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在胃癌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价值

2015-10-28 1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胃瘫空肠胃镜

冯 驰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探讨经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在胃癌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价值

冯 驰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目的 对胃癌术后胃瘫采用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术后胃瘫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均分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43例。对照、研究两组分别予以全肠外营养治疗、胃镜空肠置管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研究两组的营养支持前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术后胃瘫采用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得到明显的提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胃癌术后胃瘫

胃瘫是常见的腹部外科术后的并发症,临床上也称之胃无力,临床文献表明:胃瘫在腹部外科术后的发生率范围在0.6%~8%[1]。当前,医治胃瘫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2-3]。文章对胃癌术后胃瘫采用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全程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术后胃瘫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均分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23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44±1.86)岁,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中21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6±1.04)岁,采用胃镜空肠置管营养治疗。所选患者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比。

1.2治疗使用方法:对照、研究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例如:洗胃、胃肠减压、给予胃动力药等。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予以营养支持,药剂量为:氮(0.2 g/d),能量(130 kJ/d)。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完成后注意如下事项:①将营养管从鼻腔插入,插管时动作要缓慢,力度要柔和,避免对患者刚愈合的伤口造成二次损伤;②胃管、营养管均固定完好后将胃镜从患者体内拿出,退胃镜的时候动作缓慢动作轻柔,防止刚放置好的胃管、营养管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③将生理盐水250 mL,使用营养管灌注到患者的体内,灌注过程中对患者的腹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查看是否出现异常现象,例如:消化道出血、反流等;④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无异常后,继续使用营养管给患者灌注剂量为500 mL的全肠内的营养液,包含:能量、蛋白质、糖、食用纤维、食用矿物质及脂肪,剂量分别为:4.2 J、20 g、62 g、8 g、3.1 g、20 g。灌注的初始速度为每小时50 mL,呈递减趋势。

1.3观察内容及指标:分析并比较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前与后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

1.4统计学使用方法:运用SPSS10.1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计数资料的检验用χ2,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研究组营养支持前后指标比较:研究组营养支持后与营养支持前的转铁蛋白、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见表1。

2.2组间营养支持前后免疫指标比较:营养支持后,比较分析对照、研究两组的营养支持前后的免疫指标。对照组营养支持前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指标分别为:(1.9±0.4)、(1.5±0.6)、(11.3±2.2);研究组营养支持前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指标分别为:(2.0±0.5)、(1.7± 0.8)、(12.0±5.1);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指标分别为:(2.3±0.5)、(1.7±0.6)、(16.6± 4.5);研究组营养支持后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指标分别为:(2.9±0.7)、(2.6±0.9)、(16.9±5.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 讨 论

胃肠道正常运行、迷走神经等遭到破坏是造成胃癌手术实施后引发胃瘫的只要原因,与部分胃切除造成胃壁水肿也有一定的关联,患者术后感染、饮食、精神等因素也是诱发该病的因素。实施胃肠手术的患者,因术后禁食极易造成机体营养不良,会对手术实施后恢复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肠内营养是最常见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是医护人员为患者量身定制的营养治疗方案,针对性较强,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机体的营养值,实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本次对胃癌术后胃瘫采用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结果是:对照、研究两组的营养支持前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胃癌术后胃瘫采用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得到明显的提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1] 卢翔,段炜,李向阳,等.胃癌术后胃瘫多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6(12):133-134.

[2] 刘鲁闽,章义贵,徐斌.胃镜对胃癌术后胃瘫的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1,6(7):154-156.

[3] 马亮亮,吕健东,张树朋,等.空肠营养管在预防及治疗胃癌术后胃瘫患者中的疗效[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57.

表1 研究组营养支持前后指标比较

R735.2

B

1671-8194(2015)33-0138-01

猜你喜欢
胃瘫空肠胃镜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护理体会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