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进展

2015-11-14 11:40
图书与情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环境

王 玮 亢 琦 叶 飞

(1.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 内蒙古包头 014010)

(2.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天津 300071)

(3.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成为社会重要议程的背景下,环境责任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图书馆不仅是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职责,更应该是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载体,图书馆的绿色建筑与室内布局、环保的资源采购流程、新的工作模式、增强馆员与用户的环境素养以及政策的导向,对于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重要。正如 Aulisio所提到的,绿色图书馆不能仅局限在建筑结构和室内布局上,还包括绿色使命和远景、图书馆的日常运行过程等。胡绍军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学会TFOE工作组的 3E(Economy,Ecology,Equity,即经济、生态和公平)可持续发展框架理论,然后基于3E可持续发展框架理论,从建造绿色环保节能的图书馆建筑、培养具有“绿色意识”的图书馆员、构建全面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提供更公平高效的信息服务4个方面讨论了绿色图书馆构建的相关策略。受上述学者的启发,本文探讨了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图书馆建筑与布局、日常业务流程、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政策制定等图书馆的运行和服务中,并分析了绿色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实践进展。

1 绿色图书馆的定义

绿色图书馆(green library),也称为生态图书馆(Ecolibrary)、低碳图书馆(low-carbon library)或环境友好型(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图书馆等,通过教育、运行和宣传推广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任何图书馆,都可以称作为绿色图书馆。绿色图书馆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2003年左右在图书馆界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致力于通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绿色图书馆。这种创新体现在绿色图书馆建筑、绿化图书馆设施、提供绿色图书馆服务和在图书馆内支持环保和可持续的实践等方面。Jankowska和 Marcum指出,与高校图书馆相关的环境和可持续问题主要包括:(1)学术馆藏的可持续发展;(2)绿色图书馆运行和实践;(3)绿色图书馆建筑;(4)可持续发展的测度和提升策略。在许多论著或会议论文集中专门论述了绿色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如图书馆的绿色角色:图书馆是一个绿色的场所,图书馆的绿色服务和图书馆是绿色教育者。Library Journal和Electronic Green Journal(1992年更名为The Green Library Journal:Environmental Topics)是报道绿色图书馆和图书馆绿色进程的领导期刊之一。许多文献把绿色图书馆通俗地理解为图书馆的节能低碳建筑和内部空间设计,这种理解暗含着绿色图书馆是通过绿色建筑资质的图书馆。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被认为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较完善和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促进高度教育可持续发展协会(AASHE)统计指出,截至到2013年,美国有13所高校图书馆通过了LEED认证。Aulisio指出绿色图书馆不只限于拥有LEED认证的图书馆。类似地,Sahavirta指出我们不可能重新建设图书馆建筑以达到绿色认证,但可以在行动上更加生态环保,比如在馆藏建设、文化遗产保存和回收利用方面均可在节约能源上下功夫,像Vallila图书馆在2011年作为第一家公共机构获得了由赫尔辛基市环境中心授予的EcoCompass环境标志认证,这家图书馆并没有获得LEED建筑认证,但在日常运行中采取了许多绿色创新举措为读者提供服务和互动交流。综合上述研究,笔者认为,绿色图书馆是指把图书馆事业的所有方面尝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中,以可持续性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平等自由免费无障碍与低碳的信息服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负起社会和环境责任的信息服务机构。

2 绿色建筑与室内布局

图书馆建筑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采光、通风、人工光源智能节能技术、楼宇自动控制技术、雨水收集、可再生能源和施工节能技术等实现图书馆建设的节能环保以及采用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外在图书馆节能环保建筑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多。如,2013年11月,中国图书馆年会第15分会场“节能减排与绿色图书馆建设”就主要针对图书馆自身节能环保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建筑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以及节约用水等,并可以通过相关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全馆能耗进行监管以提高节能效率;郑州图书馆在新馆建设过程中采用真空玻璃和综合能耗管理系统两种新型节能技术;浦东图书馆新馆建筑采用包括东西立面外循环双层呼吸式幕墙及竖向石材百叶遮阳系统。此外,屋顶绿化(Green roofs/Rooftop garden)是国外图书馆建筑中的亮点,对于减少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和改善微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Hauke和 Werner提出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重用和循环利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充分利用旧有的建筑、材料和设施改造或扩建为新的图书馆。老建筑的再利用意味着减少图书馆建筑的生态足迹和成本,是一种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有效途径。他们还列举了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成功案例,比起全新的建筑,除了“绿色”方面,老建筑的再利用在节约用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或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一些论著中提到了更全面的图书馆绿色空间和行为,如选用和采购可持续的产品(亮色的涂料、保洁工具、环保清洁剂、供应商符合ISO 9001或/和ISO 14001标准等等)、可回收材料的使用、纸张回收利用、双面打印、垃圾分类处理、淘汰塑料包装袋等等。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型一体化节能系统和管理平台,还有学者提出把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到图书馆节能减排工作中以及环境审计,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图书馆能耗的有效降低。这些研究从图书馆建筑技术、建筑材料选择、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用水系统、办公电气设备、环境温湿度监测与节能系统等方面对节能减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实用性对策。

3 馆员的节能意识塑造

节能环保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图书馆人坚定的理念与追求。馆员是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者、教育者和实践者,也是把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实践传递给用户的重要力量。在日常工作中,需鼓励馆员贯彻和传播绿色环保理念,营造绿色环保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和读者的绿色节能环保意识。如郑州图书馆长期以来提升职工和读者的绿色环保意识,在工作人员中开展节约水电纸张活动,养成随手关水龙头、人走关灯、纸张两面用等良好的节约习惯。在办公环境和对外服务氛围设计上,主要选用绿色环保的设备设施,色彩上主要采用环保绿作背景,烘托出一种绿色环保的氛围。通过采购宣传节能环保的书籍杂志、举办绿色环保展览和讲座、举行绿色骑行活动、利用废弃物进行DIY手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措施,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和绿色图书馆建设。

同时,还要鼓励图书馆员学习和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宣传绿色图书馆的生态与社会意义。国外还专门设立了生态图书馆员和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员,如在图书馆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馆员Stoss Frederick、Antonelli Monika和Jankowska Maria等,对于我国也有很大的启发,引进或培养具有环境或生态科学与图书馆学双重背景的图书馆员,设立绿色小组,密切和各部门配合指导图书馆各项业务的绿色开展,减少图书馆的碳足迹。

4 绿色业务流程

4.1 科学的馆藏资源建设

科学采访购置文献资源和数字设备,使馆藏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使用效益,这也是近几年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是绿色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有大量与环保相关的馆藏文献,涉及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和诸多领域,囊括了从环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到家庭节能的基本技巧等多个系列的环保专题,称作环境资源文献专藏(Environment Resource Collection)。Vallila 图书馆的做法也值得借鉴,该图书馆打破传统的分类排架法,把分散在不同类目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节能建筑、地球科学等图书集中排列到一个或几个书架,方便用户查找和阅读生态方面的图书。Connell也指出要丰富绿色实践和环境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文献。

有的学者还提出提高借阅册数或无限外借,提高图书利用率,使书循环利用,间接做到了减少纸张消耗,实现“低碳”阅读。还有许多图书馆开展了图书漂流、图书捐赠和图书交换活动,充分利用闲置旧书,一方面做到知识传承流动,另一方面能以个人实际行动节能减排,提高图书重复利用率,建设低碳绿色校园或城市。

同时,针对馆藏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许多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数字阅读是低碳阅读,应该大力提倡和引进数字资源;而另一种观点是数字馆藏对环境影响非常大,尤其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存储和利用必须使用ICT设备,这些设备的制造和利用产生了巨大的能耗,从直觉上来看违反了数字信息服务的潮流,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纸质资源便于深度研究,还有诸如纸质图书一旦印刷发布以后,还可以反复利用,纸质图书在阅读利用过程基本不消耗能源,即使有能源消耗,也只是灯光的耗能,而数字图书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必须通过ICT设备和系统的支持才能利用。这个估算还不包括计算机等ICT设备的生产、运输和最终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也不包括相同的书被多次使用,产生的C0积蓄。用户每一次单独使用电子资源,将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且还有可能打印后阅读。纸质资源回收率较高,而目前数字设备的回收还没有很好的策略且成本很高,产生电磁污染和电子垃圾等,虽然纸质资源出版商和ICT设备制造商都在努力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实施更环保的做法。Connell认为数字资源很大程度上不是环境友好型的馆藏形式,数字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新趋势严重威胁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国外出版的图书,在其版权页标注了类似字样“This book was printed on acid-free”或“recycled paper”,无酸纸或再生纸的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小,在油墨选择方面也尽可能使用大豆油墨或其他植物性油墨,分解后可完全融入自然环境,是可应用的环保型油墨,性能安全可靠等。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应该注重环境友好型图书的采选,此外,读者阅读到标注类似字样的图书,对于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的提升,具有隐形环境价值。

进一步比较这两种资源形式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环保的馆藏资源建设举措,这也是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4.2 图书馆绿色服务

墨尔本图书馆引入了Power-mate能耗测试仪,供注册用户网上预约和外借使用,将之作为新型馆藏提供读者借用,既提高了读者的环保节能意识,也为读者节约了成本,这一行为本身也开辟了图书馆与商业公司合作互利的一条途径。墨尔本公共图书馆围绕着环保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服务活动,深刻地昭示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除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外,世界上不少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均与所在城市之间保持了良好互动,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国外图书馆还建立了与医院、社区中心和市民的合作伙伴关系,有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作为当地种子的存储机构,如Clark市公共图书馆。还有Berkley公共图书馆社区用户可以借许多工具,包括水泥搅拌车、美工刀、割草机、花园锄等。Vallila图书馆还出借钻孔机、体育设施等,均是作为中间协调管理者为用户服务,同时减少设施的重复购买和浪费。用户非常感激当地图书馆的绿色价值和举措,对图书馆营销和图书馆形象产生了重要意义。我们可以看出,在促进城市环保这一领域,图书馆能做的还真是不少。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构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这些是图书馆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典型表现。

相比而言,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虽然也对环保有所关注,但尚未将之提升到发展政策的高度,在馆藏建设、拓展活动的开发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3 环境素养教育课程与讲座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图书馆的重要绿色角色,也称之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教育,是21世纪图书馆增强用户环境素养重要机会和角色。为践行图书馆这一社会职能,俄罗斯图书馆及时开展了大量的居民环保教育活动,有效地满足了居民的环境信息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且早在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74条第2款就明确规定:“图书馆有与俄罗斯联邦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他授权国家组织平等参与环保教育的权力,其中包括向居民通告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安全法规”。此外,近些年俄罗斯一些州级行政单位也通过了支持本地图书馆参与环保教育的相关法律条文,并为图书馆开展环保教育工作提供财政支持等。俄罗斯图书馆开展环保教育的形式包括,建立环保教育组织体系;举办环保教育研讨会;开展环保教育工作竞赛;进行馆员环保教育技能培训。在美国大学校长气候承诺(American College&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ACUPCC)和 AASHE 的政策推动下,一半以上的美国高校开展了对学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作为了学校使命的重要部分,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位和课程。图书馆在支持所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和相关举措,支持机构项目和课程活动,建立相应的馆藏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的新型信息服务,可以嵌入到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活动中。同时,当地政府机构、环保组织、教育部门、公益组织支持与图书馆合作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形成全国性图书馆环保教育局面。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全程性的特点,必须贯穿于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5 政策导向

各国在绿色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和相关协会都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如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设立了环境专责小组(The Task Force on the Environment,TFOE),20多年一直致力于绿色图书馆工作。该组织有两个目标:(1)使图书馆员和其他用户更了解不同的环境信息源;(2)认识图书馆的环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自1990年以来,TFOE在ALA会议中已经举办了各种绿色图书馆议题。还有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AASHE、ACUPCC等为解决气候破坏,减缓全球变暖和减少长期的能源成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环境政策还包括各种法案和环保工作框架。如2008年5月,美国通过了绿色清洁法案,伊利诺伊州地方政府要求本州各学校,包括学校图书馆只能使用那些列在美国环境保护总署(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指南上的认证绿色清洁剂。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在2009年由馆长签署了试图改善该馆环境状况的《环境管理政策》(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olicy),致力于建立全馆范围内的环保工作框架,创建一种尽量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文化。

以澳大利亚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在官方网站政策与规划栏目下设有环境政策一项,该政策的目标是:(1)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落实政府的政策规定,以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图书馆机构的日常业务;(2)图书馆应制定、实施并维持正常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在政策声明中提到,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帮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遵守有关澳大利亚政府的环境立法,法规和政策;防止污染,通过技术和员工层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尽量减少能源,水和自然资源的消耗;设立并定期审查环境目标和指标;在采购程序中坚持环境政策的原则;把这一环境政策传递给我们的员工,读者和志愿者;提供环境意识和培训,以确保整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们的环境的角色和责任;力求通过我们的努力,定期监控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向用户和公众传达图书馆环境保护实践。这些举措对我国图书馆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实践指导和环境教育方面产生了重要启发。

国外通过上述举措,从宏观的政策导向,到微观的资金扶持,对绿色图书馆的发展都起到了保障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协会的支持与引导、专项资金的划拨、相关标准的确定、图书馆与社区居民的互动等,都与政府和协会的参与和调控密切相关。

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责任,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闭幕式上发出《珍惜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倡仪书,号召业界同仁及相关的技术支撑机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图书馆领域的节能建设,为我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的节能与环保做出成功的示范,为传播社会新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无限社会价值。在本次年会上,中国图书馆学会与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成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开展了“图书馆节能技术及发展趋势”的专题交流,并签署了“全国图书馆节能项目咨询协议”。同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向全国99所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发出《关于开展“全国图书馆能耗现状调研”工作的通知》,还联合北京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在全国推广节能型图书馆建设。同时,文化部正式将“全国图书馆节能减排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作为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研究,在《图书馆建设》杂志2010年第12期发表一系列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013年11月,中国图书馆年会在上海浦东举行,第15分会场《节能减排与绿色图书馆建设》就主要针对图书馆自身节能环保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建筑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以及节约用水等,并可以通过相关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全馆能耗进行监管以提高节能效率。

根据 2012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解释,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内的重要内容,而广义的公共服务也包括环境保护工作在内。随后文化部和环保部分别制定了各自领域内的“十二五”规划,两方面的工作彼此照应,协同进行。2012年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虽然也要求“促进服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主要是从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的角度来说的。如何将环保意识融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去,给自然环境以适当的定位,还需决策者审慎思考,科学决策并付诸实践。

此外,由我国教育部组织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于2008年1月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发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强调大学要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也开始建设绿色节能校园,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图书馆唤起节能意识,设备采购和资源采购考虑能源消耗参数。种种迹象表明,在图书馆界推行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

6 结语

绿色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但可持续性实际上是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概念,不仅仅是绿色,也体现在了节约成本、节省资源、减少能耗、环境教育等经济和社会方面。图书馆除了承担社会责任(平等免费自由无障碍获取信息资源),还应具有环境责任(低碳绿色环保)意识,关注更具社会和环境责任的运行模式,认真严肃地对待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用户提供绿色服务,促进用户信息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持续提升继续努力。

[1] Boyden L, Weiner J.Sustainable libraries: teaching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o communities[J].Bottom Line:Managing Library Finances,The,2000,13(2):74-83.

[2] 于国辉,严潮斌,杨广锋,等.悉尼科技大学《迈向2015——大学图书馆展望报告》评析[J].图书馆建设,2013(3):69-73.

[3] Aulisio G J.Green libraries are more than just buildings[J].Electronic Green Journal, 2013, 35(1):1-10.

[4] 胡绍军.基于3E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绿色图书馆构建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 55(3):23-26.

[5] Antonelli M.The green library movement: an overview and beyond [J].Electronic Green Journal,2008,27(1):1-11.

[6] Jankowska M A, Marcum J W.Sustainability challeng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J].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 2010, 71(2):160-170.

[7] Miller K.Public libraries going green[M].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0.

[8] Antonelli M,McCullough M.Greening libraries[M].Los Angeles: Library Juice Press, 2012.

[9] Sahavirta H.Showing the green way Advocating green values and image in a Finnish public library[J].IFLA journal, 2012, 38(3):239-242.

[10] 李红岩.节能减排:践行图书馆“环保”责任——以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12): 3-5.

[11] 刘红霞.浅议公共图书馆在环保事业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2):99-100.

[12] Antonelli M, McCullough M.Greening libraries[M].Los Angeles: Library Juice Press, 2012:7-8.

[13] Hauke P, Werner K U.The second hand library building:Sustainable thinking through recycling old buildings into new libraries[J].IFLA journal,2012, 38(1):60-67.

[14] 张涛.墨尔本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环保建设初探[J].图书与情报, 2013 (3): 14-18.

[15] 常峥斌,郑爱芳,张荣鉴,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型一体化节能系统建设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 91-94.

[16] 马坤.合同能源管理在图书馆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6):78-80,84.

[17] Librarians as Sustainability Advocates, Educators and Entrepreneurs [A].The Entrepreneurial Librarian: Essays on the Infusion of Private-business Dynamism into Professional Service[M].McFarland&Company, Inc.,Publishers, 2012:183-201.

[18] 李红岩.建设绿色图书馆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J].图书馆, 2014 (2): 31-33.

[19] Stoss F.Libraries Taking the'LEED': Green Libraries Leading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J].Online, 2010, 34(2): 20.

[20] Stoss F W.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nd the roles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play [J].Reference&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03,42(3): 206-210.

[21] Connell V.Greening the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decisions[EB/OL].[2014-09-15].http://www.ala.org/nmrt/sites/ala.org.nmrt/files/content/oversightgroups/comm/schres/endnotesvol1is1/3greeningthelibrary.pdf.

[22] 卢儒珍.论图书馆藏书无限外借的可能性[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14-17.

[23] 崔秀艳,亢琦.高校书刊捐赠网络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 (6): 108-112.

[24] 于佳丽.高校构建“低碳图书馆”的若干思考——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2(6): 113-115.

[25] Jankowska M A.The way I see it: A call for sustainable library operations and services:A response to ACRL's 2007 environmental scan [EB/OL].[2014-10-17].http://crln.acrl.org/content/69/6/323.full.pdf.

[26] 张涛.墨尔本图书馆与城市环保的互动之道[EB/OL].东方早报,2013-10-8(B16).

[27] 赵晶.俄罗斯图书馆环保教育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研究,2013(2):124-128.

[28] Presidents’ Climate Commitment [EB/OL] [2014-09-15].http://www.presidentsclimatecommitment.org.

[29] Applin M B.Building a sustainability collection:a selected bibliography[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09,39(3):313-325.

[30] 沈国明.21 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6-327.

[31] Task Force on the Environ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Round Tabl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B/OL].[2014-09-20].http://www.ala.org/srrt/tfoe/taskforceenvironment.

[32] 严贝妮,陈希萍.美国“绿色图书馆”的溯源,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94-97.

[33]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EB/OL].[2014-09-14].http://www.nla.gov.au/policy-and-planning/environmental-policy.

[34] 王世伟,张涛.《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应用指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75-76.

[35] 同济大学.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N].中国教育报,2008-03-29(003).

猜你喜欢
绿色图书馆环境
环境清洁工
图书馆
漫观环境
追踪绿色的秘密
去图书馆
再造绿色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