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5-10-25 01:14盛召明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鸡西158300
关键词:强制性偏瘫疗法

盛召明(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盛召明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目的 分析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常规运动疗法,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进行康复的过程中应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康复

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而此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同样呈现上升趋势[1]。强制性运动疗法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对患者健侧上肢的活动予以限制,并强迫患者采用患侧进行运动,随后对其进行集中练习,进而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分别选择不同的运动疗法,现将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7±10.9)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9.2±1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运动疗法,其中训练内容包含站位训练、坐位训练、步态训练以及活动学习等。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强制性运动疗法,其中运动内容包含:①平板训练,平板练习8.3~16.7 m/min,20 min/次。②随后对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以及康复塔车训练,30 min/次。③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起坐训练,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其起坐的次数应在150~200,患者在进行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椅子高度应从50 cm降低至20 cm。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上楼以及下楼训练等。此外,患者需要在室外进行1000 m的步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2]

两组患者治疗后选择FMA以及Barthel进行评分,总分共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疗效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患者FMA以及Barthel评分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中;显效:患者FMA以及Barthel评分改善现象较为明显;有效:患者FMA以及Barthel评分存在改善现象,但并不显著;无效:患者FMA以及Barthel评分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分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对 [n(%)]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FMA以及Barthel评分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比对其FMA以及Barthe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FMA Barthel观察组 40 53.7±11.8 65.2±14.6对照组 40 33.3±10.1 41.1±11.5 t 8.3066 8.2012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因为肢体运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单单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为患者家属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对于患者而言,传统康复治疗手段并无显著的疗效,无法使患者患侧进行充分运动[4]。而此研究中所选择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则是对患者的平衡、负重等进行强制性训练,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训练。同时此训练内容则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计划,训练的主要内容则是让患者对日常生活的动作进行重复,随后按照患者的恢复程度调整运动难易程度。而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对患者中央前回功能进行有效的激活,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相应的刺激,从而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患肢功能以及生活能力,与此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疗效,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1] 方爱惠.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3,33(10):51-52.

[2] 张东旭,王子臣,刘云庄,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3,28(3):321-323.

[3] 梁爱萍.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38-239.

[4] 王会阳.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19-220.

[5] 丛 壮,张伟新,郝春艳,等.强制运动结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62-86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42

B

ISSN.2095-6681.2015.032.009.02

猜你喜欢
强制性偏瘫疗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推荐性标准汇编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漫画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