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诗的礼赞
——评电影《海鸥老人》

2015-11-14 09:57森茂芳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鸥生态

◎森茂芳

敬畏生命诗的礼赞

——评电影《海鸥老人》

◎森茂芳

上世纪八十年代冬春之际,凌空而降,一群海鸥来到昆明。仰望苍穹,善良的百姓说:吉鸟祥瑞,是对国泰民安的祝福。生态学家说:这是昆明生态环境良好的“物候”。旅游部门更把“春城观鸥”列为一大景点。从此,海鸥成了昆明——春天之城的定义,鸥鸟翱翔成了生态昆明,绿色云南的象征,爱鸥、护鸥、歌鸥、颂鸥,成为春城人民的共同心愿。是的,就是在这一人鸥情深中,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竟以一月仅只300余元的退休养老金,购买粮食,精制鸥食,养鸥护鸟,一干十几年,直至老人不幸倒在烹制鸥食的灶前锅边,英魂随鸥飞去。平凡中见伟大,坚守中见真诚。老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昆明。“生为万人歌,死为天下哭”,为了表达对老人的纪念与崇敬,家乡人民自发捐资为老人塑像立碑。如今,正值生态中国,绿色云南,和谐昆明建设的伟大时代,善良的昆明人民,云南电影艺术家,以一种更为崇敬的心情,将海鸥老人的事迹精神诗化为一部像海鸥一样轻灵美丽的电影《海鸥老人》。是的,对于昆明的故土乡亲来说,电影,可能是一种令人心醉的“认同性怀旧”,所以,观后我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但综观当今我们正进行中的生态中国、绿色云南、和谐昆明的伟大工程,以及中华文化复兴的建设大业,更感到这部电影的出现有其超越昆明乡土的所谓“认同性怀旧”的更深层的思想意义、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在。

一、“人类学级的主题”

自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出版学界人称“绿色圣经”的《寂静的春天》开始,至今半个多世纪来,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来势汹涌的自然写作、生态写作的历史潮流。一时间,“生态哲学”、“环境正义”、“生态伦理”、“绿色经济”、“环境保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概念与口号成了当今最热门与最重要的关键词。与此同时,数以千万计的名之曰“自然写作”、“生态写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相继问世,其思想、文化、艺术影响力之大,为世人震惊,以至有西方学者将之誉为人类又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把此后的时代称作“环保时代”,把二十一世纪称作“生态世纪”。从此“生态写作”成了一个“人类学级的主题”。是的,我国的文艺家也一样积极参与到这一世界性的“人类学级的主题”写作中,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成绩,尤其是影视方面的成绩,与欧美国家相比(如前不久引入中国的电影《阿凡达》等),不但数量少,艺术上更有着相当的差距,为此,我国影视家一直在努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直切这一“人类学级的主题”,电影《海鸥老人》应运而生。

美国生态写作理论家劳伦斯·布伊尔在其《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书写和美国文化的构成》一文中说,生态写作应坚持这样三条创作原则:其一,非人类环境不是仅仅作为背景框架来表现,而是表现人类历史是暗含在自然史之中的;其二,人类利益不被当作唯一的利益;其三,人类对环境的责任是文本的重要伦理取向。归其要点,即反对人类中心论,还宇宙自然万物以应有的权利与尊严,换为中国的环境概念即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我以为电影《海鸥老人》可谓是这一“生态写作三原则”很不错的实践者。

人鸥情深,视鸥如子,为表现这一主题,作品中除展现了一系列老人爱鸥、护鸥、养鸥、救鸥的故事与场面外,更加入一段老人在心里埋藏一生,伤痛一生的、以鸥为媒的情缘与悲剧:几十年前因共同爱鸥,他与一个美丽如鸥的姑娘相恋,正准备结婚时,因奋身救火,姑娘不幸牺牲。祸不单行,还未从失去爱人的痛苦中走出的他,又连遭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打击,使他沉入痛苦的深渊。睹鸥思人,思人爱鸥,成了一个“爱”的循环。这段情节,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更是一个凄美的隐喻,因为它不但为老人爱鸥之情的深沉,给出人性中的最美丽的理由,更巧妙将人鸥情深比作恋人之爱,这就以故事的文本,令人感动地展现环境正义,生态伦理中深刻的理性。

美学心理学家说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内在自我更新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是健康”,而构成“健康”的“内在更新能力”来自两方面:其一是人类自己(借由医药和公共卫生),另一种则是土地(借由农业和自然资源保护)。为完成这一“主题”,电影《海鸥老人》在人物结构上不但设计了一个心怀“海鸥情缘”、爱情创伤的老人,更又对称性地引入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同样内心孤独的孩子。结果是护鸥、养鸥、救鸥的一个“爱”字,不但填平了老人痼疾几十年的爱情伤痛,而且更将从不说一句话,家人都以为是哑儿的孩子心中的语言激唤出来,老人问他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喂海鸥,孩子竟哑巴开口叫出第一个字“好”,接着是两个字“真好”。老人念诗“天是蓝的好,云是白的好,山是青的好,水是绿的好”句句有一个“好”字,一个简单的“好”字是老人对大自然的愿望,对生态美好的祝福,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最终结语。孩子天天听老人念诗,老人的敬畏生命,爱天、爱地、爱山、爱水、爱鸥之心,化作孩子走出自闭的力量与自信。

二,诗人的情怀诗化的再现

美国著名的生态文学家约翰·巴勒斯在其生态文学名著《鸟与诗人》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伟大的鸟类学家——鸟的最初命名者和记录者——实际上都是普遍意义上的诗人”。是的,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吧,几乎全世界的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对鸟儿情有独钟,且不说欧美国家生态写作中那无数的以鸟为礼赞对象的作品,就是我国的花鸟诗、山水画,民间音乐中的《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作品何等醉人,何等诗情。是有意无意继承了这诗意传统吧,电影《海鸥老人》为表现生态主题,竟从万千生物中情有独钟选择了鸥鸟。作品充分展现了飘如白云,美如雪花,莹如美玉的海鸥的诗情、诗趣、诗美,再加上春城昆明、滇池、高原、山乡、花海、柳岸的乡风民俗美,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令人心醉的诗化世界。

当然,电影《海鸥老人》的诗化世界美,不只是来自海鸥、老人、孩子“三位一体”的叙事主体的选择,而是各种艺术力量的综合,正如法国美学家冈斯说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像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它应当是音乐,它在构图上应当是绘画和雕塑,它在结构和剪辑上应当是建筑,它应当是诗,应当是舞蹈”,一句话“它应当是各种艺术的汇合点”。我们不敢说电影《海鸥老人》就是这样一个各种艺术的最完美汇合点,但是从我们看到的作品现实看,我们完全可以说其在音、诗、画、舞、建筑的美学意蕴的综合与汇聚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为海鸥老人创作的以大提琴为主旋律的音乐那样哀怨、厚重,为海鸥飞舞设计的旋律又是那样欢快、轻灵,两相交融,交响为生命的对唱,诗情的诉说。布依族小学生课堂上《海鸥老人》课文的朗读,是诗意的礼赞。老人多次在湖畔对鸥咏叹的那在他心里滚烫了一生的情诗,催人泪下。老人不是诗人,可胜似诗人,爱鸥、护鸥是诗情,乐山乐水是诗心,睹鸥思人,怀念美丽是诗美,爱孩子,教他爱山、爱水、爱海鸥、爱生命、爱生活更是大爱无疆的诗心诗情与诗美。秘境云南、美丽湖山、如潮花海、柳岸依依、小桥流水、山村农家,迎来一天鸥翔,这是人鸥共乐,是美丽如画的生命舞台,人间天堂。是画,作者用摄像机充分挖掘了秘境云南的山水风情之美。是舞,作者将鸥鸟拍成了天堂才有的舞蹈家。以湖山为天地,以柳岸为舞台的几段人鸥共舞的画面,尤其是剪影画面,如雕塑那样有力,如音乐那样抒情。一句话,其真可谓是“音、诗、画、舞、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美的综合与汇聚”。

三、“使隐藏的美变为可欣赏的美”

因时政社教,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宣传,甚至行业精神传播的需要,好人好事,英雄模范,最美好人等,常常是我们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影视戏剧)下大力挖掘利用的题材。据此推出了不少作品。但是,许多西方戏剧家不十分看重这种“由新闻事件改编的作品”,将其贬称为报道剧、社会剧。倒是美国电影戏剧理论家麦基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定义说这类由“新闻事件改编的作品”叫“纪实剧”,其本质是“历史剧的表弟”。今天的新闻,即是明天的历史。改编自真人真事新闻人物与事件的作品具有“准历史剧”的品格。但这种作品的创作难度很大,德国戏剧家斯从狄说,难在其真人真事给出的人物、环境、情节是“破裂”的,大多不具备便于戏剧叙事的要素,所以稍不注意这种作品常常不是写得不具备戏剧的完整性与冲击力的平庸之作,就是只满足于肤浅的对好人好事的“庸俗歌颂”。综观我们多年来创作的这类作品,除了如电影《焦裕禄》少数作品外,许多作品都未跳出“平庸之作”,“肤浅颂歌”这两个怪圈,根本谈不上“历史剧的表弟”那样的史诗品格。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好这类作品呢?《彼德语录》的意思是“使隐藏的美变为可欣赏的美”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更为理论化地说,其改编的关键在于“将一个重大的公共事件美学化”。这些意见都非常深刻,极具启发意义。电影《海鸥老人》正是这样一部取材“新闻事件”与“真人真事”的“纪实剧”,其以自己的较为成功的艺术成果,为我们在改编真人真事创作电影时如何“将一个重大的公共事件美学化”如何“使隐藏的美变为可欣赏的美”提供了值得深究的艺术经验与美学启示。

其一,对生活原型的人和事作诗意化的提升与改编,将现实中的人诗化为心中之人。这只要将我们熟悉的原型海鸥老人吴庆恒的故事与电影中给出的老人形象相对照,我们立刻就发现,编者赋予老人许多故事,最突出的如以鸥为媒的爱情悲剧,为此又特别诗化地设计出一个老人湖岸对鸥天天吟颂同一首情诗的场面等等,这看似艺术构思的刻意建构,但这更是作者将现实中原型,经一个“爱”字的情感浸泡与一个“诗”字的理性照耀后在激情涌动下而诞生的作者心中的“海鸥老人”。一脸深刻苦难的沧桑,一腔深埋多年的爱情之火,一颗苦水浸透的爱心,一身坚守的敬畏生命的善意,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更不惜拍摄时大时空的转场、高额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为达到音、诗、画的美,而找遍了云南高原的若干美景,所以在片中,仅只老人骑车出行,编导竟一会是都市,一会是乡间,一会是柳岸,一会是花海,一会是满天白云,一会是鸥鸟满天,就这样,成功地达到“使隐藏的美,变为可欣赏的美”的艺术目的。

其二,纪实剧是历史剧的表象,其必须具有历史剧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或历史写实、或历史写意的品格。电影《海鸥老人》一方面以历史写实的手法,基本忠实于原型给出的事迹,具有为真人作“传”的可歌可泣性,所以昆明观众看后都如睹老友、亲人,倍感亲切。但同时也看到其又作了历史写意的诗化与升华,为观众塑造了一座较之翠湖雕塑更可感、可亲,更美、更立体、更有着广泛潜台词含义的象征形象。

其三,美国电影戏剧家劳逊说:“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发明电影的结构,因此,就必须借助于电影观众已相当熟悉的其他文艺形式的表现手法”。而观众最熟悉的故事结构形式应首推小说。果然,我们从《海鸥老人》中一眼就看到美国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艺术结构的影子。小说意在表现一位终生在大海上捕鱼为生的老人的人生故事,意在以大海为背景,表现人类意志的顽强与伟大,为表现这一主题,作品以最简化的叙事方式只有三个人物:老人、孩子、大海。大海的博大厚重,老人的坚韧智慧,孩子的天真善良,构成一个“美的力的矩阵”,更是一幅人类与大自然的伟大合影。以致有评论家说《老人与海》之所以被人誉为“人类文化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其原因之一就是其有如一个寓言一样的由老人、孩子、大海构成的结构。如今我们看到电影《海鸥老人》也将老人、孩子、海鸥构成“美的力的矩阵”的叙事结构,整个九十分钟的电影,就围绕老人的悲欢,孩子的忧乐,海鸥的命运展开。和小说《老人与海》一样,不是简单的写下海打渔,电影《海鸥老人》也没有去简单地写爱鸥、护鸥、救鸥的过程,而是通过这一切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的命运,老人一脸忧患,眼神哀伤,但家中的鱼缸、鸟笼,还有题名《荷趣》的花鸟画图,以及题写为“春安,夏泰,秋吉,冬祥”的字画,以及,一进门就随手打开的滇剧音乐,这一切生活细节给出了一个心地善良,处世安详的老人的心态与生活追求,他竟以古稀之年的衰弱跳湖救上孩子等等,这就是人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中国老人的人生。孩子的形象刻画也很见功力,为了主题的需要,编者将其写为一个近于哑人的自闭症患者,言为心声,全片赋予孩子的“言”只有一个“好”字,可是编者竟能在孩子的无声表演中突显他童心的锦绣,童趣中的美丽,你看他手拿一把小刀轻刻树皮的动作,他躲在树后偷窥老人喂鸥、戏鸥的爱慕与羞怯,他第一次从老人手中接过鸥食洒向鸥群的笑脸,老人让他喂鸥,他人生第一次叫出“好”字的激动,为救海鸥,他手抱病鸥坐在雷雨后的草地上的坚守,老人死去后,他满眼悲泪从爸爸手中接过老人生前与鸥共舞的遗像等等,这是一个有着金子般童心童趣的孩子,他更告诉观众,老人爱鸟的善,善待自然的德,与鸥共舞的美,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无庸讳言,该片也有不足之处,作者为构建诗化的世界,努力在音、诗、画、美上做文章,可惜画面上所拍湖光山色、田野天空,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天气,还是技术的问题,以至许多画面都未达到那个“美”字,给人的感觉是湖暗山灰,天多乌云。老人的诗虽意在追求质朴,但又过于显得太简单,不足以传达老人那凄美的海鸥情缘与山水情愫。实际上,作品完全可以再插入一两段与作品主题相谐的渔歌樵唱,以强化诗化的气氛。《老人与海》之所以只写老人、孩子、大海,其主要是为了突显老人在那个“悲惨世界”的孤独,而《海鸥老人》中的爱鸟,喂鸥是全民爱鸥行动的典型代表,创作任务中无须强化他的孤独,所以完全可以用画面形式将全民护鸥,喂鸥的场面加以表现,这样可减弱一点老人孤独,孩子孤独的压抑气氛,这会给全片更多一点诗的热情与亮色。

【注释】

[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第2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美)约翰·巴勒斯《鸟与诗人·美国生态散文译丛总序》第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3](美)玛丽·奥斯汀著《无界之地·美国生态散文译丛总序》第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作者:森茂芳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4](美)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岁月》第315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5](美)约翰·巴勒斯《鸟与诗人》第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6](法)冈斯《画面的时代到来了》见李恒基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第7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7](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17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8](美)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第9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9](德)斯狄从《现代戏剧理论》第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美)劳伦斯·彼德《彼德语录》第598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11]同[7]。

[12](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第3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胡耀池

猜你喜欢
海鸥生态
保护海鸥蛋
万鸟岛
《海鸥食堂》里的食物怎么做出来的
棕熊与海鸥开展追逐战,以惨败告终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