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竞技化商业化研究

2015-11-29 15:06郑淦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篮球队商业化职业化

郑淦标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系,广东潮州 521041)

1 我国篮球运动商业化、职业化现状

1.1 篮球运动的影响力及篮球运动商业化的群众基础

篮球运动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深入人心,篮球运动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人们,为人们的健康、休闲、娱乐,也为商业社会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精彩。在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新时期,篮球运动被首先作为职业化发展的试点,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标志着篮球运动在我国正式开始了其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新篇章。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已初步形成规模,仅1998年一年内国内就举办了172场职业篮球比赛,观众人数达到近70万人[1],可谓职业篮球运动的市场培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对于商业化篮球发展的新模式的宣传作用不容忽视,电视转播、网络等传播方式将现代商业篮球的理念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并使之深入人心,人们观看篮球比赛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旁观者,他们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球队和球星,也喜欢上了这些球队和球星相关的服装、用品等等,这是一项运动商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

1.2 篮球运动商业化、职业化的媒体保障

职业化是商业化的最高形式,是商业化篮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媒体的参与促进了商业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运动队与商家的联姻,正是媒体把竞技篮球运动的影响力转化成了商业影响力,使篮球运动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积极吸取国外职业体育的经验,把篮球队的冠名权、比赛转播权、场地广告权等等都作为商品进行销售,使得篮球比赛之外的所有相关和商业化的项目都推向了市场,而这些都是依赖于媒体的参与而实现的。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CBA篮球赛的收视率一直排在所有体育类节目的首位,也就是在央视的积极参与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保持了稳定的市场环境,使得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在商业化、职业化道路得以顺利走下去,也使得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篮球运动开始展现其商业价值,同时,只有具有商业价值的运动项目才有可能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尽管篮球职业化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市场经济初期的社会、市场环境还需要篮球界人士的潜心摸索,我国篮球商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国媒体的商业化水平还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要求,媒体的行政主意色彩十分浓重,这是当前篮球运动职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管理部门肩负着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等等多项职责,因此其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提高。此外,竞技体育的管理和媒体的管理是两个独立的管理部门,这就使得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变得十分重要。

1.3 NBA模式对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引领

NBA从成立之时就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即:NBA是一个谋求盈利的商业机构,并谋求长期的规模化的发展[2]。NBA经营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长期的运作与经营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以吸收最好的和最有影响的球员和教练来提升竞技水平,与最好的媒体合作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的眼球。而从大环境来讲,NBA运作有一套健全的法律监管体系和内部制衡机制,使得NBA联盟中的不同队之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套公平、公开的管理体系下得到保证。这套管理体制与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统一的,并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规范和保障。

历史地来看,我国篮球运动商业化、职业化的步伐并不慢,其发展得益于吸取了NBA许多成功的经验。在竞赛制度建设、球员转会、与媒体合作、引进外援等方面都很快步入了国际化的轨道。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惯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种种矛盾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篮球职业化的进程。与美国职业篮球相比,我国的职业篮球运动除了竞技水平相差较大外,还存在许多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的问题。首先,美国NBA联盟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商业机构,而我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篮球联合会也代表着政府,或者说其本身就是政府建立的机构,这样就很难做到篮球运动竞赛的管办分离。其次,我国篮球管理水平,或者说是对职业运动竞赛的管理水平还不高,比赛的商业盈利能力还不能与NBA相提并论。

2 篮球职业化对高校篮球运动的影响

2.1 美国NBA与高校篮球队联系密切

在美国NBA的篮球运动员选择范围相当广,但是主要培训基地是在学校[3]。美国儿童一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篮球,到了初中、高中,部分学生已开始接受全面的篮球训练,包括学会篮球的意识和基本技术,而大学招生中对于具有篮球特长的运动员给与优先录取,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生活费等,虽然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不是职业球员,但对他们的管理模式类似于职业球员的管理模式。目前美国有近300支美国大学生篮球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全职教练,有完备的训练条件和充裕的训练时间。而美国大学篮球队是NBA挑选球员的主要基地,因此也可以说美国大学篮球队是为NBA输送球员的集训地。NBA与大学篮球队的这种紧密联系使大学篮球队的球员在技术、战术方面与NBA球员的差距很小,而在管理方面大学篮球队则效仿NBA,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和比赛商业化运作的经验。

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其重要原因在于它拥有几个方面的商业价值,首先是通过与媒体合作吸引大众的眼球,广告和赞助商的加盟使得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发生了几何级的提升,美国最著名的广播公司TNT与NBA长期合作,每年该广播公司给与NBA联盟的费用高达7亿多美元[4],此外,NBA球员个人接的广告也是一笔巨额的收入,其中部分收入也需要上缴给NBA联盟。此外,NBA比赛的门票收入十分可观,NBA比赛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主、客场比赛几乎场场爆满,而现在NBA又开始把比赛客场设置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些都进一步地扩大了NBA的市场和其在全球的影响力,从而也扩展了门票收入。最后,每年NBA也在举办培训,培训对象大多来自大学篮球队的球员,部分也来自高中学生。这一方面可以在NBA发现人才,另一方面也赚取一部分培训费,它也成为了NBA联盟收入的一部分。美国大学篮球队也效仿NBA的做法,积极走出去到世界各地的大学进行访问式的比赛,同时也从世界各地吸收优秀的大学生球员,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美国大学篮球联盟就是类似于NBA联盟的机构,它是大学篮球队的管理者,更是大学篮球队的商业经纪人[5]。大学篮球联盟也与最主要的媒体有着长期的合作协议,使大学篮球比赛也具有了较高的商业价值。

2.2 篮球运动职业化对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影响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从政府到大众都意识到体育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健康、休闲、娱乐才是体育运动的根本,过去的政治色彩浓厚的体育已离现时代远去了。在举国体制受到普遍质疑的当下,“今后谁来办体育”的问题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依照国外成功的范例,体育商业化、职业化是其根本的出路。体育产业是美国乃至欧洲许多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体育可以赚钱,经营体育利润丰厚,这种对体育现象的认识是体育职业化的思想基础。中国篮球职业化的探索之路才刚刚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虽然它还很不成熟,但它却证明了体育可以赚钱的道理,这是未来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基石。而对于高校篮球运动我们很难用职业化来要求,因为大学生球员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但国外成功的经验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可以效仿职业篮球的许多做法,使得高校篮球运动一样具有魅力和商业价值[6]。因此,“商业化”是高校篮球运动努力的方向。按照美国的篮球运动管理经验,无论高校篮球运动还是NBA职业篮球,它们都是在同样的管理模式框架下运行,且互为补充,互为支持。所以,我国职业篮球发展过程中,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特别是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管理现状的职业篮球模式十分重要。而建立这个职业篮球运动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从机构建设上就应当成立职业篮球联盟自己的管理机构,而同样高校也应当有大学篮球联盟的独立的管理权,应当把职业篮球联盟设定为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代表机构,而不是行政上的从属机构。篮球联盟的人员组成应由各俱乐部推荐、选举产生。同样,高校篮球联盟也应当是独立于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管理机构,它代表和执行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方针、政策,但它也代表高校篮球队的利益。这样的“管--办”关系才有利于篮球职业化乃至高校篮球商业化的发展。

3 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未来发展展望

高校篮球想要步入商业化发展的轨道,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也就是本文提到的竞技化。只有提高了竞技水平,才能吸引公众的眼球,也才能吸引媒体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地才能有商家来赞助高校球队。体育赞助是一种利益驱动的行为,体育竞技运动的广泛传播功能是提高商家产品知名度的很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西方国家,体育比赛是最受商家重视的宣传渠道之一[7]。对于高校运动而言,商家的赞助还带有一些公益赞助的色彩,因而它是欧、美国家商家最热衷做的事。而且欧、美国家的大学非常重视校友联系,成功的毕业生对母校的赞助是高校很大的一笔收入,而这其中对母校运动队的赞助是最为热门的活动。目前中国的高校还没有充分学习西方高校的做法,失去了很多本来已经具备的商业条件。比如:杭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马云是目前商界最知名的精英,如果他能够赞助母校的篮球队,对于杭州师范大学和马云的公司来说都是有益的,至少在知名度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到双赢的效果。

我国高校篮球队的产权问题也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公立学校,学校的产权隶属于国家,而高校的篮球队属于高校,也就隶属于国家。公有制的球队如何在商业环境中运作?这是未来高校球员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事实上,高校篮球运动商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需要理清出资方和管理方的关系,出资方即为赞助商,管理方则是学校。平衡了这两方的关系就基本解决了产权的问题。国内有些企业属于国有民助的性质,这种隶属关系模式其实正适用于高校篮球队的管理。

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以足球和篮球运动为先行试点,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赌球、黑哨、球员转会中的暗箱操作等都是健康职业化发展的杀手。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应当杜绝这些非法行为的发生,因此,加强高校篮球运动队的行业自律管理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必须充分予以重视。

[1]王庆伟.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5):87—94

[2]骆秉全.浅议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经营发展及特点[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0):60-62

[3]王庆伟,王庆锋.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1):.42 -51

[4]幻郑芳.美国职业体育制度的起源、演化和创新对中国职业体育制度创新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7,27(2):83

[5]孟召峰.现代体育联盟特点探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6):111 -113

[6]张文健.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56 -58

[7]王庆伟.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联盟形成的经济学依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9-14

猜你喜欢
篮球队商业化职业化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健康饮食
加速职业化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