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2015-11-18 05:57李伯青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变应性

李伯青

(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河南济源 459000)

变应性鼻炎是指易感个体接触过敏原或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又称过敏性鼻炎[1]。临床表现以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为主,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变应性鼻炎易复发,病情迁延难愈,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案繁杂,疗效参差不齐。为比较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收集1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全身或局部用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患者;②合并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呼吸道感染、鼻息肉等疾病;③对应用抗组胺药或者激素有禁忌证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3]。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18~47岁,平均(30.2±9.2)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17~48岁,平均(41.2±9.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与患者及家属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组胺药治疗方案,氯雷他定(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66)10 mg口服,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葛兰素威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DE99031106,规格50 μg/120喷)治疗,每晨起清洁鼻腔后左右鼻孔各喷2次,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变化,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2]:①显效:流涕、鼻塞等症状消失,鼻腔呼吸通畅,半年内无复发;②有效:流涕、鼻塞等症状消失,鼻腔呼吸通畅,半年内偶有复发;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出现头痛症状,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共出现3例(4.3%)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8例(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指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特异性抗体结合在鼻黏膜浅层细胞的细胞膜上,导致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属于鼻黏膜炎症性疾病[4]。临床症状以鼻痒、流涕、鼻分泌亢进、鼻黏膜水肿为主。发病机制为致敏源接触鼻腔黏膜时,刺激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IgE受体,造成上述细胞释放白三烯、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刺激鼻黏膜,引起鼻腔不适症状[5]。

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强效激动剂,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6]。局部用药通过鼻黏膜吸收,见效快,降低了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高,局部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文超.鼻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30 -131.

[2]谢冰斌,刘月辉,刘建国,等.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重塑动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232 -235.

[3]蹇华,马成,阳婷,等.低温等离子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96 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41 -142.

[4]周健,邹嘉平,张磊,等.丙酸氟替卡松和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76-1977.

[5]陈星,朱鹃芬.辛芩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5):351-352.

[6]魏燕高,肖喜艳,巴云鹏,等.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 IL-2、IL-4及IL-12含量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1):88-89,92.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