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

2016-08-02 06:59杨一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胃瘫腹部手术优质护理

杨一朗

优质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

杨一朗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胃瘫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评价为满意。结论 经过优质护理后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部手术;胃瘫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gastric paralysi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paralysi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and to carry out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paralysis recovered well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1 months.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 can be improved after high quality nursing.

【Key words】 High-quality nursing,Abdominal surgery,Gastric paralysis

胃瘫又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1]。临床上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康复的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科自2013年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与细节护理,促进胃瘫患者的早期恢复,提升了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满意度。现将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41~76岁,中位年龄54岁,共发生胃瘫6例;原发疾病为胃癌4例,结肠癌2例;其中男3例,女3例,诊断标准: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持续性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及呕吐症状,体检有胃振水音,胃液引流量>800 ml/h,持续时间超过10 d,当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后,即可得出胃瘫诊断[2]。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从入院那天起,一直负责到患者出院,不仅仅护理患者的机体,还针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因素,综合评估患者,运用医学知识,找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3],注重细节护理,有效防患护理问题。

2 胃瘫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2.1 发病机制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多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手术创伤导致迷走、交感神经功能混乱,被认为是引起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重要机制。手术切除胃迷走神经,蠕动的起搏点消失,影响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动力;同时腹部手术创伤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等抑制胃肠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的电活动,延缓胃的排空。

(2)腹部手术后,胃解剖结构及胃内环境改变。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被破坏,胃肠道重建,胃排空失调;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极易反流干扰正常胃功能。胃酸等分泌异常,加重胃壁及吻合口炎症和水肿。

(3)与麻醉时过多的空气或氧气吸入胃内有关,此为过度膨胀、胃壁肌肉麻痹,术中、术后未行有效的胃肠减压而发病。

(4)对手术风险和意外过度担心,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导致植物神经功能混乱。

(5)其他危险因素。如饮食因素、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过敏反应、腹腔严重感染等均可导致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性排空障碍。

2.2 临床表现

上腹部术后4~12 d,恢复胃肠功能,停止胃肠减压,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呃逆,呕吐物为大量胃内容物及胆汁,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进食数小时后再次发作,可有无排气、排便。查体:无胃肠型及肿块,上腹部轻压痛,有震水音,肠鸣音减弱或正常。留置胃肠减压,可引流出带胃内容物的胆汁样液体,约800~2 000 ml/d。

3 治疗原则

本病属功能性病变而非机械性梗阻,一经确诊主要应采用非手术治疗。胃瘫患者多于3~5周内恢复,亦有报道70余天恢复。患者胃动力的恢复常常突然发生,于1~2 d内胃引流量减少,腹胀、恶心等症状很快缓解,即可拔除胃管,逐渐恢复饮食。非手术治疗[4]包括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30 g/L温盐水洗胃,静脉输液,适量输入新鲜全血、血浆、清蛋白等,适时适量应用促胃动力药及肠粘膜保护药。全面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及早进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理想途径:内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胃镜治疗,此外还有针灸治疗。

4 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具体措施

4.1 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胃功能障碍的发生起因可能与患者对手术风险和意外以及预后过度担心,导致植物神经功能混乱有关[5]。发生胃瘫后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患者悲观失望,加之病情迁延不愈,患者焦虑/烦躁,担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患者甚至有放弃治疗的想法。所以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开展优质护理后,责任护士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病房,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为患者服务,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注重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每个护理服务细节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于取得患者的配合。护士详细向患者讲解胃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告知胃瘫是可治愈的,向患者讲解以往的成功事例,并采取其它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分发图文并茂宣传小册,以及色彩斑斓的墙报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针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与患者多沟通,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指导患者看电视及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调动患者治病的积极性。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并强化这些行为,配合治疗,利于疾病的康复。

表1 胃瘫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

表2 胃瘫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4.2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予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胃肠减压管打折、扭转、脱落,护士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保持胃肠减压管是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液。残胃吻合口如伴有充血、水肿,每日用高渗生理盐水(30 g/L)洗胃两次,并抽空胃内容物,能有效减轻胃粘膜水肿,促进胃张力恢复。重视对脱管的宣教,告知家属及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可影响病程的恢复,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3 体位及活动指导

取半卧位,多翻身拍背。指导早期活动对肠蠕动有促进作用[6]。吴日英等指出采用上腹顺胃走向顺时针按摩,方法为轻—重—轻,一天三次,每次15 min,做自主收腹/抬臀/缩肛活动,每天3~4次,每次5 min,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7]。患者能下床活动时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向患者讲解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可将胃肠减压管别在上衣上,在病区进行适当活动,不仅促进胃肠道蠕动,而且利于肺的扩张,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4 营养支持

禁食当天应予胃肠外营养补充营养,胃肠外营养可以抑制消化液分泌,从而使胃肠道得到较好的休息,对恢复胃壁功能有作用。给患者使用输液泵恒速输入TPN液,因为TPN输入太快可致高血糖危象。遵医嘱滴入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症可诱发胃排功能障碍。应让患者及家属知道加强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肠功能恢复后通过在术中直接放置的空肠营养管尽早给予肠内营养[8]。肠内营养不仅能及时补充营养,还能促进激素分泌,恢复胃肠功能,防止肠道内细菌易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作用。妥善固定空肠营养管,用粘性好的鼻贴固定,以免脱出及移动,指导患者行肠内营养时体位为半卧位或坐位,注意观察有无呕吐、腹胀、腹泻。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空肠营养管,随着病情的好转,应为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饮食计划,禁食产气食物,少量多餐,进食时最好取坐位或半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胃的排空。

认真询问患者排气排便情况,严密监测血糖/尿糖/血淀粉酶/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指标。

5 结果

患者顺利康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对胃瘫患者进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见表1~2)进行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为满意,对责任护士满意,并认为护士不仅仅是会打针发药,而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与他们的健康有直接的关系。

6 讨论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来提高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社会对我们护理的肯定与支持,优质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在治疗中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水平,促使患者自觉采纳一些健康意见,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优质护理也促使护士用心服务,持续改善护理质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业务水平,做好细节护理,保证治疗效果,为患者进行各项健康教育,对患者而言,促进患者顺利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科室而言协调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严得庆,王建伯.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分析[J]. 医师进修杂志,1999(2):46-47.

[2] 蔡一亭,秦新裕上.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6):338-340.

[3] 朱娜. 健康教育在老年术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35-637.

[4] 张学伟,涂庭义.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因素和非手术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2012,7(z1): 14-15.

[5] 张建中,林维凯,黄昌明,等. 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症46例病因与治疗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 18-20.

[6] 朱玉芹,杨和玉.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的临床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0,15(3):144.

[7] 吴日英,黄英隆,黄丽霞.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6,20(32):2962-2963.

[8] 张群,于健春,马志强,等. 肠内/肠外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 728-73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0-0247-04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173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城东分院普外科,福建 泉州362000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Gastric Paralysi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YANG Yil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Chengdong Branch in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胃瘫腹部手术优质护理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