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5-12-01 03:03陈紫阳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篮运球投篮

陈紫阳

(天津市河北区体校,天津 300241)

尝试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陈紫阳

(天津市河北区体校,天津 300241)

尝试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学篮球课程中,由于学生初步接触篮球运动,中学生的活泼、好动、探究、好奇的身心特点为篮球课从事尝试教学法提供了演绎的舞台。

1 研究方法及实验设计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以及网站搜索,查阅尝试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1.1.2 实验法 将选定的实验对象作为样本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尝试性教学法对实验组进行施教,采用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施教。1.1.3 对比分析法 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得出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需要的结果。

1.1.4 测试法 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篮球技术技评情况、技术达标情况进行测试。

1.1.5 专家访谈法 请教相关专家和教授关于论文研究中遇到的关于尝试教学法的问题。

1.2 实验设计

1.2.1 实验器材及场地 实验器材:篮球、秒表、记录笔、记录表。实验场地:教室、篮球场地。

1.2.2 测试时间 利用6周18课时的时间进行测验,每周3次体育课进行教学。其中有2个课时是测试时间。

1.2.3 分组原则 随机抽取天津市河北区扶轮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各30名,分别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技术技评、技术达标的测试,分组要求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篮球技术达标和技术技评等方面的没有显著性差异。

1.2.4 实验选取的篮球技术和测试方法 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三步上篮):计时开始的标志是学生从篮球场中场出发开始,独自运球直到篮下带球上篮,紧接着自己抢到篮板后,再独自运球到对面篮架上篮,再次自己抢得篮板后最后返回中场,此时停表。在此过程中投篮不中,自己抢篮板球补篮,直到补中为止。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每一名同学在罚球线上测试十次投篮,计算总得分,共十分。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学生面对墙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一分钟计时,计算总次数。

1.2.5 实验安排 本研究数据分析分为实验前和实验后。在实验前,先对各方面没明显差异的两个班的各30名学生的篮球技术技评、篮球技术等项目进行测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利用尝试性教学法对实验组施教,用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施教。试验时间为6周,共18课时。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各项实验前的测试项目再次进行测试,并记录成绩,再比较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

1.3 实验要求

实验时间总共为6周,其中每个星期有3节体育课,6个星期总共18课时。在这18课时的篮球技术课中,实验组进行尝试教学,利用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施教。期间必须保证对两组采用同一名教师,利用同一块教学场地进行教学。

1.4 尝试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及步骤

教学内容分为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三步上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等三个方面,在教学时,教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从相关资料中学习有关概念和动作方法,接着根据自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去做尝试性练习,或者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技术水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示范,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加以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动作。

1.4.1 半场往返运球上篮 在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中,学生自主练习时出现了控球能力不好,不能合理控制上篮节奏;手脚动作的不协调造成运球不稳等问题。因此,引导实验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互相监督改正。

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对对方的动作进行分析,两人通过互相讨论找出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动作的改正,而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的问题讲解示范,最后通过学生后来的单独联系深入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能力。

1.4.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过程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如下:持球手型不正确,持球不稳;准备姿势不合理;用力不协调,动作变形形成跳步投篮或后坐投篮。

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对对方的动作进行分析,两人通过互相讨论找出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动作的改正,而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的问题讲解示范,最后通过学生后来的单独联系深入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能力。

1.4.3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在原地双手胸前传球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如下:在持球手法方面,双手十指不能自然张开,双手持球不能保持一定的肌紧张,双手持球时两手全手掌触球,双手持球时两肘外展;在传球时,双手和两肘用力向内挤压将球推出去,而不是通过伸臂、翻腕及拨球的动作将球传出去;在接球时,接球的人接球往往两手十指伸直,且不能自然张开,两手心相对,两臂弯曲在体侧,被动而消极地等在那里接球,很容易造成手指关节挫伤。

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对对方的动作进行分析,两人通过互相讨论找出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动作的改正,而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的问题讲解示范,最后通过学生后来的单独联系深入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能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的结果与分析

2.1.1 实验前两组学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对比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在实验前,对照组合实验组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半球往返运球上篮成绩中,实验组学生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平均成绩是38.26秒,对照组的对应平均成绩是38.33秒。实验组此项测评中的最好成绩是33.6秒,最差成绩是43.1秒,而对照组的学生中,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最好成绩是33.4秒,最差成绩是43.9秒。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在平均成绩和最好成绩以及最差成绩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P>0.05说明两组样本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前学生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水平相差不大,可以进行实验。

2.1.2 实验前两组学生投篮成绩对比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10次投篮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是3.7个,对照组学生投篮的平均成绩是4个,实验组学生的投篮最好成绩是8个,最差成绩是2个。在对照组的学生中,投篮的最佳成绩是7个,最差成绩是4个。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投篮成绩在平均成绩、最佳成绩和最差成绩三个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差别,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P>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学生投篮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学生的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水平相差不大,可以进行实验。

2.1.3 实验前两组学生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成绩对比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成绩的平均成绩是,实验组29.28个,对照组29.36个。其中实验组学生的最好成绩是38个,最查成绩是20个,对照组的最好成绩是37个,最差成绩是20个。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P>0.05,这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学生的实验前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水平相差不大,可以进行实验。

2.1.4 实验前两组学生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组学生在技评成绩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是6.2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是6.3分,而实验组的最佳成绩是7.9分,最差成绩是4.3分,对照组的学生的技评成绩中最佳成绩是7.6分,最差成绩是4分。在对两组学生的技评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过程中发现P>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样本没有明显差异,学生在实验前技评水平相差不大,可以进行试验。

2.2 实验后的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后两组学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实验后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其中实验组平均成绩是27.75秒,对照组学生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的平均值为29.13秒,实验组学生的最好成绩是23.6秒,最差成绩是33.5秒,而对照组学生的最好成绩是23.2秒,最差成绩是35.2秒。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P<0.05,说明两组的实验后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成绩有明显差异。也说明在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2.2.2 实验后两组学生投篮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组的投篮的平均成绩为6个,对照组学生的投篮平均成绩是5个,同时,实验组投篮成绩的最佳成绩是8个,最差成绩是3个,而对照组学生投篮的最佳成绩是7个,最差成绩是4个。根据对两组学生实验后投篮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实验后的投篮中成绩有明显差异。更说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相对于对照组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2.2.3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一分钟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中实验后的成绩,其中实验组平均成绩44.8个,对照组平均成绩41.3个,并且,实验组学生的最好成绩是54个,对照组学生的最好成绩是52个,实验组学生的最差成绩是36个,对照组的最差成绩是31个。在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过程中发现,P<0.05,说明两组的成绩有明显差异。这也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的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成绩相对于对照组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2.2.4 实验后两组学生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从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实验后的技评成绩,其中实验组学生技评成绩的平均值为8.67分,对照组学生的技评成绩的平均值为7.8分,实验组学生实验后的最好成绩是9.23分,而对照组学生相应的成绩为9分,两组学生在实验后的技评的最差成绩分别是7.7分和6.7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实验后的技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P<0.05,说明两组学生的技评成绩有明显的差异。同时说明,实验组的学生的技评成绩在实验后相对于对照组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通过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得出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组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球技评成绩和运用普通教学法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3.2 建 议

建议在中学生的篮球教学中,针对技术性较强的篮球技能采用尝试教学法,以便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针对技术性不是很强的篮球技能,教师可以灵活地变换教学方式,或寻求新的提高技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成绩。

[ 1 ]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 2 ] 刘嘉.浅谈创新教育玘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J ].教改论坛,2003,28-43.

[ 3 ]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 4 ] 单栓力.基于尝试教学法的学生能力培养浅议[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190.

G841

A

1674-151X(2015)04-079-03

2015-03-03

陈紫阳(1987 ~),初级教练员,本科。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上篮运球投篮
完形填空一则
初中篮球
投篮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今天你投篮了吗
“双人运球”乐翻天
投篮王和盖帽王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如何教“三步上篮”