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15-11-20 14:44倪洪涛范晶焦晓光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倪洪涛+范晶+焦晓光

摘 要:文章针对农业气象学原有教学体系的不足,从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与强化实验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05-02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高等教育应当为人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与完善[1]。因此,进行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能适应各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每一位大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病虫害趋多趋广,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2]。新时期对农业气象学更好服务于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农业气象学原有教学体系不完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优化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

(一)以教学大纲为主线,采取模块教学,合情安排教学内容

农业气象学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科与专业必修课,与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主干课程都有交叉。目前课程学时压缩。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在充分调查学情基础上,合情删减。如,土壤热特性的概念学生在土壤学中学过;光、温和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植物生理学有交叉。对重复内容采取略讲或删减,重点将内容整合优化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介绍辐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这四个气象要素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模块二,介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及防御对策;模块三,介绍中国农业气候类型、区划、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

(二)根据时代背景、学科及行业动态增加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气污染、气象灾害频繁、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深远。教学中,结合北方冬季出现的污染天气,补充PM2.5的概念、危害及防治等内容;增加农田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农作物产、质量的影响及农业生产措施的调整方面的内容,及时将学科及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穿插到相关章节,不仅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根据不同专业的知识基础及培养方向,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目前,学院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及“种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在深入分析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广适型并具有一定专业特长”[3]。

因此,要按照不同专业的知识基础及培养方向,对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反之则适当简化,做到因材施教[4]。如,讲授积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对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举“积温与作物引种”的案例;对于植物保护专业,举“根据积温法则预报病虫害”的案例;对于资源与环境专业,举“根据积温进行区划、确定种植制度”的案例。

(四)结合地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农业气象学课程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师要以系统性为主线,将重点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地方气候特征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农业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章节时,重点围绕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讲授低温冷害、冻害、干旱、洪涝、冰雹灾害的机理与防御。

二、完善教学方法

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针对农业气象学课程学时少、关联性大、抽象性高、应用性强的特点,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积极开展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外大学绝大部分要求学生自学,教授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知识疑难点进行讨论,澄清认识中不明确的地方。而国内大学这种方法鲜有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此,笔者积极开展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自学。如,在讲气候变化前,布置学生观看《后天》《2102》等气候灾难片,使学生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影响,深刻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开发气候潜力,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热情。

(二)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两种:一种是注入式,一种是启发式。迄今,国内许多大学教授还沿袭高中的注入式教学,学习效率低。农业气象学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开发趣味性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每年的世界气象日,开展以“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为主题的气象知识竞赛,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加深学习印象。又如,介绍逆温前,提问“从空气污染的角度,如何选择户外锻炼的最佳时间”。先启发学生讨论,再给出合理解释。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观察身边的气象知识,也使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了沟通、团队合作等重要的能力。

(三)合理采取参观教学法

参观教学可使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如,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特征抽象复杂,单靠语言讲很难接受。安排参观气象台,通过气象观测员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天气特征及天气预报的过程有感性的认知。又如,结合综合实习,在农科院参观现代化温室,了解温室内气象要素的测定和调控方法,验证不同温室设计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以及农田小气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加深理论认识[5]。

(四)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手段发展的新趋势[6]。笔者自2003年开始不断收集flash实例、图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下载音频、视频资料灵活运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如,利用视频再现龙卷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情况,学生直观地看到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从而更加主动了解气象灾害发生规律,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三、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该课程实验学时都偏少,理论课学时为实践课的2—3倍,并且开课的各专业均采用相同学时;而发达国家农林院校同类课程理论课课时与实践课课时之比平均接近1:1[7]。

目前,学院农业气象学实验只有12学时,基本都属于验证性实验,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三个专业也没有区别设课,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为此,应全面加强农业气象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与探索性实验。具体措施如下。

(一)结合课程实习,增加设计性与探索性实验

近几年,学院相继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及呼兰区气象台等实习基地,每年6—7月份安排综合实习。为弥补农业气象学实验学时的不足,结合参观实习,增加设计性与探索性实验。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考察温室大棚的建设,设置综合性农田小气候观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结合参观气象台,增设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实验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植物保护专业增加农业害虫生育进程、危害期的起始温度等设计实验。通过参观或调查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及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增加学生兴趣,锻炼综合能力。

(二)鼓励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设计开放性实验

黑龙江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年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充分依托该项目,鼓励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索实验结果。例如,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对光对昆虫的影响这一内容比较感兴趣, 可引导学生设计“光照度对昆虫活动的影响”等实验;对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引导学生设计“不同光照时间对作物花期的影响”或“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等实验。使得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开放性实验、探实验结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合理配置,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仪器

根据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坚持使用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范围的常规仪器,杜绝非气象仪器及超过标准的豪华型气象仪器的使用,不断引进当今农业科研和工作实际中所使用的较为先进的仪器。保证教学仪器的正规性与先进性,也使学生具有了一定层次的知识储备[8]。

农业气象学是在农业科学与气象学基础上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科与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相信随着广大教师对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气象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与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8).

[2]王海江,吕新,胡晓棠等.当前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中的

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0,(36).

[3]马淑梅,邵红涛,吕军等.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

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34).

[4]谢利,钟克友,胡飞等.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课程教学改

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

[5]杨晋娟.结合地域特点对“农业气象学”进行课程教学改

革的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6]王世华,刘桂君,张金良等.浅谈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

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7]韩国君,李永宁,李金霞等.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体系建

设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5).

[8]薛宝颖,尹宝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