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2015-12-01 03:03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的体育过程

刘 鹏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刘 鹏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文章首先分析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对高校体育教学在审美教育上的欠缺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1 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不仅是美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教育学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强调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重,并且将此四育列为教育的四大内容。美育与体育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即以美兴体、以美助健、以美怡心。

1.1 以美兴体

兴即兴趣,兴趣能推动人们来从事某种活动,是一种内部动力。锻炼身体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而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如果缺乏乐趣,就很难实现此目标。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适时地增加游戏色彩,或以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些活动,如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更是以独特的体育之美来吸引学生。以上列举的这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都是靠着审美教育。大学生一旦对某个运动项目有了兴趣,就可以迅速地掌握运动的要领,能够主动地没有任何功利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并且竞技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审美教育,使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变得丰富多彩,令学生欣赏音乐、动作、人体的美,使之乐于受教,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并产生对体育的兴趣。

1.2 以美助健

高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的是,教师激起学生的渴望的方式采用美的形式,这样可以令学生得到审美愉悦,从而可以减轻运动的枯燥感和疲劳感。现代医学表明,审美活动可以使人们获得愉快的情感,进而可以促进一种化学物质的分泌,这种化学物质有益于人身体的健康,并可以使中枢神经兴奋。也有试验证明,愉快的情绪能使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更加灵敏,并可以进入更积极的状态。因此,在运动的时候,更应该追求动作的优美,强调享受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最终促成身体机能的完善与发展。

1.3 以美怡心

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用美好的事物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对美的事物产生共鸣,并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另外,审美教育还能够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并能恢复人性的完整。在竞赛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享受到丰厚的精神上的营养,并能感受和学习到积极进取、勇于吃苦的美好品德。同时,教师还要教导学生不可以只看见某一点,要形成百折不挠的精神,来追求新的希望。因此,体育课应该是一个能让学生既在身体上又在精神上得到锻炼的课程,体育要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完善并发展人格品性。因此,审美教育对于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高校体育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欠缺

审美教育要求学生在身体动作上具有美感,还要有美的气质。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审美教育是高校体育的一大要求,最终要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身体之美。同时,审美教育不仅要求身体上的美感,还要求学生要增强意志品质,加深对实践,对创造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身。体育竞赛是为了磨练学生意志和促进学生友谊而存在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并能使学生的团结友爱的品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正是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上的重要作用的体现。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年里,高校体育积极响应了号召,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但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解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里,高校体育的课程结构过于单调,教学形式过于严谨,审美教育在这样的高校体育教育里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2.1 高校体育课程规划不合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其教学规划严格遵循体育运动中各动作的要领,对每一个动作进行量化处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严重限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灵活性,使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呆板,教学过程毫无趣味性可言。此外,这种教学模式也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无法完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传统的教学计划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不足,使得体育教育无法满足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审美教育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地落实。

2.2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高校体育教师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审美教育意识;(2)某些教师虽具有审美教育意识,但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或无法准确传达教育思想导致审美教育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这些都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学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充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必须进行广泛的学习,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学技巧的学习等,充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才能将审美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才能为培养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 高校体育课程缺乏审美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仍以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强调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具有较好身体素质的竞技人员为目标,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如今,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内容中除了基本的技能传授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增添一些有关于体育历史、体育人物的内容或体育界的一些较有趣味的故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运动中的美,包括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动作的或刚健之美或柔韧之美或动态或静态之美。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3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那么如何将审美教育有效地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实践才能摸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3.1 语言教学与形体教学相结合

语言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合适的言辞,对语言进行必要的加工,使教学语言更加规范更加生动形象,那么学生接受信息的效率就会更高,听课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相反,假如教师的讲解能力较差,教学语言逻辑性差,无法准确表达其想要讲解的内容或语言无法使学生准确把握教师的语义,那么学生不但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并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进行好。此外,体育教学是离不开身体语言的。我们都知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必须对所教的动作进行亲身示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如果教师在做示范时能够将动作做到位,并且能够将动作中蕴含的美感尽可能地充分表现出来,那么这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2 从细节处发现美

生活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细节,但往往细节对一件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能够将审美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细节上,那么上课的结果将会远远超过预期效果。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共同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只要教师能够用心把握,都有可以进行审美教育的细节。在讲解环节教师可以塑造语言美,在示范环节教师可以塑造动作美,在列队环节教师可以塑造队形美,总之教师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这样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会时时刻刻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对美的发现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3 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既有某些体育技能的专业知识也有关于体育项目的介绍。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发现不同体育项目所具有的不同美感。高校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群人,其学习和领悟能力都相对较高,只要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加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会很容易有一个较高层次的提高。

4 结 语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还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功能上所发挥的作用。当然,我国现阶段在体育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不断推动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G807.4

A

1674-151X(2015)04-066-03

2015-03-13

刘鹏(1969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美的体育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圆满的过程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