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5-11-07 09:49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胆酸黄芩黄疸

周 强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401329)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周强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40132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肝脏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临床肝脏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于肝脏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恢复等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痰热清注射液肝脏术后肝功能发热治疗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生理功能重要而复杂,主要有分泌胆汁、代谢、凝血、解毒、吞噬和免疫的作用,同时具有造血和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人的肝脏切除肝右三叶后,余下约1/4的肝脏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并逐渐在1年左右恢复到原肝重量[1]。所以,肝脏病患者术后预期比较乐观,但是,术后围手术期的治疗则尤为关键,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术后黄疸、术后感染、急性肾衰竭等[2-4],有研究发现较多患者还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

门腔静脉栓塞等并发症[5],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肝脏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的控制以及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今年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脏病术后患者2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为肝脏手术治疗后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脏器疾病,如心、肾疾病;2)恶性肿瘤转移者;3)对本研究不知情或丧失主观意识者。

1.2临床资料选取近两年笔者手术治疗或其他临床收治肝脏术后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3~56岁,平均43.53岁;良性肿瘤切除患者11例(肝囊肿切除7例,肝良性瘤切除3例,肝脓肿术1例),恶性肿瘤切除患者1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2例),其他原因肝脏手术患者1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2~57岁,平均43.25岁;良性肿瘤切除患者12例(肝囊肿切除7例,肝良性瘤切除5例),恶性肿瘤切除患者1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1例,胆管细胞癌患者2例),其他原因肝脏手术患者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西医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如抗菌、退热、保肝、退黄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痰热清注射液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观察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发热、咯痰、退黄、乏力、食欲等)改善情况。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发热、咯痰、退黄、乏力、食欲等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球蛋白(GLB)、白蛋白(ALB)、总蛋白(TP)、谷炳转氨酶(TB)、总胆红素(DB)、碱性磷酸酶(ALP)改善情况。

1.5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02版)制定。显效:肝功能基本正常或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肝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结果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ALT(U/L)AST(U/L)γ-GT(U/L)GLB(g/L)ALB(g/L)TP(g/L)TB(μmol/L)DB(μmol/L)ALP(U/L)治疗组治疗前69.42±25.3160.28±25.3753.42±18.6431.57±5.0643.81±15.21 69.54±27.6422.38±4.276.24±5.08117.26±36.51(n=26)治疗后24.37±9.62*△33.27±7.64*△28.54±12.37*△25.17±3.94*△37.26±6.34*△63.29±14.86*△12.74±2.87*△3.26±0.57*△85.26±13.44*△对照组治疗前68.91±23.6461.07±26.1254.12±17.6332.41±4.8642.87±15.67 68.39±26.2823.16±4.916.81±4.26116.34±33.18(n=26)治疗后43.29±11.24*44.17±12.61*42.61±14.38*26.39±5.21*39.18±16.67*63.57±26.74*21.06±8.31*5.94±3.83*96.46±21.3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26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出现术后发热患者18例,其中有14例患者与术后72 h内恢复正常,有4例在144 h内恢复;有24例患者出现黄疸现象,疗程结束后,19例患者基本恢复,有5例患者尚有轻微黄疸;有4例患者刀口处出现轻微感染,正常换药后,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未出现痰潴留或排痰困难等现象或继发情况。对照组患者26例,有24例出现术后发热的情况,有19例患者需添加退热药物退热,72 h内恢复正常体温者有14例;144 h内回复正常体温者有21例;有23例患者出现黄疸现象,其中有17例患者需添加使用退黄药物,疗程结束后,有15例基本恢复正常,7例患者有轻微黄疸,4例患者黄疸未明显改善;有11例患者出现术后痰潴留或排痰困难,继发感染或因咳嗽导致伤口愈合困难,需加大消炎药物或加用祛痰药物。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继发感染以及保肝退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几味动、植物中药组方而成的国家二类中药新药。其中黄芩、熊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对肝脏术后黄疸、感染有较好的控制作用[6]。金银花、连翘疏风散热,合山羊角,可起到很好的退热、抗感染作用[7]。临床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高含量的黄芩苷、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8],黄芩中黄芩苷具有解热、利胆、保肝之功效;而熊去氧胆酸的含量每支10 mL痰热清注射液中就可达到64.8 mg,临床研究表明[9]熊去氧胆酸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起保护作用亦会更加明显。熊去氧胆酸可抑制回肠对内源性疏水性胆汁酸盐的吸收,阻止毒性胆汁酸对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直接损害,维持膜极性的稳定,从而阻止疏水性胆汁酸对膜的损害。另据痰热清注射液对于改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患者发热、腹痛、饮食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提高TACE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控制发热反应的作用[10]。将痰热清注射液用于肝脏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保肝护肝、预防继发感染、退热排痰、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缩短病程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3-646.

[2]唐琦,石春霞.肝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44-45.

[3]陈惠萍,朱茂艳.肝脏疾病相关的肾脏损害[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3):288-294.

[4]江涛,王轩,陆雷,等.肝肾综合征患者肝移植过程中的肾功能维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3):9995-9999.

[5]田正阳,张绍蕊.某院2005-2007年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6):582-583.

[6]袁通立,彭婷,唐华勇,等.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肝切除术后黄疸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6(16):2311-2312.

[7]吴建新,陈德忠.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肝癌术后黄疸[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3):160-161.

[8]娄玉霞,聂桂华,刘乃强.HPLC-ELSD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苷、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3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1862-1864.

[9]王文涛,杨俭,严律南,等.熊去氧胆酸对肝移植术后受肝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2):144-145.

[10]史国军,孙宏新.痰热清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37-38.

R657.3

B

1004-745X(2015)12-2193-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2.042

2015-04-08)

猜你喜欢
胆酸黄芩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发酵前后含量比较△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感愈胶囊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