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开辟鲁西南

2015-10-25 07:38李春光
中华魂 2015年9期
关键词:鲁西南围子日寇

文/李春光

杨得志开辟鲁西南

文/李春光

1940年年初,冀鲁豫支队支队长杨得志(后左一)、参谋长卢绍武(前右一)和一大队领导在河南濮阳合影

1938年夏,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将时任第344旅代旅长的杨得志召回总部,对他说:你是代旅长,要把所有的工作“带”起来。接着,命他和344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去冀鲁豫三省边区开辟根据地。还说,那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如何要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里。不过,你们这次去,号称一个旅,但你的政治委员黄克诚同志和主力部队不能马上和你一起去。你只能带一点部队先去,所以叫做开辟根据地嘛。

根据朱老总的指示,杨得志经商黄克诚,马上与崔田民带着少数战士翻过太行山,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在滑县地区同689团会合。

此时的杨得志,虽然只有28岁,但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他曾多次在毛泽东、朱德、林彪指挥下打过仗,从他们那里学得了不少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也曾多次独自带兵鏖战,在实践中上总结出一套沙场经验。但那大都是山地作战,有不少并不适于平原战法。尤甚是兵家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689团绝大部分指战员都是他不熟悉的;他又刚到新环境,所以对敌我双方都知之甚少。不过,他凭着超常的亲和力和军事指挥才能,先是率领会合后的新部队,一举歼灭了正在向南逃窜的伪军扈全禄部,解放了滑县县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基本上肃清了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近百里内的伪军和土顽部队,初步建立起直南、豫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这时,卫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鼠疫传染病。上级为了在少医缺药的情况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部队的战斗力,一面要地方党组织尽力安排好群众的预防和治疗,一面指示部队返回晋东南,在长治一带进行冬季练兵。

1939年2月初,杨得志二出太行。他和崔田民率一个工兵排和一个炮兵排,总共不足100人,先到了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处的“沙区”,与活动在那一带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支队长,崔田民任政治部主任(后为政治委员)。支队下辖3个大队,共约2000多人。接着,支队确立了“依托直南,坚持豫北游击战争,开辟鲁西南”的斗争方针。

一、融洽军民关系

按照既定方针,杨得志很快就率主力部队挺进了鲁西南。他先护送由延安去豫东的干部到睢县,并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系;接着,集中兵力,远程奔袭日军重要据点金乡县城,取得了与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在战略上的配合。

打罢金乡,杨得志就地安营扎寨,开始全力“开辟鲁西南”。

但是,当时鲁西南地方党组织的力量还很弱,群众团体还没有发展起来,支队同地方党组织也没有正式关系。支队刚到那里时,由于受敌、伪、顽反动宣传的影响,群众一见他们便往土围子里跑,跑进去就把围子门关得紧紧的,男男女女抄起大刀、梭标,架起土枪、土炮,大喊大叫着不许他们靠近。

进不去围子,杨得志就让同志们在外面做群众工作。围子里的老百姓见八路军不打他们,不侵犯他们的利益,才渐渐在白天把围子门打开,让他们过路。后来,老百姓又主动让他们在里面休息,有时还送些开水来。部队喝了水,一律付钱。这让老百姓感到惊讶——他们从来没见过喝点白开水还要给钱的军队!于是,有的开始同战士搭讪。战士们介绍说,自己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来和他们一块打鬼子、打汉奸;喝水给钱,是因为开水是柴火烧的,而买柴火需用钱:不仅喝水要给钱,损坏了盆子、碗更得赔钱,这是八路军的纪律……这样的事情做多了,老百姓又提出新话题:“你们这队伍,俺看真不孬,可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打得过鬼子和汉奸,保俺老百姓过安生日子?”

杨得志和崔田民等同志分析了这些情况,觉得通过做工作,群众在了解我们的基础上,对我们的感情加深了,他们希望我们能打败日寇和汉奸,但又不那么相信。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要取得群众的完全信赖,最有说服力的是打些胜仗给他们看看。

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杨得志在4月底夜袭了金乡县城的日寇守军;接着,在金乡县白浮图袭击了日寇约一个汽车队。那天,一接火,鬼子就跑,战士们边追边喊边放枪,大煞了敌人的威风。事后,群众说:“沈鸿烈(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兵,听见日本人的马靴响就溜;八路军,撵着日本鬼子的大汽车跑,——厉害!”到6月,杨得志又连克曹县、定陶,歼灭了两个县城的反动武装2000余人!群众更高兴,原来的疑虑打消了,对他们开始亲近起来。

二、巧对地方武装

当时,日寇在鲁西南的力量并不大,有的县城只有一个班或一个小队,最难对付的是那些地方上“牛毛司令”的队伍和“响马”武装,当然也有真正的土匪。这些队伍的特点是成员复杂:有的是铁杆汉奸和反共分子,经常给日本鬼子通风报信,不准群众和八路军接近,否则以“通共匪”论处;更多的却是满脑子“杀富济贫”思想的无业游民和极端贫困的农民。后一部分人动摇性大,反复无常,和一些反动会道门有密切联系,又和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待汉奸武装和坚决与人民为敌的反动分子,杨得志毫不手软。如有个名叫“白毛集”的土围子,不但群众发动不起来,平时他们进都进不去。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有几个汉奸头子趁他们不在时,经常打着日本旗威吓群众,谁要反抗,甚至说几句八路军的好话,便被送给日寇或在当地杀害。八路军警告过多次,他们硬是不听。于是,杨得志下令攻进土围子,抓了几个汉奸头子,就地召开会审大会,宣布其罪行,并当场枪决。再如单县西南青蝈集的大汉奸“高二穷种”,虽然有个“穷种”的绰号,实际上他地多、粮多、钱多,一点也不穷。这家伙和日寇勾结很紧,家里挂着两面日本旗,还有日本授给他的委任状、指挥刀。他依仗日寇的势力,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本人丑陋不堪,又半身不遂,却霸占了30多个年轻妇女做他的老婆、姨太太,群众恨透了他。杨得志下令把“高二穷种”捉住后,在当地游街示众,揭露他的罪行,随后毙了他。

对待后一种,杨得志采取争取、改造的办法,让他们起码不再与我为敌。如有个绰号叫“王四拐子”的“牛毛司令”,过去曾在冯玉祥部队干过一段,以后自己拉了一二百人,搞了块地方“占山为王”。他既怕日寇打他,也怕国民党军队赶他。杨得志抓住他这个弱点,先派人同他联系,然后又亲自向他做工作,鼓励他抗日。他渐渐向八路军靠拢,先是给送点情报,后来真和日本鬼子打起了游击。同样,还有个叫刘杰三的人,当时五六十岁了。他有几百人的队伍,全骑自行车,满有点“山东响马”的豪放劲头。杨得志也把他争取过来,并委任他为这支队伍的司令。他挺高兴,还逢人便讲:“我是八路军委任的司令,——正牌的!”但是,有的同志想不通,说:“一个人三个老婆,地主、老财嘛!霸占民女嘛!怎么能当八路军领导的游击队司令?”杨得志听说后,耐心地向这些同志做工作:“是先动员他去抗日好,还是先动员他退了三个老婆再去抗日好?而且先动员他退老婆,他还未必参加抗日活动。”对方听罢,点头赞同。

鲁西南地方贫困,加上灾害,百姓生活苦,八路军也只能吃一点黑窝窝头,啃一点黑萝卜干。杨得志总是和大家一样吃。有一次伙房做了一顿棒子面窝头,第一餐吃剩下几个,第二餐就蒸好放在他碗里。他看到大家碗里都是黑窝头,就把棒子面窝头掰着分给了大家,自己也啃起了黑窝头。有一次,炊事班长设法买来两个鸡蛋,炒给他吃。他连连摇头:“大家都吃黑窝头,啃萝卜干,你炒鸡蛋给我吃,我能咽得下去吗?!”说完,就把炒鸡蛋倒在大家的菜盆里一拌,和大伙一起吃了。有时候,群众给杨得志送点好吃的。他也总是送到伙房,做好了和大家一起吃……凡此种种,不但进一步密切了官兵关系,也使百姓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青年纷纷参军,到年底,队伍已发展到1.7万多人。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三、保护地方干部

在此期间,杨得志也抓紧了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积极支持他们开展群众工作,并在人力上、经济上予以帮助。

那年8月,湖西区开始发生大规模的“肃托事件”。所谓“肃托”,即肃清托派。托派,原本是苏联共产党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派别。30年代在苏联曾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托斗争,许多人被当作托派而遭到杀害。1937年11月,王明和康生从苏联一回国,便照搬苏联的模式,大肆鼓吹“肃托”。康生还抛出《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等文,虚构夸大托派的声势。尤其是康生担任情报部和中央社会部部长后,直接掌管“肃托”大权,滥杀无辜,恶劣影响涉及全党,致使很多共产党员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

湖西“肃托”,始于苏鲁豫区党委下属的湖边地委干校青训班毕业分配。当时,学员中出现了一些思想问题。湖西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诬指干校有“托派”活动,便开始进行所谓的“肃托”。王须仁的倒行逆施,得到湖西地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王凤呜的支持,从而使“肃托”蔓延到湖西各地,并由地方蔓延到部队。先后被扣押审查者,计达五六百人。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梁兴初等均被拘禁;地委宣传部长等约300人惨遭杀害。

9月,中共湖西区委给杨得志、崔田民去电,称其下属的鲁西南地委是“托派”组织,要求将区以上干部逮捕送湖西。杨、崔接电后,马上联想到当年发生的陕北苏区的肃反,于是,一面复电说,“历史教训,没有证据不能捕,请将事实详告我们,以便研究帮助”;一面电告山东分局委员、115师政委罗荣桓和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同志,要求速派人解决湖西“肃托”问题。同时,他还通知鲁西南地委书记戴晓东:湖西正在进行“肃托”,暂不要派人去湖西区党委,区党委通知开会也不要去。不久,罗荣桓、郭洪涛和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赶赴湖西,采取紧急措施,释放了被扣押的同志,调离了王风鸣,处决了混进革队伍的暗害分子王须仁,制止了这一事件的发展。

勿庸赘言,戴晓东等一大批地方党政干部的免遭劫难,对鲁西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940年春,杨得志奉命同顽军石友三部、丁树本部先后打了几仗,并获大胜。战役结束后,为了统一领导冀鲁豫抗日武装,按照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建立了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任司令员,崔田民任政委,卢绍武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直南、豫北、鲁西南3个军分区。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冀鲁豫边区党委和边区行署,由张玺任党委书记、晁哲甫任行署主任,统一领导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委和各县抗日民主政权。至此,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

猜你喜欢
鲁西南围子日寇
鲁西南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策略*
不朽的抗联战士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hey,你缺抱枕吗?
hey,你缺抱枕吗?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夏直播花生保护性栽培绿色生产技术
奔跑吧,少年们
隔壁的隔壁的“懵系”少女(第二回)
鲁西南民间彩印花布民俗图案的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