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2015-10-26 11:03崔丽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班护理学

崔丽娟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100053)

解剖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崔丽娟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100053)

目的结合外科护士岗位工作要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明确手术解剖变化,提高护理学生术前准备能力和术后病情观察能力,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护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实验班在讲解各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同时讲解手术解剖结构的变化。对照班常规讲课,按护理程序讲解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班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外科实习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明确手术解剖变化,可提高学生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能力,更符合外科护士岗位工作要求,已取得较好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解剖学;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外科护理学对护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后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外科疾病多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外科护士在护理病人时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就是术后病情观察,包括术后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并发症的观察等,要做好准确、有效的并发症观察,需要了解病人手术过程中手术部位外科解剖结构的变化及由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

在学校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各个系统相关外科疾病的手术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措施和术后护理措施,尤其是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和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和预防跟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理解每种手术后出现该并发症的原因,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级护理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学生在入学分数、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女生,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实验班教师在专业课讲授期间讲解具体疾病手术过程中手术部位解剖结构的变化,例如甲亢病人采取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病情的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与甲状腺周围的解剖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甲状腺解剖和生理功能,并播放视频,使学生掌握甲状腺周围的主要神经(如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腺体(如甲状旁腺)和周围器官(如气管、食管),并讲解这些神经、腺体、周围器官的作用。如果手术中牵拉和损伤神经、腺体或者术后伤口内出血,病人在术后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若术中牵拉和损伤,术后病人会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的情况;术后伤口出血压迫气管,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学生理解了甲状腺周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就会理解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学生学习后就会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增加了学习兴趣[1],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在课堂上虽然增加了解剖学讲解,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学生在学习术后护理措施时,通过教师引导,可以自己总结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观察内容,避免死记硬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他系统疾病[2]手术护理措施也可以根据护理工作要求引入解剖学相关内容,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所以,结合临床护士岗位能力要求,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度引入解剖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手术过程及病人手术部位解剖结构的变化,对学生掌握疾病术后病情观察内容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知识很有必要。

对照班学生在前期系统学习过解剖学课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按护理程序直接讲解常见手术的并发症表现和处理。

2 结果

2.1两班学生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外科实习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

表1 两班学生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分)

3 讨论

3.1外科护理学的学习需要了解手术大体解剖位置的改变

外科护理学的学习需要了解手术大体解剖位置的改变,如普外科病人做胃肠道手术,手术切除病变肠道后进行肠道吻合对病人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肠道结构的变化影响了病人的消化功能,术后护理需要观察病人有无相应的消化道症状,包括进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二是肠道吻合后吻合口会裂开、出现瘢痕、出血等,导致病人术后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包括吻合口裂开出血、形成的瘢痕造成进食困难或进食后呕吐等。学生明确病人的解剖改变,在学习术后护理时就会依据解剖改变而进行病情观察,落实护理措施,符合临床外科护士工作内容。

3.2将解剖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术后病情观察的内容

虽然学生前期学习过解剖学,但是在三年级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学生遗忘现象严重。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所讲内容,将相关解剖内容与术后要求结合起来,引入相关解剖知识,使学生具备分析病情变化的能力,知道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在巡视病房进行病情观察时就能在头脑中提取相关知识并应用。

3.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病情的能力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病例分析题为主,要求学生具备分析病情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在讲课时引导学生依据解剖结构的改变,掌握病人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从而提高分析病情的能力。

3.4活学活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

实验班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得到临床带教教师的认可,带教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具有良好的病情观察能力,掌握了疾病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表现,护理操作更到位,实践考核分数高,临床护理能力更高,符合外科护士岗位工作要求。

[1]窦万强,苏瑞婷.解剖学在临床心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6):698.

[2]谢永胜.解剖学知识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 24(10):1231-1232.

G420

B

1671-1246(2015)22-0059-02

猜你喜欢
解剖学实验班护理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