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导入新课

2015-10-26 11:03路秋丽刘若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化验单碱基维生素

路秋丽,刘若清

(1.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2.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院,江苏南京210023)

医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导入新课

路秋丽1,刘若清2

(1.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2.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院,江苏南京210023)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联系临床导入、利用实验导入、利用科学家奋斗史导入、利用社会热点导入、利用认知冲突导入和情感导入等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新课导入方法。

医学化学;新课导入;社会热点

好的新课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巧妙地、自然地、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把学生迅速带入化学情境之中,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医学化学教学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1 联系临床导入

医学化学是医学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因为高中学习过化学,部分学生很容易轻视或忽视医学化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化学教师要及时发现临床上的化学问题,将其充实到新课的导入中去,使学生了解医学与化学知识的密切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利用化验单导入

在讲“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一节时,向学生展示一张肝功能化验单,见表1。

表1 肝功能化验单

问:化验单上各个检测项目的单位为何不同?应该怎样选择?进而导出溶液组成标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1.2利用药物处方导入

展示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维生素C:105 g;碳酸氢钠:4.9 g;焦亚硫酸钠:3 g;依地酸二钠:0.05 g;注射用水:适量。

问:“维生素C注射液中为什么加入碳酸氢钠?”学生回答:“维生素C易氧化变色,加碳酸氢钠中和维生素C的酸性。”教师问:“维生素C为什么易氧化变色?”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追本溯源,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维生素C的结构。

1.3利用药物的特殊贮存方法导入

在引入青霉素G钾(钠)的结构式时,把青霉素G钾注射剂瓶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清瓶子是铝盖胶塞,是粉针剂。告诉学生正确的贮存方法是严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所有这些保护措施都是因为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下面就让我们写出青霉素的结构,确认β-内酰胺环在哪里,自然导入。

2 利用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可使学生产生疑惑,引发对新课内容的思考,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缓冲溶液”一课的导入,先放实验录像,再在6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50 mL 0.1 mol·L-1NaCl;(2)50 mL 0.1 mol·L-1NaCl+1 mL 1 mol·L-1HCl;(3)50 mL 0.1 mol·L-1NaCl+1 mL 1 mol·L-1NaOH;(4)50 mL 0.1 mol·L-1HAc-NaAc;(5)50 mL 0.1 mol·L-1HAc-NaAc+1 mL 1 mol·L-1HCl;(6)50 mL 0.1 mol·L-1HAc-NaAc+1 mL 1 mol·L-1NaOH。

用pH计分别测量以上溶液的pH值,发现在NaC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Cl和NaOH溶液,溶液的pH值显著改变。但在HAc-NaAc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Cl和NaOH溶液,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你想知道什么原因吗?”顺水推舟,进一步导入缓冲溶液的性质及其相关概念,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类似的还有化学反应速率、铜锌原电池等课程的导入。

3 利用科学家奋斗史导入

医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导入一些科学家奋斗史、化学发展史等,激发学生对待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来之不易的,并且可以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介绍诺贝尔奖得主J.D.Watson与F.H.C.Crick在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曾经历过两次失败。第一次他们建立了一个三链螺旋结构,将DNA的糖-磷酸骨架放在内侧,碱基放在外侧,因计算含水量数据有误,这一模型马上就被M.H.F.Wilkins等人否定了。第二次他们参考R.E.Franklin新的X射线衍射照片建立了双螺旋模型,但是,碱基以同配方式(A与A,T与T)相连的这种连接方式又被化学家J.Donohue否定。第三次他们借助数学家J.Griffith对4种碱基相互吸引力的计算,得出腺嘌呤(A)吸引胸腺嘧啶(T),鸟嘌呤(G)吸引胞嘧啶(C)的结论。同时生化学家E.Chargaff来访,告诉他们DNA 4种碱基的比例A:T=G:C=1,终于使他们决心据此建立新的DNA分子双螺旋模型:脱氧核糖与磷酸骨架在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以A-T和G-C方式相连接[1]。经过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成功。

4 利用社会热点导入

5 利用认知冲突导入

人们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往往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的问题。由于原有认知结构的不足,就会导致原有预期知识与现状的不符。当学生发现这一矛盾的时候,学习的兴趣会被激发[2]。在医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若能关注到这点,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体现,效果会非常好。

例如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一节时,提出问题: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在氯化银白色沉淀中加入碘化钾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学生根据曾经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氯化银是难溶物,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不能进行。但实验录像验证发现,白色沉淀转化为了淡黄色沉淀。从旧知识与实验现象矛盾中提出问题:反应现象说明了什么?从微观粒子结合角度来看,提供哪些粒子才能够使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从而引出“沉淀-溶解平衡”内容。

6 情感导入

和谐的环境、良好的气氛,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例如,在“氢键”一节教学中,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浩瀚的大海、茂密的森林、神奇的DNA图片,再介绍是它们孕育、发展和把生命推向更高级的形式。它们有何魔力产生如此结果?原来在水、蛋白质、核酸中存在氢键,那么什么是氢键呢?从而导入新课。

在“原子结构”这一章导入现代科学技术,并讲解原子结构的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对我们了解自然、理解物质、掌握科学知识等至关重要,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引入新课,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就能驾驭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邓希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百年回顾[J].生理科学进展,2002(1):91-94.

[2]刘永民.医用基础化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

G420

B

1671-1246(2015)22-0053-02

猜你喜欢
化验单碱基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命若游丝
化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