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短道速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

2015-12-01 03:03马沐佳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选材下肢身体素质

马沐佳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简谈短道速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

马沐佳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短道速滑是一项周期性、耐力性项目,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短道速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无氧代谢能力和一定基础的有氧代谢能力,此外,在比赛中还需要运动员具有拼搏意识和临场应变能力。因此根据短道速滑的运动特点,也应建立符合其项目特点和规律的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本文结合短道速滑项目的特点及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对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进行浅析。

1 短道速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指标

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初级选材中,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各项指标的遗传力、身体条件和一般身体素质。不必过多地强调其专项能力的测试和预测。而在中级选材中,除了各项指标的遗传力和身体条件外,还应关注其专项素质和技术的测试和预测。

1.1 形 态

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各类形态指标在生长发育中均遵循两次突增高峰的规律。各类形态指标在青春突增期内有明显的增长,这一点在选拔青少年运动员时应高度重视,同时也应注意由于早熟或青春期缩短引起的“形态达标”。除了将身高作为选拔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要指标,还应关注下肢长的变化。下肢长/身高的比例结果,是预测青少年体型的重要指标。人体的形态特征受多基因控制,其形成过程受遗传的影响最明显,因此通过进行家族调查来推测青少年运动员的形态也十分必要。

根据短道速滑项目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以及项目特点,选择身材较高,下肢较长,髋关节宽度和膝关节、踝关节围度适宜,灵活性较高的运动员较为有利。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下肢长/身高×100%、髋宽/身高×100%、(膝围+踝围)/身高×100%等。另外有文献指出,下肢长度H(髂棘点)常常用来反映人体下半身的总长度,近似于人体重心的高度,下肢长度A(髂前上棘点)反映大腿摆动起来的最高点,可以体现下肢的运动幅度。如果A点与H点高度相等或相近,说明下肢动作幅度越大。反之,A点低于H点常会出现大腿与臀部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协调摆动,送髋较困难,下肢运动幅度受限的情况。因此,下肢长度A和下肢长度H也是进行青少年短道速滑选材时的重要指标。

1.2 生理机能

人体生理机能是运动员体能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其发育的过程中同样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循环系统机能水平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体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同样高水平的循环系统机能也是运动员形成良好体能的基础。在短道速滑项目青少年选材中,心功指数的测量是选材重点。呼吸系统器官在青春期内会出现第二次突增,在选拔青少年运动员时应予以高度重视。测试指标包括肺活量/体重、最大吸氧量。此外,还应高度重视激素的变化。要选拔那些发育速度正常,不明显提前或滞后,且睾酮水平保持较高水平的青少年从事竞技运动,为其体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3 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速滑运动员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在速滑运动员的选材上,应把身体素质测试作为一个评价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青春期后期,力量素质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但不必过分强调青少年运动员的绝对肌力大小。速度素质的遗传度很高,青少年运动员在11 ~12岁就能表现出速度能力,因此在短道速滑的选材中,要尽量选拔那些先天步频高的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奠定仍在青春发育期,特别是自然增长最快阶段,经过科学训练,耐力水平仍可提高。在身体素质测试的过程中,应注意运动员是否有早发育或青春期缩短的情况。测试项目有60m、100m、800m、立定跳远、体前屈、侧向跳、宽幅跳、悬垂举腿等。

1.4 技能、专项素质与心理

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技术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与。运动员在反复练习和训练中,各种感受器和效应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尤其是在专项能力的明显提高上,“冰感”得到形成和发展,专项素质的强弱对运动员是否能够达到竞技高峰十分重要。运动员面对比赛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状态,有些与后天训练有关,有些与遗传有关。青少年运动员对冰上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是直接影响其训练效果的,因此也是重要指标之一。测试项目有陆地模仿、30m曲腿走、滑跳、神经类型及智力测验、冰上500m、冰上1 500m、反应时等。

1.5 教练员评定

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进行测试时的表现及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包括运动员的冰感、各类素质、技术合理性和战术、心理意识等。

2 测试结果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运动员选材测试主要是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运动成绩和教练员评定6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被评价运动员性别、骨龄组,对照相应评分表按指标实测值进行评价和预测。

通过选材测试和综合评价,将有短道速滑天资的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集中训练,教练员根据测试信息及运动员的训练状况预测判断选拔的队员是否真正适合短道速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试训后,从中筛选出“苗子”运动员作为重点班队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次进行选材,即选中有训、训中有选。最后将真正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塑造成栋梁之才。

3 结 语

在选材的过程中,应遵照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多加关注具有高度遗传力和处于敏感期的选材指标,并及时跟踪。科研人员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规律,通过测试找到与本项目相关度强并且能够真实反映运动员能力的指标,不断在测试中加以修改和完善,使测试评价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运动员的实际运动能力。教练员应认真分析研究每个队员的测试结果,避免“经验选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选拔运动员,保证运动员的成材率和输送率。

[ 1 ] 宋继东,王福庆,孙威.少儿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J ].冰雪运动,2010,32(5):11-15.

[ 2 ] 张丽.冰雪运动队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J ].冰雪运动,2009,31(1):64-68.

[ 3 ] 冯艳冬,张晓玲.浅谈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选材[ J ].冰雪运动,2005(1):7-8.

G863.1

A

1674-151X(2015)04-060-02

2015-02-17

马沐佳(1994 ~),本科。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

猜你喜欢
选材下肢身体素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锻炼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