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瘫

  • 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出血、吻合口瘘、胃瘫综合征等,其中胃瘫综合征又可称为胃排空障碍,简称胃瘫,是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生率为7.0%~56.4%,该并发症虽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会影响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时机、延缓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进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花费增加[4-6]。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胃瘫的临床特征,分析术后并发胃瘫的危险因素,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

    海南医学 2023年19期2023-10-27

  • 糖尿病胃瘫不可小视
    床上称为“糖尿病胃瘫”。糖尿病胃瘫临床十分常见,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笔者发现,糖尿病胃瘫患者由于胃肠道症状比较明显,他们要求医生医治糖尿病胃瘫的欲望胜过对血糖的控制。病例某患者,女性,高血压10年,糖尿病20年,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治疗,半年来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15mmol/L,医生建议其以胰岛素治疗,但患者不同意。近2个月来,该患者总感到腹胀、纳差、时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每一次查房,她都要求医生解决其胃肠道症状,医生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2期2022-12-06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著·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张晨琛*(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9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接受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发生胃瘫分为胃瘫组(n=12)和非胃瘫组(n=86)。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其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手术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07-25

  •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数患者术后会存在胃瘫并发症,胃瘫的临床表现为胃管拔除后进食存在腹胀、恶心、呕吐等,若不及时重置胃管,患者难以正常进食。而探究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防治,可不同程度减少术后胃瘫发生风险。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8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胃癌患者和同期68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发生胃瘫的胃癌患者,分析术后胃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68例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5期2022-05-19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分析
    镜右半结肠癌术后胃瘫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4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均行 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其中 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368 例,腹腔 镜根治性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102例,观察 术后胃瘫的发生情况,采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瘫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70例患者中9例发生术后胃瘫,发生 率为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手术切除范围与术后胃瘫发生有关(P 均<0.05),而性 别

    山东医药 2022年10期2022-04-07

  • 胃十穴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
    01805)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外科手术后常见,严重影响患者康复[1-2]。笔者在临床中逐步总结一种新的穴位组合“胃十穴”,形成标准化的治疗胃瘫的方案。该方案操作简单,标准化操作,适用于所有胃瘫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胃十穴组成由合谷、太冲、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组成,共10个穴位。1.2 胃十穴操作方法普通针刺法:上述10 穴,用0.25 mm直径针灸针直刺0.2 寸左右,使针灸针直立不倒即可。刺入穴位,不需要提插、捻转等手法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7期2021-12-23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胃瘫的关系
    并发症发生率高。胃瘫综合征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常见于胃癌根治术后。文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0%~56.4%[1-2],本研究团队前期对南充市中心医院5年间108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统计分析,发现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39%[3]。发生胃瘫后治疗时间长,住院花费大,给患者及医保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不明了,有学者报道胃癌术后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影响术后胃肠动力的因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7

  • 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阻、吻合口梗阻、胃瘫等并发症[3]。其中,胃瘫的发生率较高。基于此,需要对胃瘫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其发生率,避免对手术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对3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的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2021-08-22

  • 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246例
    关键词:糖尿病;胃瘫 ;脾虚胃热型;半夏泻心汤;中药颗粒;【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23-012016年5月~2020年2月,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2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将纳入标准的492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6例),男111例,女135例,年龄46.5~76岁,平均年龄(56.29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2021-08-02

  • 一例开放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后合并胃瘫的护理
    下腔静脉,癌栓,胃瘫,护理【中图分类号】R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127-01肾癌又称肾细胞癌,为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其中4%-10%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癌栓[1]。癌栓取出手术难度系数高,危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胃瘫是指胃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障碍,是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刘全达等人[2]研究发现术后胃瘫不仅发生于胃部手术术后,也可发生于腹部手术术后。我科于2017年1月12日收治一位肾癌合并下腔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4-21

  • 影响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及临床应用〔1〕
    化功能障碍,诱发胃瘫综合征[5]。本文对影响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胃瘫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手术的80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 例患者符合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将其作为胃瘫组,其余75 例患者作为无胃瘫组。胃瘫组中男3 例,女2 例,年龄61~75 岁;胃癌4 例,胃溃疡1 例。无胃瘫组中男43 例,女32 例,年龄48~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4期2020-04-13

  • 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雷晓君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一种非机械性的梗阻。它主要表现为胃排空障碍,多见于腹部手术后,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0.47 %~28 %。患者常见于手术前后情绪比较紧张、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行为,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排空障碍[1,2]。使用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的促进血清白蛋白增高,提高胃动素水平。因此,本文以胃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

    光明中医 2020年4期2020-03-19

  •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癌患者术后会发生胃瘫综合征等并发症,明显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大幅度提升了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结局的几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3~4]。本研究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引起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36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5例,女147例;年龄23~91 岁,平均(56.8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2期2020-01-10

  • 胃电图联合多参数对腹部术后胃瘫的预测及其机制研究
    外文献趋向统一称胃瘫[1]。胃瘫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腹部术后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及时准确诊治腹部术后胃瘫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是应用腹部体表电极记录的胃肌电活动。EGG的优点是其无创伤性,它反映了胃的不同区域肌电活动的总和,亦即所有胃平滑肌细胞肌电活动的整体变化。既往研究[3-4]已证明,体表E

    转化医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24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进展分析
    116033)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多见于胃癌根治术后,与手术麻醉、患者精神症状、创伤等因素有关,该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患者开始进食的一两天内,临床症状为胃排空迟缓、胃液潴留、呕吐、腹胀等,更深者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1]。胃瘫综合征具有病程长、恢复慢,伴随患者进食功能恢复加重等特性,降低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因目前,胃瘫综合征发病原因未明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5期2019-01-09

  • 胰头癌术后并发胃瘫原因分析及护理
    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胃瘫的不良反应,简而言之就是胃功能的瘫痪,以及胃排空延迟等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被误诊为吻合口机械性梗塞,会误导医生判断,对患者的治疗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准确的诊断在临床的治疗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此,对于胃瘫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关键词】:胰头癌术后;胃瘫;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车马很慢的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1-07

  • 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高危因素,为胃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开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300例,其中发生术后胃瘫痪18例,纳入病例组,未发生胃瘫282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OR=0.947,95%CI(0.910~1.084)]、腹腔并发症[OR=8.125,95%CI(6.241~10.57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性

    中外医疗 2018年23期2018-12-07

  •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66例入组,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3例。对照组安排禁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安排常规治疗基础上综合治疗,包括善宁、胃镜下安置导管、心理治疗、穴位按摩、针灸。对比症状改善以及康复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消失、恶心消失、肠内营养支持开始、静脉营养支持停止时间分别为(15.6±1.6)h、(10.4±3.6)h、(

    中外医疗 2018年19期2018-10-30

  • 术后胃瘫怎么办?
    术,可术后出现了胃瘫的症状,家里人都十分担心。请问,我们应该如何治疗?答:胃瘫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胃瘫属于功能性病变,而不是机械性梗阻,一旦确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家属可配合医生做好以下几点:(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生理盐水洗胃,以消除吻合口水肿及胃痉挛。(2)可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小剂量红霉素等促胃动力药物。(3)进行心理

    益寿宝典 2018年13期2018-01-26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
    腹部肿瘤的方法。胃瘫综合征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有文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率为7%~36%[1], 也有报道称胃瘫已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首位[2]。主要表现为胃肠减压量大, 不能拔除胃管或停止胃肠减压, 进食流质饮食后, 出现呕吐大量含胆汁的胃内容物, 呕吐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均有少许排气, 尚未排便, 查体阳性体征有胃区叩诊呈鼓音, 振水音阳性, 肠鸣音弱或消失。上消化道造影, 均显示残胃蠕动不佳或不蠕动。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无蠕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0期2018-01-21

  • 胃癌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11000)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胃排空障碍,引发原因为非机械性梗阻,腹部手术后比较容易发生,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超过4%,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引发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因素比较多,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为术前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84例,男98例,女86例;年龄32~78岁,平均(58.4±2.8)岁;胃窦部癌102例,胃底及胃体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2018-01-20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有5%的患者会有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术后的胃瘫综合征主要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也是一种非机械性的梗阻,多见于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发生率极高[2]。由于患这种综合症的病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这方面一定会给患者本身及其家人带来生活和经济上的多重负担,因此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就极其重要[3]。1.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能引起胃瘫综合征的因素有很多,至今很难确定,但是目前由于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和研究分析,大致可以得出

    医药前沿 2018年29期2018-01-17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手术后胃瘫的疗效探讨
    合治疗胃癌手术后胃瘫的疗效探讨焦海峰(核工业417医院 陕西西安710600)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癌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少于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0期2017-11-17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10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总结,分析胃瘫患者的护理方法要点。【关键词】腹部手术后;胃瘫;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引言:胃瘫是在腹部手术后出现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腹胀等一系列的症候群。特别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率较高为.47%-28%,非胃部手术后亦可发生胃瘫胃瘫综合症(PGS)发生后在思想及经济上均会给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9

  • 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许士勇(镇江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3)目的 对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症状产生的临床原因及其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术后出现胃瘫症状的共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每个个体的病因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 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5天到12天之间为胃瘫症状的出现时间,在我院的4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接受的手术与胃相关,在术前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为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2017-06-28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护理体会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 78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共7例患者出现胃瘫,通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 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时,采取积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关键措施,预防电解质紊乱和给予心理护理可提供有效帮助。[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胃瘫;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1期2017-05-25

  • 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在防治胃癌患者术后胃瘫中的作用
    防治胃癌患者术后胃瘫中的作用裴磊 林惠忠 周岩冰目的 探讨鼻空肠营养管在防治胃癌患者术后胃瘫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患者术中预防性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对照组患者术中则未置入鼻空肠管,比较两组患者胃瘫发生率、患者消化道症状、胃管引流量、血清白蛋白浓度、胃管拔除时间、胃瘫治愈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为(25.37±0.16)g/L,平均胃管引流量为(403.11±3.21)ml/d,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3期2017-03-21

  • 胃癌术后胃瘫患者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
    16)胃癌术后胃瘫患者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张亚云 王明明 赵英会 孙 铮(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目的 分析我国胃癌术后胃瘫护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检索出的文献从发表年份、文献分布、作者分布、研究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76篇文献,其中会议论文7篇,其余69篇文献发表于53种期刊上;作者单位遍布我国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2016-12-22

  • 胃大部切除术根治胃癌后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切除术根治胃癌后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张仕卒目的 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根治胃癌后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治疗的31例胃癌后胃瘫老年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精神紧张、术前并发幽门梗阻、术中淋巴清扫范围、术中Billroth II吻合、术后血糖水平等是引起胃瘫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根治术后胃瘫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对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积极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5期2016-11-3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瘫的护理分析
    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瘫的护理分析吴丽波(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瘫的护理分析,为提高外科腹部术后胃瘫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科腹部术后胃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以有效率为本次研究的指标,实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8期2016-10-29

  • 优质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
    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杨一朗【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胃瘫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评价为满意。结论 经过优质护理后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关键词】优质护理;腹部手术;胃瘫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asures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0期2016-08-02

  • 胃大部切除术后诱发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大部切除术后诱发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刘涛贵州省黔西县人民医院 贵州黔西目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诱发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合并胃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20例胃大部切除术未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差胃大部切除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进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差、胃大部切除术时间、术后并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2016-04-28

  • 子宫内膜癌合并空肠憩室术后胃瘫一例
    合并空肠憩室术后胃瘫一例李芹,陈梦捷【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空肠;憩室;胃瘫作者单位:224002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李芹);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陈梦捷)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58岁,因绝经5年,不规则阴道出血16 d,于2014年9月6日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外院诊断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2年,未曾服用降压药,平素血压基本正常。有甲状腺囊肿及白内障手术史。孕2产2,53岁绝经,体质量指数21.5 kg/m2。盆腔B超示:子宫53 mm×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3-09

  • 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马云飞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老年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相关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于2~3个月内恢复,病情平均恢复时间为(2.2±0.3)个月。结论 老年人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发生与多种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2016-02-13

  • 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诱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伟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诱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孙华伟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45例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30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以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 以选取的17项相关指标为自变量, 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前已经出现幽门狭窄或不通、情绪异常、手术吻合方式是毕Ⅱ式、手术过程中清扫的淋巴结范围(D3)、止痛泵的应用、血糖异常、早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8期2015-05-15

  • 12例腹部术后胃瘫治疗体会
    012例腹部术后胃瘫治疗体会马培超河南睢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睢县 476900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过14~28 d的非手术治疗后,胃肠蠕动均逐渐恢复,胃管引流量腹部手术;胃瘫;诊治术后胃瘫又称残胃无张力症或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可见于胰腺手术和其他腹部手术,包括妇科手术[1]。由于术后胃瘫需较长时间的禁饮食、持续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1期2015-03-18

  • 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及诊治
    、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及诊治苏成冬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 设定为研究组, 并选取同时期98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后未发生胃瘫患者, 设定为对照组, 分析引发胃瘫原因及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液量、术后肠内营养时间均高于与对照组, 伴发疾病、精神神经因素、手术时间≥4 h、颈部吻合术、不良进食患者存在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2015-03-08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疗效分析
    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疗效分析牛领锋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上腹部术后胃瘫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2月收住我院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上腹部术后发生胃瘫,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禁食、补液、胃减压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疗法,比较分析2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愈3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48/48);对照组治愈2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2015-02-09

  • 抗抑郁剂治疗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郁剂黛力新为术后胃瘫患者施治, 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 提高治愈率。术后胃瘫综合征;抗抑郁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效果胃排空障碍综合征(胃瘫)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属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常于术后3~10 d出现, 临床表现包括反酸、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 严重影响手术疗效[1]。此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病情持续时间长, 患者常因无法正常进食而产生心理障碍, 治疗难度相对较高。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引起术后胃瘫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干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2015-02-01

  • 术后胃瘫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娜 王爱红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术后功能性的胃排空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1]。尽管人们对它逐渐的重视促进了更先进诊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但对广大的内外科医护人员来讲,胃瘫的治疗和护理仍是一个挑战。为了使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术后胃瘫综合征,并强调当前以营养护理为重点的护理策略,本文对11 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2014-12-10

  • 胃癌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及其空肠营养管的治疗作用
    刘贵长胃癌术后胃瘫是指胃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胃部恶性肿瘤手术结束后出现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以胃动力不足和胃排空异常为临床特点[1-2]。关于胃癌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及其空肠营养管的防治作用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胃癌手术患者1604例,其中术后胃瘫62例(3.66%),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将术后胃瘫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9~8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6期2014-09-18

  •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告)
    汪旭伟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告)汪旭伟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疗效, 总结出预防措施。方法 32例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 均行保守治疗, 其中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 TPN)6例, 部分肠内营养组26例。结果 TPN组2例发生食管吻合口瘘, 经过45 d的保守治疗痊愈。其余4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在胃瘫综合征治疗期间, TPN组发生霉菌感染1例, 锁骨下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2014-09-04

  • 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及诊治探讨
    召喜 王宪慧术后胃瘫也称为胃瘫综合征(PGS)、胃潴留、残胃无力,是指主要征象为胃排空障碍、胃排空延迟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是胃癌、贲门癌根治手术后早期并发症[2]之一。由于人体内食管无浆膜层保护,切口愈合速度较慢,因此胃瘫不仅会对手术吻合口愈合情况造成影响,同时对术后患者康复与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对胃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展开有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探讨术后胃瘫发生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作者选取食管癌及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26例,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2014-01-24

  • 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方式及疗效
    )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李冬生(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广东 信宜 525300)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90例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胃镜置管组,每组各30例。最后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肠鸣音、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比较,中药治疗组、胃镜置管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2014-01-24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200032)胃瘫是腹部手术中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当前对于胃瘫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胃瘫多与麻醉药物的应用、术前服用抑制胃肠道运动药物、患者营养不良、术后炎性反应等因素相关[1]。我院近年来发现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31例,现将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875例,其中术后发生胃瘫31例,发生率为1.65%。31例胃瘫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1期2013-08-10

  •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诱发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诱发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李晓辉,张武山*(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山西 太原 030001)目的研究分析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后胃瘫的诱发因素,并总结临床防治措施。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恶性肿瘤后发生胃瘫患者29例为实验组,同期我院收治的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后无胃瘫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差异,总结导致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胃瘫组患者的营养不良比例更高、手术时间长,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高、年龄大,患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2013-07-07

  •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杨晓光 姜 军(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胸外科,辽宁 抚顺 113015)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43例食管癌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未发生胃瘫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年龄、伴发疾病、精神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内营养、补液量、不良进食等式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2013-06-19

  • 远端胃癌术后胃瘫多因素分析
    元水远端胃癌术后胃瘫多因素分析吕振晔,钱振渊,叶再元,孙元水目的:探讨分析引起远端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0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χ2检验分析12个可能引起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前营养不良、焦虑、术前幽门梗阻、毕II式吻合、术后第2天低蛋白血症与胃瘫发生有关;术中迷走神经干保留是术后胃瘫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1期2013-03-08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床上的术后并发的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所引起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胃排空障碍。为行腹部手术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会存在切除范围广、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等状况,这样就是术后消化道功能的紊乱的症状更容易发生,特别是胃排空能力的障碍[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导致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的目的,我们对我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2期2012-11-21

  • 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诱因及防治
    玉霞 李慧敏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sgndrome,PGS)是指食管、胃肠手术后出现胃滞留、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表现功能性疾病综合征。常常发生于手术后,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食管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措施,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就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进行观察,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2012-11-21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11800)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胃瘫综合征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需要时间较长,常导致原发病病期延长,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腹部手术患者880例。其中男430例,女450例;年龄15~82岁,平均(52.7±17.8)岁。原发病为贲门癌、胃间质瘤、胆管结石、胃癌根治术后、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3期2012-10-30

  •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症对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反应
    000)胃癌术后胃瘫综合症(PGS)是一组术后出现的以恶心、呕吐,上腹饱胀不适为主要症状,但无胃输出道机械性梗阻的综合症.常常是由上腹部手术,胃空肠手术伴迷走神经切断术患者(不管是有必要的还是疏忽引起的)发病率可达10%[1],其它易发生PGS的手术主要是BillrothⅠ和BillrothⅡ式胃窦切除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胃底折叠术、食管切除术后胃或结肠上提及幽门保留的Whipple改良术.现今由于胃癌术后胃瘫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持续时间延长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2012-09-28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
    赵丁一胃瘫,是胃手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手术后的一种早起并发症,本文回顾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21例胃癌根治术(远端)后胃瘫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进行远端胃癌根治术475例,其中发生胃瘫21例,胃瘫的发病率为4.6%。年龄49~80岁,平均65.9岁,其中男17例,女4例,均符合胃瘫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 21例胃瘫患者均行毕II式胃肠吻合,胃瘫发生时间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2012-08-15

  • 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胃瘫治疗体会
    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胃瘫治疗体会魏占凯目的总结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胃瘫的治疗体会。方法整理我科糖尿病胃转流术病例资料,对其14例出现胃瘫症状的病例进行治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总结。结果术后胃瘫发病时间范围 8~11d,主要的病症表现为呕吐(含有胆汁)、腹胀等,通过综合实施中医疗法、药物疗法等有效措施,所有病例均在3个星期内治愈,其中有28.6%(4/14)在7d内治愈,42.9%(6/14)在7~14d治愈,28.6%(4/14)在14~21d治愈。结论针对糖尿病胃转流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2012-01-28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外科诊治临床分析
    545005)胃瘫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并发症,发生率5%~10%。目前文献报道中命名较多,也无统一名称,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胃排空障碍、胃麻痹等[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33~66岁,中位年龄54.56岁,恶性肿瘤22例,良性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6期2012-01-24

  • 消化道癌术后胃动力障碍32例护理
    并发症之一,又称胃瘫综合征。我院普外科及肿瘤外科自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消化道癌术后发生胃动力障碍32例,经保守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要点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9~73岁,平均58岁;其中根治性胃远端切除术后26例(81.2%),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后5例(15.6%),右肝切除术后1例(3.1%)。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开始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或压迫感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4期2012-01-22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15731)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胃排空延迟,常见于胃部手术后[1]。本研究拟通过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收集1999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所有资料,8例因资料不全而未纳入统计分析,最终收集380例,其中胃癌260例(68.4%),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穿孔106例(27.9%),胃息肉14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5期2011-05-29

  • 3例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
    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关琼瑶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目的:总结3例老年胃癌术后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方法: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镜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支持治疗,红霉素、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3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胃癌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有效预防胃瘫并发症的发生。拔出胃管;胃瘫;护理术后胃瘫是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候群,胃手术后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4期2011-02-19

  • 胃镜下术后胃瘫诊治临床观察
    (118200)胃瘫是指胃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导致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腹胀等综合征,常发生于外科手术后,也为术后胃瘫综合征,在胃大部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尤其常见,有报道胃部术后的发病率可达24%[1]。胃瘫发生后,通过持继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处理不当,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对外科医师和内镜医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宽甸县中心医院7年来用胃镜对64例术后胃瘫患者进行了诊治,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3期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