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左州金山寺美国“飞虎队”机场遗址探秘

2015-11-22 08:03张贵昌
文史春秋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金山寺飞虎队金山

●张贵昌

崇左左州金山寺美国“飞虎队”机场遗址探秘

●张贵昌

金山寺,位于广西崇左市左州镇政府北面约2.5公里的一座山峰上,金山寺附近曾经是美国 “飞虎队”的机场驻地。这个机场遗址在当地有着神秘的色彩。

2015年8月26日和9月6日,我两次带领江州区诗词学会的彭崇泰、廖盛良、黄瑜莹等3位同志,到老家探寻向往已久的 “飞虎队”金山机场遗址,试图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建设机场的主要经过和目的

“飞虎队”左州机场是什么时候建成?建设机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地勘查了机场遗址和金山寺的一块记事石碑,走访了左州镇政府的退休老干部何连光、左州社区的四位老村民,之后又到自治区政协、自治区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的史料。从这些老干部、老村民的回忆和有关史料的记载中,上述问题一下子清晰起来。

今年94岁的村民张桂兰回忆说:大约是在1942年夏秋之交的时候,当时左县 (今属崇左市)政府号召,左州的百姓要出力修建机场。居住在左州街和邻近村屯的青壮年男人都参加了。为了保证机场的顺利建成,青年妇女还成立了后备队,每队30至50人,我当时也是后备队的一名成员。那时金山寺西北面的那片泥土岭,长满杂草和灌木。一说到修建机场是为了抗击日军,人们都很踊跃,有的扛锄头、沙耙,有的拿镰刀、铁锤,大家顾不上炎热的天气,修建机场的热情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机场很快就建成了。

为了找到修建机场的充足证据,我们还仔细查看了金山寺一块石碑的记载:“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敌人盘踞邕龙路一带,左江南岸尽为敌所有,我县尚有游击可为,故于二三日间征调民工二千多人在金山后背圾米公岭处,建筑一座飞机场。”

美国 “飞虎队”金山机场遗址

此外,美国 “飞虎队”为什么要在左州这个当时不是很出名的小地方修建机场?我们在 《文史春秋》——《“飞虎队”依托广西痛创日军》一文中似乎找到了答案:“飞虎队”,又称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出钱,由一位勇敢的美国空军退役军官、中国空军顾问陈纳德组织的空军部队。当时,广西军民为了迎接中美空军进驻,动员了数万民工和工兵,扩建、加固了桂林、柳州、南宁机场,新建了平南丹竹机场,使这4个空军基地,成为中美空军华东基地网的指挥中心和后勤物资总站,也因此成了与日军空战的主战场。而当时运输补给一直成了制约中美空军作战的重要因素。为了开通一条既能有效运输补给,又不被日军飞机发现的新航线,便成了美国 “飞虎队”来到金山寺修建机场的主要原因。

陈纳德将军

美国 “飞虎队”队徽

金山机场或许是隐秘在中国大西南后方的临时补给机场。

为了证实使用金山机场的这支美国飞行队是不是 “飞虎队”,我们乘车把左州社区已83岁的退伍老兵廖顺天带往现在已被遍地甘蔗、木薯等农作物所掩盖了的机场遗址进行确认。

老人回忆说:“当时左县政府在街道上打出的标语是 ‘欢迎美国援华盟军’,他们进驻金山机场后没有与日军飞机在当地上空发生过空战,每天都有三五架飞机起落,由美国飞行员驾驶,飞机机身是灰色的,有 ‘锋利牙齿’的图案,我还看见过 ‘大肚子’的运输机,它无法降落时,就采取空投的办法。”村里一些老人的回忆也证实,当时左县政府门前宽阔的空地上堆放着大量的油桶和整箱物资。可见这个机场担负的运输任务之繁忙和艰巨。

老村民的回忆和有关历史的记载是一致的:美国航空志愿队的飞机头部都画有鲨鱼张开血口的图案,鲨鱼露出锋利牙齿,怪目斜视,令日机望而生畏。昆明大捷后,中国报纸开始出现 “飞虎队”称谓,意思是如虎添翼,用来形容美国航空志愿队的勇猛无敌。之后志愿队的番号虽然多次变动,如改称为驻华特遣队、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等,但只要是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空军,人们都亲切地称为 “飞虎队”。

此外,金山机场这支 “飞虎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史料,都没有任何记载,在 《崇左县志》中,只有一段关于 “飞虎队”的轶事:“1945年农历二月十九日 (左州观音旦节日),美国‘飞虎队’飞机一架,与日本飞机在南宁空战后飞到驮卢岜白村上空,突然降落在驮卢去左州公路旁的陇里村前畲地上(今左江农场)。飞机无损,机上美国飞行员头部受轻伤。飞行员把炮弹打完后,才离机到驮卢镇休养,数日后,飞机拆除运走。”这段轶事,也没能说明金山机场 “飞虎队”担负着什么任务。

为了揭开 “飞虎队”的真正身份,我们又走访了江州区人民武装部的领导和江州区退休空军飞行员等有关人士,据他们分析,金山机场之所以没有历史记载,一是当时崇左、左州并不是空战的主战场;二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机场地处祖国南疆边陲,不容易引起日军飞机的注意;三是从左县政府门前曾经堆放的大量物品和运输繁忙程度看,这个机场或许就是“飞虎队”设立的一个隐秘的临时补给站,特别是用于运输从越南边境进来的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如汽油、炮弹、食品等,补给友军各机场,起到牵制和打击日军的重要作用。

两国驻地军民和睦相处

老村民回忆说,这些蓝眼睛的美国飞行员,个子很高大,有年轻的,也有中年的,他们在金山寺住了两年多,搭建了许多草棚。中国军队住在山脚下,主要担负守护机场的任务,两国军队相处,关系融洽,没有发生过摩擦行为。今年83岁的廖顺天对我们说,机场修好后,每天都有 “飞虎队”采购员到街上来买青菜,买得最多的就是鸡蛋,我家前面原来就是农贸市场,所以记忆很深。当时物资很困难,“飞虎队”也资助过一些当地的群众,我的父亲曾得到一件上衣军服,一个七八斤重的美国罐头,里面装的是很咸的 “豆汤粉”,要兑很多水才能吃。

老村民还告诉我们,左州最早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是1939年10月间。1940年,日军飞机对左州的疯狂轰炸达到了高峰,几乎每隔几天就来轰炸。但是自从美国 “飞虎队”进驻金山机场后,左州就再也没有遭到日机的轰炸。当地群众与美国飞行员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有不少群众平时也主动把柴火、鸡蛋、肉类送上金山寺。老人张桂兰还风趣地回忆说,当时一些美国飞行员对到左州赶集的漂亮姑娘,也曾出现过用手比比划划,彼此互相交流的情况。今年80岁的退老兵农克金也说:“‘飞虎队’进驻金山时,我八九岁了,当时我们还经常和美国飞行员在河里洗澡、打水仗呢。”

作者前往广西崇左市左州镇金山寺附近探寻 “飞虎队”机场遗址

中国陆军守护着的 “飞虎队”战机

后人与金山机场旧址的情怀

1944年底,美国 “飞虎队”完成了援华抗战任务,撤离了金山寺机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 “文化大革命”中,昔日雄伟秀丽、树木葱茏、香火缭绕的金山寺被毁于一旦,树木几乎被砍光,机场旧址也先后被群众开荒种上了农作物。

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在美国访华团中有一位曾驻扎在金山机场的 “飞虎队”飞行员,提出要到金山机场旧址看看,并愿意捐款维修金山寺,终因金山机场已面目全非,左州镇婉言谢绝了来访。近年,每年都有群众看到美国朋友到金山机场旧址走走看看,指指点点,叽里咕噜,说个不停。村民和住在金山寺附近的老人推测,这些人可能就是“飞虎队”的后人,说明他们不会忘记父辈抗战的英勇历史。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飘散了70年,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当年美国对我国抗战的巨大援助和战斗友谊。每当谈起美国 “飞虎队”当年驻扎金山寺机场的情景,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左州镇党委书记李海睛向我们介绍说:“1984年,左州街居民捐资重建了金山寺庙,使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年)的金山重新焕发了青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在金山举行的抢花炮、舞狮、舞龙等文体活动得以恢复和发扬,并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的是,在金山寺机场遗址上只竖立着一块孤零零的牌子——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机场遗址。如果能在金山寺建立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在机场遗址建设一个抗战博物馆,供后人瞻仰参观,那该多好。”

猜你喜欢
金山寺飞虎队金山
CLOSE ENCOUNTERS
Close Encounters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览金山寺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