐地躺着,穿得最漂亮的是我的金色钢笔,穿红衣服的是我的圆珠笔,穿黑衣服的是我的水性笔……”文章由始至终采用拟人的写法,语言优美流畅,展示了一列“可爱的火车”文具盒。可见,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感悟体验,培养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写作习惯。

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积累,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体验,在口语交际中学会交流,在作文中学会想象,这样的“读、悟、说、写”的作文教学模式把习作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消除了学生的写作畏难心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模式作文教学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