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孩,谁人欢乐谁人愁?

2015-11-13 09:21张红萍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公婆家务生育

张红萍

放开二孩,一时竟成为女性头上的一片乌云。

对于男人来说,生育是一个概念,一个决定。对于女人来说,生育意味着她的生活彻底改观与分分秒秒的辛劳。

我的侄女,在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就曾处于公婆、丈夫希望生二胎(男孩),而自己犹豫不决的状态。她在犹豫不决状态下怀孕,在犹豫不决状态下生育,孩子至今已一周岁,日子之苦,生活之乱,简直难以形容。公婆、丈夫曾经期待的热切目光历历在目,她很争气地生了一个万分可爱的小男孩,现在公婆、丈夫的目光由期待、喜悦、平常到漠然,他们依然过着他们既往的生活,但她的生活却来了个底朝天。

80后丈夫是一个长不大的男孩,除了工作,在家就是吃饭、玩电脑。她生了第一胎女儿时,家务上从没有帮过她,更不关心她本人,甚至连做爱都很少,当初她就曾有过轻度产后抑郁症。公婆只有50岁,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能为她请假。在一家事业单位做档案员的她日子还能应付,但只能是迟到早退。丈夫曾经那么期待生一个男孩,她以为生了男孩后丈夫会有改变,一定会帮助她,但她想错了,丈夫依然故我,只是满足于他有了传宗接代的人。所以在家还是吃饭、电脑,当孩子们吵闹时,干脆把门关上。照顾孩子、家务都是妻子的事,这是一般男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对于一个有工作的女性来说,特别是有事业追求的女性来说,你一定要想好再生。生育权绝对掌握在你手里,因为生下孩子所有的辛苦都你一人承担。

想生二孩吗?第一,必须有相处好的公婆;第二,必须有能帮忙的爸妈;第三,必须有靠得住的老公;第四,必须有懂事的老大;第五,必须有足够的假期;第六,必须有足够能让你任性的钱。满足以上六点你就可以安心放心宽心地生了,否则你就做好把自己锻炼成女汉子的准备和随时患产后抑郁的可能!

事实上,大部分的女性和我的外甥女一样,这六条一条都无法满足。公婆、父母还都在上班,中国的丈夫是在家务与抚养孩子上最靠不上的人,他们永远都不能被说服进行家务照顾的劳动,他们对家务劳动的拒绝足以让全中国的女人恨不得集体不结婚。他们以所谓的“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为借口,尽量躲避家务劳动。我的外甥女婿就是如此,他先是开了一个饭店,经营不善倒闭,欠债二十万元。现在又开一个烤肉店,整日不着家。我外甥女,一边上班,一边带两个孩子(三岁女孩刚上幼儿园,费用不菲),一岁小儿子上班时送到钟点工阿姨家(一月两千元),她自己一个月三千元工资,为了养家,除了工作、家务、孩子外,还要开网店(所赚的钱要给丈夫还债)。结果家里常常乱作一团,我看了一边感叹,一边摇头。

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化放开二孩,生育已不仅仅是家庭和女人自己的事,而是国家和社会的事,国家与社会应该为女性的人类再生产买单。就像西方国家一样,为妇女儿童设立不至于使他们陷入贫困与无救状态的福利。比如在女性生育后的三年内给予母亲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儿童直至18岁的最低生活费用,给予母亲与儿童交纳很少一部分费用后的免费医疗。在母亲一个人单独抚养孩子的情况出现时,企业与单位要优先雇佣这样的母亲。如果抚养孩子的母亲离婚,国家、政府要保证母亲能得到来自父亲方的抚养费,并不管房子属于谁优先让抚养孩子的母亲居住。托儿所与幼儿园必须普及,而且费用国家要支付大头,家庭支付小头。

总之,如果国家支持性的政策不能配套,放开二孩政策只能使普通女性压力重重,不仅生计成为问题,更无暇问及事业与前途的发展。而更无助的是没有生育保障的城市打工妹们,她们生育就等于失业,医疗卫生完全得不到保障,生存更是忧患重重。这样的女性更需要国家配套福利的支持。

总之,女性生育孩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家先不要急着高兴,还是为女性多想想,以有利于女性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总是有政策,没有照顾;有对妇女平等、赋权的口号,没有实施的具体指标措施。

生育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是家庭社会共同的事,这样的理念必须树立。

猜你喜欢
公婆家务生育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恩怨如污垢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
不爱做家务
“悭吝”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